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張光直紀念圖書室 臺灣身世它最知

文:潘云薇 照片提供:潘云薇

張光直紀念圖書室以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博物館學及原住民等為主題館藏。

  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所設置的張光直紀念圖書室,是一個館藏主題明確的專門圖書館,主要負責支援母機構於研究、典藏、展示、教育以及均衡區域發展。

  不同於一般公共圖書館提供較多元、大眾化的圖書資源服務,專門圖書館主要是針對服務機構或特定讀者需求,蒐集特定主題或類型之圖書資訊,以提供專門性的服務,張光直紀念圖書室便是在此前提下所誕生。
 

圖書室以張光直 命名肯定其貢獻

張光直紀念圖書室以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博物館學及原住民等為主題館藏。

  基於保存、研究卑南等重要遺址及出土文物,調查、維護及宣揚國家史前文化資產,以展示、教育及推廣考古學、人類學等社會文化教育,發展 史前研究並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民國91年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正式於臺東開館,其中也包含館內的張光直紀念圖書室。史前館館長張善楠表 示,圖書室之所以命名為張光直紀念圖書室,是為了紀念張光直對考古學術的卓越貢獻和他生前對於史前館的支持與協助。圖書室也特地設置了張光直先生紀念專 區,主要陳列張光直的遺贈圖書、史前館聘任顧問之聘書、張光直的專題資料選粹及歷年著作紀念專輯。
 

  張光直,民國43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民國4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為國際知名 的考古學權威,民國83到85年時,受中研院李遠哲院長聘請,回國擔任中研院副院長。民國75年張光直發表於《中國時報》的文章談到:「近年來發掘中的臺東卑南遺址,規模大、遺物豐,學者屢有在原地建造博物館之議,希望能早日實現。」民國79年史前館成立籌備處,張光直對之期許甚深,從民國81年起至過世前,即一直擔任史前館籌備處顧問,並於民國82年間主持完成史前館第二期展示――「中國史前史及早期文明」展示觀念的規劃。
 

張光直獲第二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評選委員特別獎――紀念獎」肯定。

  去年,在張光直過世10多年後,因其對於考古研究的貢獻,榮獲第二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評選委員特別獎――紀念獎」肯定。張光直的公 子張伯賡特別從美國飛回臺灣代表父親領獎。 張伯賡非常感謝史前館把父親在考古界的貢獻保留得很完善,並表示父親過去雖然長年在美國、歐洲及大陸作研究,但始終把臺灣留在他心底,因此張伯賡決定把這 個獎座捐贈給史前館,典藏展示在張光直紀念圖書室內。張善楠也代表館方向張伯賡表達謝意,並許諾未來仍將以最認真的態度及最有效能的方式,強化研究、典藏、展示、教育4項基本體質,朝國際化、在地化、包容性及前瞻性4個大方向,來展現臺灣豐富的史前文化遺產。
 

  另外,在圖書室內還有設置一處宋文薰院士捐贈圖書專區,他是第二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評選委員特別獎――終身成就獎」的得主,對於史前館的催生及臺東卑南遺址的搶救挖掘貢獻良多。圖書室還展示出宋文薰親筆註史前館建築設計者――美國後現代建築大師Michael Graves贈送1982~1989作品選集時的原件。
 

透過史前館出版品 推廣館藏內涵

張光直紀念圖書室主要負責支援史前館於研究、典藏、展示、教育以及均衡區域發展等需求而運作。

  目前張光直紀念圖書室總館藏量近6萬冊(件),館藏範圍以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博物館學及原住民等主題為重點,資料類型包含圖書、 期刊、視聽資料、地圖等。館舍空間大致分為流通服務區、新書展示區、期刊閱報區、資訊檢索區、參考資料區、視聽資料區及書庫區等區域。入口處的史前館出版品展示區,包含館方歷年來出版的期刊、研究專刊、計畫與報告、館藏圖錄、展覽特刊、推廣叢書、音像出版品以及研討會論文等,近90種館內出版品。這些出版 品主要分為學術性與一般大眾推廣教育兩大類型;前者主要可作為分析與觀察臺灣史前與南島文化的研究素材,後者則是推廣大眾閱讀的重要方式。張善楠希望,圖 書室能扮演史前館文化推廣的尖兵角色,善用館內豐富的出版品內容,讓更多民眾能透過閱讀了解並喜歡上史前館。

 

  但要如何將史前館的出版品推廣出去?張善楠表示,館內同仁隨時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並把握住每一個機會,好比《重現泰雅》就提供電影《賽 德克巴萊》考究泰雅族服飾的依據;《背兒帶》的出版,也吸引了麗嬰房集團主動提出合作舉辦《背兒帶》特展的意願。在眾多出版品中,《打樹成衣――南島語族 的樹皮布及其文化》係介紹岩佐先生蒐藏大洋洲樹皮布相關藏品之圖錄,並輔以有關南島語族與樹皮布文化、館藏簡介、考古線索、製作技法、藝術表現以及文化產業等不同面向的專文書籍,去年還榮獲第四屆國家出版獎入選獎,此獎項總計共有6,000多種出版品參選,從中嚴選出68種得獎作品,獲獎機率僅有百分之 一,能脫穎而出實屬佳品。另外,像是《土理土器:臺灣史前陶容器特展標本圖錄》、《原住民織品及飾品圖錄》、《屏東縣排灣族民族誌影像圖錄》、《卑南遺址 玉器圖錄》、《藍色繽紛: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藍染圖錄》等書,都可以讓民眾深度認識史前館的館藏文化內涵。


館藏豐富 提供專業主題需求

張光直先生紀念專區。

  對於史前與南島主題有研究興趣的讀者,圖書室的書庫館藏也有中、西、日文圖書近1萬8千種;參考資料區提供了各類參考工具書,凡字辭 典、百科全書、索引、摘要、年鑑、指南、手冊、法規匯編、統計資料等;視聽資料區則有4,000多件視聽資料,包括錄影帶、錄音帶、C D 、V C D等,當中又以「臺灣原住民音樂資料區」為主要館藏特色,並提供單人播放卡座視聽設備供讀者於圖書室內閱聽。


  圖書室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8點20分到下午5點20分。服務對象主要分為專業人士、館內人員及一般民眾3個層次。不過,也因為 張光直紀念圖書室為史前館所設立的專門圖書館,一般民眾進圖書室必須持身分證至圖書室流通服務臺換用臨時閱覽證,便可於圖書室查閱及使用資料,但不提供外 借服務。目前除了館內人員可辦理圖書借閱,圖書室也與臺東大學合作提供學校師生借閱書籍的服務,其他讀者也可透過館際合作的服務借閱書籍。

 

充分運用圖書室資源 看見不一樣的臺灣

史前館館長張善楠希望,圖書室能扮演史前館文化推廣的尖兵角色,讓更多民眾能透過閱讀了解並喜歡上史前館。   張光直紀念圖書室既是為了史前館的發展主題,滿足特殊資訊需求的讀者,具深度的專門館藏資料所設立的館舍,館內人員是否能善用圖書室資 源充實自我也顯得相當重要。張善楠肯定地表示,史前館同仁都會自動自發運用館藏資源豐富自我的專業內涵;他也鼓勵館內人員,未來能透過對博物館深入的了 解,為史前館發聲。


  身為史前館首長,張善楠也以身作則,不斷充實自我對史前館文化內涵的了解。採訪時,他正借閱了《A u s t r o n e s i a n T a i w a n》、《T h ePeopling of East Asia》兩本書籍,為前往國外演講作準備。張善楠將從考古學及人類學探討對臺灣文化認同的議題,他指出,演講內容將分為原住民與史前文化的關係及含括 性、臺灣是不是南島語族的發源地、南島語族從何而來三大主題。張善楠並進一步表示,站在考古學來看,沒有一群人能永遠成為某一特定地域的主人,當大家了解 人類的遷徙演化過程,就會變得很開通,並體認到當前人類為了族群認同的議題不斷爭辯,都只是一時的結果。張善楠也希望,未來能藉由張光直紀念圖書室豐富的 專業資源,讓更多讀者了解臺灣久遠的過去,為臺灣社會增加比較有內涵的文化元素,並透過博物館的活化,將最完整的臺灣本土典藏品介紹給全世界,讓大家可以 看見不一樣的臺灣。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