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書師精選」由國資圖館員帶路,為讀者推薦好書,與讀者一同豐富閱讀的體驗與美好。

《多謝款待:那些愛與被愛的煙火氣》
作 者︱張曼娟
選書師︱馬湘萍館長
#情緒療癒 #飲食文學 #生活紀實
作者張曼娟娓娓道來看似描述料理,卻道盡對父親的無盡思念以及對人生歷程的回顧。料理成為她和父親以及往日時光的重要連結,獅子頭、擔擔麵、紅燒魚、麵疙瘩,一道道兒時再熟悉不過的料理,重現父親的種種和人生歷程百態。寫的是料理、憶的是父親、體悟的是人生!
味覺勾起的記憶相當神奇,我們會因為吃到一道菜而想起某個人、某個場景、曾經的悲或歡……。張曼娟以料理為媒介,娓娓道來她與父親及人生過往,吃上一道兒時記憶的家庭料理竟能撫慰人心、治癒傷痛,宛若《料理鼠王》中的美食評鑑家吃到有母親味道的雜菜煲,憶起兒時在外受到委屈,回家吃到母親的雜菜煲,一切委屈煙消雲散,母親的料理意外治癒了他的傷痛。
文中每道料理所輝映出的人生歷程,鮮明躍動於紙上,看似平凡的情景中隱含著細緻的情感和人生的歷程。字裡行間啟發著我們,父愛像料理的滋味一樣常留心中,而人生就像料理一樣,用心烹煮、細心等待,就可能有好的結果。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像料理一樣多滋多味,我們都會遇到、嘗到,然後面對它、理解它、接受它,料理的各式滋味竟可以治癒人生的傷痛,往事也好、壞事也罷、成功與失敗、悲歡與離合,一切盡在料理中!
張曼娟簡單而樸實的文字,勾勒出記憶中的一道道料理,鮮活地輝映著每一段過往時光、與父親的種種,栩栩如生,平實卻溫馨動人,記憶中的食物慢慢沉澱使父愛常存心中、讓人生更為成熟、甘美。推薦給每一位喜愛烹飪、美食以及正在為自己的人生奮力而戰的讀者!
《街頭的流離者:一名街頭社工與無家者的交會微光》
作 者︱楊小豌
選書師︱Aky
#散文紀實 #社工 #無家者 #非虛構文學
本書由社工楊小豌所著,記錄她與無家者互動的經歷。書中探討年輕、女性、高齡無家者的困境,以及他們面臨的挑戰,如酒癮、賭癮、精神疾病、詐騙、求職困難等。透過這些故事,楊小豌反思社會對邊緣群體的態度,呼籲更多理解與包容,期盼建立一個不淘汰任何人的社會。
一位年輕女性社工在街頭協助無家者的故事,相當衝突,也吸引人想要一探究竟。楊小豌以細膩的筆觸,具體又真切刻畫出無家者所面臨的問題,讓讀者不僅感受到無家者的痛苦,也能看見更深層的社會議題。正如俄國知名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不幸流落街頭的無家者,其經歷形形色色,折射出不同的生命軌跡。本書也揭示了他們共同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例如貧窮。
楊小豌以同理心的文字,試圖理解無家者的選擇與生命經歷,客觀地聆聽與陪伴他們,從其自省的文字當中,我們得以更深刻地了解無家者的困難,並反思自身與社會對弱勢群體的刻板印象。為什麼要關注無家者?不僅僅是出於憐憫之心,如楊小豌所言,這個世界是如此脆弱,會不會哪一天,被淘汰的人變成自己?如何藉由制度設計,建立不淘汰人的社會體系,或許是我們可以努力的目標。
本書是一部發人省思的作品,從無家者的生命故事,思考與學習了解自己及尊重他人,並願意關心周遭的人事物,建立完善的社會支持網路。
喜歡看書的你,看到喜歡的書,不好意思跟別人分享嗎?歡迎掃描QR Code,寫下閱讀心得給我們,讓我們用圖書館的力量,幫你把喜歡的書推薦出去喔!

更多選書師精選書單請掃描QR Code

「讀者選書」投稿閱讀心得,送閱幣1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