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國小實施資訊素養教育之實驗研究-以台中市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

文:賴苑玲(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圖書館館長)

【摘要】

  資訊素養教育是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也是資訊時代每個人所需具備的基本技能。為了提升國小學童資訊素養的能力,應將資訊素養融入傳統圖書館利用教育。本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設計課程內容包括:1.認識各類型圖書館2.圖書的十大分類3.認識ISBN與CIP4.參考工具書索引的認識5.認識Internet6.網路禮節7.www自由行8.使用電子郵件9.關鍵詞10.著作權家族11.電子佈告欄與12.文學欣賞。研究結果發現本實驗課程對兒童有直接的影響,學生認為此課程很有趣、有意義、可以學習電腦、可以激發想像力、收穫很多、願意介紹給朋友,而且願意再參加類似的課程。實驗組兒童在經過實驗課程後,在傳統素養、電腦素養與網路素養方面,有顯著的增加。

【Abstract】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the ability to use information for daily life and goes beyond traditional library skill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skill for the success of students today. The author developed a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 for fifth graders of one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chung. The designed curriculum includes: (1)Typs of library(2)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system(3)ISBN and CIP(4)Use of Index(5)Internet introduction(6)Etiquette of Internet(7)WWW introduction(8)the Usage of E-Mail(9)the Usage of Keyword(10)Copyright family(11)Use of BBS(12)Literature appreciation. The program was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students' traditional literacy, computer literacy and network literacy. The results mainfested that majority of students recognized the significance and effects of this program.

關鍵字:資訊素養教育;國民小學;五年級學生

Key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elementary school;5th graders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為了推展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並配合「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教育部補助資訊教學軟硬體設備、連線設備建置及中小學在職教師資訊應用培訓費用,期盼加強各中小學的資訊教學與提升教師科技教學的能力。然而教育部推行的資訊教育活動主要以電腦技能的培育為重點,尚未觸及資訊素養教育的層面。一般人常認為資訊就是電腦,施純協(民79)認為資訊是人類在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處理過程中,為了溝通上的簡化,而約定組成的一個綜合名詞。資訊包含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四種不同層次的處理內容,藉由電腦的應用來完成四種層次的處理。素養(literacy)是理解以及和外界做有意義溝通所要的能力(吳美美,民85),它不僅代表一種狀況,也是一種技能,不但具有認知及技能的成分,同時也含有情意的成分。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是由資訊和素養結合而成的,是指在資訊時代每個人所需具備的基本技能,因此,資訊素養教育是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有別於強調電腦知識技能的資訊教育。

  資訊素養的能力與圖書館利用教育息息相關,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電子化圖書館的電子資訊將成為現行圖書館的延伸,受此影響,傳統圖書館利用教育的內容也試圖與資訊素養教育結合。McClure (1994)認為資訊素養是解決資訊問題不可或缺的技能。資訊素養為傳統識字素養(Traditional Literacy)、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及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等四種素養共同結合而成,且此四種素養之間為環環相扣與互相關連的關係。由此定義可知,資訊素養應包含傳統讀、說、聽與寫等基本能力、電腦應用能力、網路資源利用與多媒體資源的使用能力。

  近年來,研究者帶著台中師院的學生協助中部地區國小圖書室自動化與指導國小學生有效利用圖書室的資源,培養國小學生成為有效率的資訊使用者。縱使很多國小圖書室已開始自動化,但有關的設備、館藏與人員皆未達教育部制訂的國民小學圖書館設備標準。研究者(民87)之研究與實地調查發現國小圖書室的設備普遍老舊,藏書普遍未達教育部規定的每一學童平均十冊的標準,雖有設備組長兼圖書教師的設置,但卻未明訂其任用資格,既要上課又要兼管視聽與教具的工作,且未減授上課時數,最後導致圖書室由工友或其他缺乏專業知識的人員管理。如果與「資訊之力量」(AASL&AECT, 1988)這本書所提出的教學資源中心功能相比較的話,又差了一截,教學資源中心提供課程諮詢、教材資料、教學、設計與製作及社區的服務。我國國小普遍將圖書室、教具室與視聽室分成三個獨立的單位,如要將圖書室發展成為完備的教學資源中心,除了必須先將上述的三個單位合併外,還需修改民國七十年制訂的國民小學圖書館設備標準,但這並不是短時間能達成的工作,研究者認為可先從圖書館利用教育的推廣做起,讓全校師生重視圖書室,進而推動圖書室成為教學資源中心。

  國小學生學習能力強,可塑性高,又無升學的壓力,如能從小教導學習查詢資訊、組織資訊、利用資訊與評估資訊的方法,將會使其一生受用無窮。另一方面,圖書館利用教育也會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教學工具不再以教科書為主,圖書、雜誌、視聽媒體與電子資料也將成為教學的主要資源工具。多位學者專家(王振鵠,民58;林美和,民70;林孟真,民81;曾雪娥,民85)認為圖書館利用教育所涵蓋的內容大都集中於傳統素養的培育,忽略媒體素養、電腦素養與網路素養課程,然而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與九年一貫新課程的來臨,為了因應網路資訊日益普及,研究者認為未來的圖書館利用教育應以資訊素養教育為基礎的培養,包含圖書館基本能力的培養,多媒體資源的使用,網路資源利用,及電腦應用能力的培育。將資訊素養融入圖書館利用教育並安排循序漸進的課程,期能幫助學生確認資訊需求、找到資訊、使用資訊與評估資訊,進而協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問題與困難。這種資訊素養的養成教育,將成為未來學校教育關注的焦點,也是學校、教師與圖書資訊專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貳、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實驗對象為台中市某一實驗學校五年級學生,研究者廣為參考國內外文獻,設計一套以認知理論、學習理論與建構理論為基礎之資訊素養教育課程,此課程以增進兒童資訊素養與培養終身學習能力為目標,共分12個單元,每單元40分鐘,在一學期中利用國語科中之閱讀指導課堂時間實驗完成。抽取該校兩班學生為實驗組,另外兩班為控制組。

  本研究共分實驗課程設計、實驗課程實驗教學與評量三部分。在實驗課程的設計方面,依據Reiser(1992)之建議,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採取下列步驟:(1)擬定明確的教學目標。(2)根據教學目標,策劃相關的教學活動。(3)依據教學目標,設計、發展適當且與教學目標相符之測驗考題。(4)依據評量與測驗結果,修正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並提供需要補救教學學生適當的教材,再加強其能力。

  本課程評量之依變項是兩組學生在研究者自編之「國小五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上之填答,另外在12項單元學習單進行時,學生的表現也是課程評量的依變項。本研究之控制組與實驗組皆來自同一實驗國小,學生的文化、地理、與社會環境背景頗相似。學校圖書室藏書約9,000冊,且已實施自動化,學校有一間電腦室共有42部電腦,以專線連上網路。

  至於實驗課程的評量,研究者分別進行過程評量與結果評量。本研究採用兩項工具,一是十二項學習單,分別在每個課程單元後進行,此十二項作業名稱如下:(1)認識各類型圖書館;(2)圖書的十大分類;(3)認識ISBN與CIP;(4)參考工具書索引的認識;(5)認識Internet;(6)網路禮節;(7)WWW自由行;(8)使用電子郵件;(9)關鍵詞;(10)著作權家族;(11)電子佈告欄;(12)文學欣賞。另一項工具是自編「課程活動兒童反應表」,共有12題,其中有9題是「是-否」問句,2題是自陳式開放性問題,為兒童參與此實驗課程的經驗與感想。在結果評量方面,本研究採用自編「國小五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與「課程活動教師反應表」。

參、研究結果

  經過12週的課程,各單元作業結果之分析如下:

  1. 第一單元學習單為「認識各類型的圖書館」,總共有選擇題4題與開放式問題2題。學生在上完此一單元後,對各類型的圖書館已有初步認識,並能分辨圖書館的類型與其所提供的服務,大部分學生能說出在圖書館內使用過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如借書、還書、查資料、影印、觀賞影片、閱讀、用電腦查詢書籍、辦理借書證與寫閱讀報告。此顯示學生知道圖書館不只是一個看書、借書與閱讀的地方,也提供查詢的服務。但有97%的學生未曾參加過圖書館舉辦的活動,只有3%參加圖書館的繪圖比賽,本單元課程藉由認識圖書館的服務,學生認識資訊需求。
  2. 第二單元學習單為「圖書的十大分類」,總共有2大題,細分為18小題。學生在上完此單元之後,皆能了解書籍在圖書館的分類方式,與會利用分類來找書。類別與類號皆能連成對,依據書名也能寫出類別,只有對於「不朽的科學家」此本書,有90%的學生歸類為語文類,而不是自然科學類。在此單元的學習中,教師在講解時以圖書的基本十大類為主,學生能說出圖書分類表各大類的名稱,並未對其他特別的類號再做解說,導致幾乎所有的學生認為此書屬於語文類,此單元的教學目標希望也能激發學生利用圖書館的興趣。
  3. 第三單元學習單為「ISBN與CIP」,這個單元的教學是希望學生能指出ISBN與CIP在圖書的位置與其所代表的意義。總共有6題,學生皆能寫出ISBN的中文意義,但有11%的學生無法完全寫出其是由那幾個號碼組成,有2%的學生無法完全算出其檢查號碼,學生大部分能寫出CIP的中文名稱、其組成要件及其所提供的功能,尤其指出對協助圖書館分類很有幫助。另外,由於該校圖書室並未典藏「陌生人」這本書,有一班級學生無法填答此書的ISBN號碼,但另一班老師找了一本「與陌生人聊天」,由學生去圖書室查找ISBN號碼,有98%的學生填答正確的ISBN號碼。由此看來,學生對此單元的學習是專注的,藉由ISBN與CIP的認識,能了解圖書資訊的組織。
  4. 第四單元學習單為「參考工具書--索引」,總共有三大題,在此單元中,學生學習什麼是索引?索引的種類與索引的編排方式,在上完此單元,學生會認識參考書,熟悉百科全書的使用方法,了解索引的功用,會利用各種編排方式的索引找到資料,培養其自學能力。幾乎所有的學生能依據<中華兒童百科全書>的注音索引與分類索引查到資料,經由索引能找到適當的資訊,以輔助其學習。
  5. 第五單元學習單為「認識Internet」,總共有6題,在上完此單元後,學生了解什麼是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領域名稱與上網必備的設備等,有95%學生能寫出該校的IP位址,但卻只有10%寫出該校網域名稱,有85%能完全正確寫出上網的基本配備,有將近10%的學生不能完全指出www.cts.com.tw所代表的網域名稱意義,有90%學生能正確指出台灣三大網路,藉由此單元的教學,可培養學生現代化的資訊能力,此也是<台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民87)與教育部「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民88)中的計畫。
  6. 第六單元學習單為「網路禮節」,總共有15題,學生在此單元課程結束後,能了解且遵守網路上的禮節,並能學會管理自己的電子郵件信箱。使用電腦時也能遵守電腦倫理。此單元一共有10題是非題與電腦網路倫理相關,學生對此方面都有相當正確的理解,另外5題是網路上表情符號的代表意義,為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將網路上常用的特殊符號,讓學生填答符號的用語。有8%學生無法完全答對外,其餘的學生皆了解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大部分的學生經由此單元課程的學習,能正確的使用電腦與網路。
  7. 第七單元學習單為「WWW自由行」,總共有10題,在學完此單元後,學生能從「探險家」(Explore)上網,學習如何利用「探險家」認識全球資訊網,與了解全球資訊網所提供的功能。大部分學生皆能了解「探險家」上的圖示功能,有70%的學生對於瀏覽器上「上頁」的功能,誤認為按此鈕即可回到啟動瀏覽器的原始畫面。所有學生不僅知道瀏覽器的定義,也知道上網路的兩大瀏覽器是「領航者」與「探險家」,在此單元中,學生能了解在尋求資訊時,能適當的利用學校圖書館以外的資源。
  8. 第八單元學習單為「使用電子郵件」,學生在上完此單元課程後,大部分了解什麼是電子郵件,有八成五的學生能寫出電子郵件與傳統郵件不同之處如速度快、省紙、與環保等,為了了解學生是否會使用電子郵件,舉辦故事接龍活動,由老師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再由學生分組接龍,完成故事。有些組同學打字較快,較早完成接力故事,有些同學打字慢,其他同學等不及,因此故事的內容良莠不齊。不過,學生經由此單元,了解資訊可經由不同的方式傳遞與分享。
  9. 第九單元學習單為「關鍵詞」,總共有網路查詢3題。在此單元中,學生首先了解關鍵詞的意義與功用,並藉由課堂上的練習,學習如何從句中找出關鍵詞。上完此單元,學生學習在搜尋引擎中鍵入關鍵詞,找到資訊。由於進入的網站不同,搜尋的結果也有些出入,如皮卡丘的圖片在網路上找到的答案就有56種、86種與151種三種不同的答案。由於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如何確認關鍵詞,因此只要能找到資料即可。學生藉由關鍵詞找到資料,滿足自己的資訊需求。
  10. 第十單元學習單為「著作權家族」,總共有10題,是以關卡的設計方式與皮卡丘的圖案來作答。本單元使用內政部製作的錄影帶與錄音帶及網路上的教材來指導學生,學生在此單元中學會著作權的意義、相關手勢、著作權的分類與著作權的相關法令。雖然有13%的學生不知道什麼叫「著作人」,47%的學生不知道著作人不用辦理註冊或登記就可享有著作權保護,有25%的學生不知道垃圾車播放「少女的祈禱」有無違反著作權,有30%的學生不知道販賣盜版錄音帶要處五年有期徒刑,有40%的學生不知道影印整本書會違反著作權法,有5%學生不知道「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句話,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有3%學生不知道何種版本的錄影帶可公開播放,本單元由於時間不夠,取消第三關的作答(由關主抽出兩張著作權先生部下的圖片,讓小朋友大致描述該部下所屬的範圍),但學生由此單元中學得使用資訊的責任感。
  11. 第十一單元學習單為「電子佈告欄」,學生能學習如何在BBS站註冊與填答四個開放式的問題為此單元學習單的主要內容。藉由BBS站提供的內容,閱讀各版的文章,由於沒有足夠的時間,取消「學習如何在BBS站註冊」的項目,所有學生以guest的方式進入BBS站,有95%的學生會進入「分組討論」區中,找尋相關主題與閱讀文章,且能正確的回答學習單的問題。學生除了技能的學習外,能更深入了解資訊的傳播與溝通方式。
  12. 第十二單元學習單為「閱讀報告」,由於以往的閱讀報告格式太僵化,由研究者與指導教師共同設計新的格式,並藉由導讀的方式,指引學童閱讀優良讀物,撰寫閱讀報告。閱讀報告的設計,希望學生能知道與重視著者、插畫者、出版者的角色,文學的類別,對所看到的閱讀資料表示意見與經由閱讀了解文化差異。

  在「課程活動兒童反應表」填答結果之分析為全體學生都表示這個課程很有意義,有九成的學生覺得這個課程內容豐富、學到很多東西與這個課程很適合安排在閱讀指導課上。有將近八成學生覺得這個課程上課方式很有變化、願意將這個課程介紹給其他朋友,而且覺得這個課程對未來的學習很重要。約四成的學生表示沒有和家人分享此課程的內容和學習單。

  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會將課程中學到的東西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很重要、有幫助、找到更多的資訊、方便與省時、能快速與正確的找到資料、不但可以不淡忘此課程也可讓其傳播的更廣、上網查資料太方便、到圖書館找資料容易多了與容易利用資訊」。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會比沒有接受這個課程的別班學生更知道如何利用資訊,因為「別人不知道,我知道查詢資料的方式;經過講解,實際操作與反覆練習,我們更了解;老師以專業知識教導我們,讓我們學到許多知識;增進查詢資料的速度與方法;會上圖書館與網路找尋資訊」,所以「我們要有福同享的告訴其他班級的同學」。學生普遍喜歡這個課程,因為「很有意義、很特別、很有趣,有變化、可以接觸不同的資訊、可以上網查資訊,可以學習電腦、內容豐富與生動、讓人收穫很多,學習方法有變化,可以學習很多知識,可以激發想像力」。

  由研究者的觀察,發現學生對每一單元活動皆能熱烈參與,不但在活動中踴躍發言,且樂於參加討論與提出問題,尤其是有關電腦與網路的單元,學生表現出強烈的學習態度,在單元活動結束後的下課時間,大部分兒童,還流連於網路中找尋資訊,或練習電腦的打字速度。由十二個單元學習單的分析,發現學生在學習單的書寫態度上,普遍非常認真作答,尤其在電子郵件單元的接力故事學習單上,更能讓學生發想像力。除了少數因為學校圖書室資源不足,或網路連線的問題,無法作答外,其餘的學習單皆確實填答。

  在結果評量之分析方面,為了解實驗組學生經過實驗課程之後,在資訊素養的知識是否有顯著的改變,乃以相依樣本t考驗(paired t-test)來測量學生在知識量表前後測之異同。結果顯示,資訊素養總成績在前後測之間呈現顯著的差異(p<.001),其中,在傳統素養方面,前後測的不同,呈現統計上的意義(p<.05),網路素養方面,有顯著的差異(p<.01),電腦素養也呈現顯著差異(p<.001),媒體素養無顯著的改變,如表1所示。也就是說,學生在接受資訊素養教育課程之後,在圖書館利用、網路與電腦知識與技能方面,有明顯的提升。

表1 實驗組學生資訊素養前後測比較

實驗組學生資訊素養前後測比較

  為了解實驗組學生經過實驗課程後,與控制組學生在資訊素養知能上是否有顯著的差異,藉由單因子共變數統計法,以自編問卷前測為共變數,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各兩班學生在自編問卷後測分數之差異。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在資訊素養方面明顯優於控制組學生(p<.01),其中在傳統素養(p<.05)與網路素養(p<.01)方面均明顯優於控制組學生,如表2至表6所示。

表2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資訊素養之共變數分析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資訊素養之共變數分析

表3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傳統素養之共變數分析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傳統素養之共變數分析

表4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媒體素養之共變數分析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媒體素養之共變數分析

表5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網路素養之共變數分析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網路素養之共變數分析

表6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電腦素養之共變數分析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電腦素養之共變數分析

  另外,「課程活動教師反應表」結果分析顯示兩班指導教師在資訊素養課程結束之後,對實驗組學生在接受課程後的表現均表示肯定,認為學生在接受課程之後有較好能力,會查詢資訊、能合作學習、彼此幫助、較不吵鬧、更喜歡閱讀、了解查詢圖書資訊的方法與更能由做中學習,而且更願意和老師討論有關圖書資訊的知識,但學生不會更注意與圖書資訊相關的問題。為何此項「更注意與圖書資訊相關的問題」未呈現正面效果,此可能與學生基本上持有被動的學習態度有關,不會積極主動的關心相關訊息,但是確切的原因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肆、討論

  資訊素養是培養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的重要基礎,因此資訊素養能力的培育應融入正規教育體制中,最好能從小學開始培養。美國從1995年由學校圖書館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提出「資訊素養:資訊問題解決宣言」(Information Literacy: A Position Paper on Information Problem Solving)後,各中小學積極推廣資訊素養教育,陸續發展實施模式,擬定相關標準。我國雖起步較晚,但在政府與教育機構的努力下,一方面積極展開培養資訊素養教師的工作,另方面修訂課程與補助各校經費,以期早日邁向終身學習的社會。

  茲將本研究之發現,分別綜合討論如下:

一、實驗課程的教材與教法方面
  本研究的實驗組課程目標不僅是圖書資訊的利用,尚包含資訊倫理的遵守。本課程除了有關資訊素養知識的傳授外,還包含溝通技巧、問題解決技巧與合作學習的技巧。並採用講解、討論、報告、書寫、查詢與實際操作等方式進行,建構式的學習理念強調啟發學生自我思考與整合的能力,如同Kuhlthau(1993)強調學生是以行動(action)與思考(thinking)來建構學習經驗。過去幾年的教改重點皆強調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以各種不同的途徑嘗試不同的方法以進行問題的解決。Kuhlthau(1999)更將資訊尋求過程化分成七個階段:作業開始、選擇主題、問題焦點形成前、問題焦點成型、資訊蒐集、檢索完成、開始寫作。學生在七個不同過程中的感覺(Feelings)、思想(Thoughts)及行動(Actions)皆不相同。本課程的設計主題多樣化,內容豐富,深受學童的喜愛與肯定。但因為有時受限於網路傳輸速度,在網路單元方面,常覺得時間不夠,兒童技巧的演練與知識的吸收需要要足夠的時間,太過緊迫,不但影響成效,且易造成兒童壓力,尤其資訊素養能力的培養非短時間可培養出來,因為資訊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總合,每項能力之間皆有關連,因此課程需要從學生既有的基礎(如使用圖書館的經驗),逐步導引學生使用複雜的網路資源與技術。這種認知與技能的轉移,學生需要充足的學習時間,然而由於國小課程時間的限制,在教學材料上僅能止於入門。於課程結束後,圖書館應持續以推廣活動的方式,發揮推動角色(Barry,1997)。

  本研究實驗課程方面,在「著作權家族」單元,由內政部著作權委員會提供錄影帶、錄音帶、貼紙與其他紀念品,深獲學童喜愛,使原本枯燥的課程以活潑生動的方式教導,學習單以學童最喜歡的皮卡丘來設計,加強學童對著作權法律的認識,依據莊道明(民88)的建議,由於某些知識不適合以語言表達如較抽象的知識,則需借用各種媒體輔助工具,以增加學習者的興趣,雖然此單元利用錄影帶與錄音帶教學,唯指導教師反應由於欠缺此方面的專業知識,在教導時,感覺較吃力。但因為安排有酬賞性的教學,卻能提高學童學習動機,正如鄭昭明所言(民78)大部分兒童不能體會到讀書或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安排有酬賞性的回饋是相當重要的。

  在「參考工具書索引的認識」單元中,由於學校圖書室沒有其他的索引工具書,唯一可用的資源為百科全書,但因冊數有限,改採分組方式作答,此單元的學習以培養傳統素養為主,學生藉由分組合作的方式,學得找尋資料的能力,但台北縣國教輔導團的<圖書館利用教育>及曾雪娥(民86)的兒童圖書館利用教育教材皆將此單元列為四年級的課程,而國小的課程標準(民82)並未列出此單元的教學年級,研究者認為最好的方式是將參考工具書的單元,從一到六年級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配合學校圖書室的館藏教導學童。Stripling(1995)指出此種學習的建構是經由認知的過程而來的,學生能夠體會索引的用法,在特定實際需求情況下利用索引來找到他們所需的資料,而印證索引的功能。雖然光碟資料庫與線上資料庫之使用已逐漸普遍,但台中地區之國小尚未購置相關設備,以提供師生檢索,因此本實驗課程以紙本資料為主要學習內容。

  在「使用電子郵件」學習單上,學童發揮極高的想像力,完成各組故事接龍的活動,只是有少數學童打字較慢,在其他同學的催促下,匆忙完成,影響故事的完整性。另外,為加強學生學習事物的有趣性,以增強其學習動機,可以改變一成不變的講述法,尤其國小學生的注意力不能相當持久,唯有「有趣的事物」才能吸引兒童的注意力(Berlyne, 1965),因此在「圖書十大分類」單元中,以繞口令的方式與「蘿蔔蹲」的遊戲來教導,以增加學生的理解力與記憶力。

  在此實驗課程中設計了「網路禮節」的教學活動,是導因網路就如同一個學校或一個社會,在接觸頻繁之際,常因溝通技巧不良而產生不必要的誤會,一不小心,很可能導致他人不便,侵害他人權益,甚至破壞網路秩序與和諧。因此,如何建構一個安全有秩序的社會是教育應負擔的社會責任,經過指導教師的觀察,在此單元課程後,學生會注意自己的網路行為,如遇到不遵守網路禮節或倫理的事物,會提出來討論。本單元與「認識Internet」、「WWW自由行」、「使用電子郵件」、「關鍵詞」與「電子佈告欄」的教材皆是透過網路學習,正如Halpin與Kossegi(1996)認為將網路科技整合於教學可使老師重新體會新的教與學的經驗,學生也因而產生正面的態度。然而網路教學常面臨速度的緩慢而影響接收的方式(Cox, 1996),因此研究者認為要推動資訊素養教育,學校先要有全面的網路化與資訊化環境。

  語文的閱讀與理解不僅是學生所需學習的知識本身,而且也是學生從事其他學習與知識吸收所不可或缺的工具。多位專家(吳茜茵,民77;郭麗玲,民83;蔡玲,民85)皆指出撰寫閱讀報告可擴展學童的閱讀效能,然而高蓮雲(民81)卻發現,學童對「讀與寫」的興趣逐漸被具有聲光影像吸引力的活動所代替,研究者(民88)的研究也發現學童看完一本書,最想做的是回想書中的內容,最不喜歡的是寫摘要,顯然撰寫閱讀報告並不為學童所喜歡。此是否與閱讀報告的格式太僵化,或還有其他的原因,需做進一步的探討。王淑芬(民88)指出為了吸引學童閱讀課外讀物,教師可擔任導讀的工作,或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閱讀與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童思考的能力。學童讀完一本書除了寫閱讀報告外,若能有一些延伸的活動,如將故事重新改寫或將故事編為短劇,或許能使學生對閱讀的熱情持續加溫,更可以對內容做有創意的發揮,激盪出更多的想法。在本單元中,研究者與指導教師重新設計閱讀報告單,除了書名與著者的填寫外,另有2題勾選題與4題開放式的填答。

  由於本實驗課程對於閱讀指導並未深入的規劃,研究者認為理想的方式為組織班級讀書會與教導閱讀方法,依據兒童身心發展,以循序漸進與多元博覽的方式,選擇優良讀物,如低年級所選的圖書以圖畫書為主,學習單以畫圖記錄,各年級推薦的讀物可以兒童文學得獎的書籍為參考書目,如中華兒童文學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小太陽獎、紐伯瑞兒童文學獎、美國凱迪克獎、英國格林威獎、義大利波隆那獎等得獎書籍。電子書方面可參考金學獎得獎作品。安排的方式,可採用每月一主題或配合節令做為閱讀的重點,介紹世界各國的文學著作。藉由讀書會,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聽、說、寫與讀的基本能力,也可啟發其創造力與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本課程教學活動的許多單元,使用圖書館與電腦教室資源,研究者認為圖書館與電腦教室是培養資訊素養的最佳環境起點,學生熟悉圖書館各類型資料、電腦操作與網路資源利用,較傳統的講述法更符合學習效果。另外,依據Brophy與Good(1986)的研究,認為教師的主要職責為提供資訊、提出問題與提供回饋。教師於教學中扮演著知識的傳播者與資訊應用的操作示範者,因此於課堂中也應提出學習問題給予學生學習回饋,此即學習單的練習。本課程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學習單的方式,加強學生反覆練習利用資訊的機會,除可建立學生上圖書館與利用網路資源的習慣外,更有助於學生在不斷的搜尋與反覆練習中,提升其資訊判斷力與搜尋資訊的能力。

二、實驗課程評量方法方面
  本實驗的評量工具中電子郵件與資訊倫理的評量項目與Johnson及Eisenberg(1996)所列評量項目、教育部(民88)教師資訊基本素養短期指標評量項目及李德竹(民86)的國民資訊素養基本能力所列之項目相符合,由此可知此兩項是資訊素養教育評量中,不論教師或學生皆需必備的能力。關鍵字、搜尋引擎檢索、使用電子郵件、及索引的認識與利用等評量項目與台北縣國教輔導團編列的網際網路利用教育學童能力本位檢核表中之某些項目相同,因此本實驗評量工具應能測出學生資訊素養的相關知能。

伍、建議

  在政府積極提出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與揭示九年一貫課程之改革基本理念之同時,傳統教育的改革與教學方式重新調整,已是時勢所趨。尤其在電腦及資訊網路快速發展的今日,「資訊素養」已被許多教育學者視為邁向下一世紀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依據本研究所得到的發現,研究者提出下列建議作為教育實務之參考。

一、在教育上的建議

  1. 提供教師足夠的訓練
    (1)加強師院生資訊素養的知能
    依照Rogers(1995)的「認知屬性理論」,教師是「創新學習」的實踐者與帶領者,在資訊時代,教師要嘗試作為資訊素養教育推廣的「先驅者」,而後帶領學生成為「創新學習」的實踐者。在國小教師的養成階段裡,增加相關的課程,如圖書資訊管理學、教學媒體製作與應用、閱讀指導、電腦網路與研究方法等相關課程。培養未來國小教師具備資訊素養的知能,增進其查詢資訊、利用資訊與評估資訊的能力與網路電腦教學的策略。
    (2)加強現職國小教師資訊素養的知能
    資訊社會中的教育是以培養學生活用資訊的能力為主,並不是只教導學生資訊技術,教師本身應培養判斷、選擇、整理與應用資訊的能力,在實施教學時,將電腦與網路的應用當工具,而不是學習的目的。依據研究者(民87)的研究發現,在292位國小教師中,只有44人修過圖書館學,55人曾參加過圖書館研習。另研究者(民88)的調查也發現學生的資訊素養知識普遍不夠,這都顯示與教師欠缺此方面的知識及能力有關。隨著時代的快速演變與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整個的資訊環境產生極大的變革,教師們以往學的圖書資訊技能,似乎不足應付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尤其在國小人力短缺的情況下,學校應鼓勵教師們隨時持續自我充實或提供教師訓練課程及研討會資訊,讓教師有獲取新知的機會,不僅要學習基本圖書館知能與各種多媒體的使用,更要能整合與製作數位化的資料。很可惜的是,目前大部分的資源皆集中於資訊教育,而不是資訊素養的培養。教師們或可利用暑期或夜間進修的機會修習圖書資訊、電腦與網路課程,或平時選修空大圖書資訊科學相關課程。也可利用網路通訊工具與資源,建置教師專業成長網路學習網站,讓教師透過網站學習新資訊、互相溝通與成長,經由此方式可培養教師具備資訊素養的技能,才能提供學童最佳的圖書館利用教育之環境。
  2. 建立明確的資訊素養教育政策與擬定資訊素養相關標準
    政府相關部門應建立明確、具體、可行的資訊素養教育政策。美國「資訊素養教育」執行成功的因素,除了圖書館界與學校教師共同努力推動,促使政策與方法明確外,還有執行者有能力與熱誠。美國圖書館學會(ALA)與教育傳播科技學會(AECT)於1998年制訂學生的資訊素養指標,讓圖書館界與學校有所遵循。教育部(民88)現行的「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太偏重於電腦與網路的教育,忽略了傳統圖書館利用與媒體素養的培養,而民國七十年制訂的國民小學圖書設備標準(教育部),未因時代的變遷而修訂,期盼教育相關單位重新制訂符合時代潮流的標準。如此,學校才有所依循,方能給予教師更多的行政支持。如果只有課程沒有政策,則教師在實施計畫時,將窒礙難行;若只有政策而無課程配合,則難顯示其成效。
  3. 充實學校圖書室與電腦教室的軟硬體設施
    國小圖書室館藏大部分偏重文學類,與課程相關的參考資源和其他類別的書籍皆嚴重缺乏。所有能提供教學參考利用的各種資源,如百科全書、字典、年鑑、統計資料與小冊子等,圖書室應列入典藏。資料的形式並不以紙本為主,如錄影帶、幻燈片、地圖與電子書等非書資料與電子資料皆為圖書室蒐集的資源。有些學校圖書室只有一台電腦,既要做編目也要做流通的工作,影響圖書室的正常業務發展。目前正值政府擴大內需,補助國民中小學電腦與網路設備,藉此提升國小學生電腦與網路素養,更希望能帶動國小圖書室自動化與建立理想的教學環境,並能有效的統整資訊科技軟體及教材於圖書室中,以營造終身學習的教育情境。
  4. 規劃國小資訊素養教育課程綱要
    雖然歷年來已有多位學者(王振鵠,民58;林美和,民70;林孟真,民81;曾雪娥,民85;曾淑賢,民85;林菁,民86;台北市國教輔導,民88;台北縣國教輔導,民88)提出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之規劃,但都偏重於傳統圖書館之利用。資訊素養並非每個人天生具有的能力,必須經過學校課程的教育與訓練後才能獲得,傳統的圖書館利用教育無法教育讀者接受資訊科技社會的龐大資訊。因此,建議由圖書資訊專家與國小教師共同制訂符合九年一貫課程之國小資訊素養教育課程綱要。

【參考文獻】

  • 王振鵠(民58):兒童圖書館。台北市:台灣書店。158-161。
  • 王淑芬(民88):不一樣的教室。台北市:天衛。
  • 台北市國小圖書館輔導小組(民88):圖書館利用教育內容。台北市:教育局。http://www.tmtc.edu.tw/~library/
  • 台北縣國民教育輔導團圖書館教育科(民88)。圖書館利用教育。台北縣:教育局。http://library.yies.tpc.edu.tw/tlib/newtlib/newtlib1a.htm
  • 李德竹(民86):由圖書館資訊服務規劃我國圖書館資訊素養之培育方針與評量指標。NSC86-2413-H002-031。
  • 吳茜茵(民77):如何加強國小兒童課外閱讀。台北市立圖館館訊,6,8-11。
  • 吳美美(民85):在新時空座標中的圖書館功能--談資訊素養教育。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45,29-52。
  • 林菁(民86):國民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之探討。嘉義師院學報,11,41-76。
  • 林美和(民70):小學圖書館的管理和利用。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 林孟真(民81):學校圖書館經營法之商榷。八十學年度全國高級中學圖書館業務研討會會議手冊,29-30。
  • 施純協(民79)﹕科技教育之歸根與常道。台北:知行文化事業,32-34。
  • 莊道明(民88):資訊素養融入大專院校課程之探討--以「資料蒐集與報告寫作」課程為例。載於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360-376。
  • 教育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台捷。
  • 教育部(民8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擴大內需方案。http://www.edu.tw/information/expand/expand.html
  • 郭麗玲(民83):小學教師如何做閱讀指導。書苑,21,19-25。
  • 曾淑賢(民85):台灣地區推展兒童圖書館利用教育之近況。書苑,29,49-63。
  • 曾雪娥(民85):中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的課程教學策略。教師天地,85,21-25。
  • 鄭昭明(民78):認知與語言的基礎研究--教學心理的歷程分析。科學發展月刊,17,21-38。
  • 劉貞孜(民88):國小課程與資訊素養教育,載於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98-101。
  • 蔡玲(民85):台北市國民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實施現況。教師天地,85,26-30。
  • 賴苑玲(民87)﹕台中師院輔導區國小教師圖書館利用教育之調查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2,334-365。
  • 賴苑玲(民88)﹕國小學童資訊素養與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之調查研究。載於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54-92。
  • AASL(1995).Information literacy: A position paper on information problem solving.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position statement. http://www.ala.org/aasl/positions/ps_infolit.html
  • AASL&AECT(1988).Information power: Guidelines for school library media programs. Chicago, IL: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AASL&AECT(1998).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tudent learning.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Barry, C. A.(1997). Information skills for an electronic world: Training doctoral research student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3,225-238.
  • Berlyne, D.(1965). Structure and direction in thinking. New York: Wiley.
  • Brophy,J.&Good,T.(1986). Teacher behavior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M. Wittroick (Ed.), The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New York: Macmillan.
  • Cox,A.(1996). Hypermedia library guides for academic libraries on the World Wide Web. Program,30,39-50.
  • Halpin,P.&Kossegi,J.D.(1996). The WWW, preservice teacher and their mathematics courses. ED 405 819.
  • Johnson,Doug&Eisenberg, Mike(1996). Computer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A natural combination. Emergency Librarian, 23(5) ,12-16.
  • Kuhlthau,Carol C.(1993). Implementing a process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skills: A study identifying indicators of success in library media programs. School library Media Quartely, Fall, 11-18.
  • Kuhlthau,Carol C.(1999). Literacy and learning for the information age.載於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410-427。
  • McClure,C.R.(1994). Network literacy: A role of libra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13(2),117.
  • Reiser,R.(1992). Teaching future teachers to use the systems approach. Paper presented at 199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al innovation, Taipei, R.O.C.
  • Rogers,E.M.(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Y: The Free Press.
  • Stripling,B.K.(1995). Learning-centered librarians: Implications from research. School Library Media Quarterly, 23(3) ,163-170.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