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引入美景 與自然環境相依共存

文:葉俊甫 照片提供:潘云薇

 

高雄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透過窗景引入公園綠意。
透過建築空間的設計,讓圖書館與戶外景觀和諧共存,不僅可以營造美景相伴的寫意閱讀氛圍,也是對自然環境的尊重。


  愜意與自然共生,將戶外美景引入圖書館,融入周邊綠意,延展室內閱讀視線,開幕近半年的高雄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以下簡稱高市圖李科永圖書館)與臺中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分館(以下簡稱中市圖李科永分館)都坐落在綠地間,具有得天獨厚的盎然景致,而兩座圖書館都是出自建築師陳志靖的設計巧思。


濃厚生活感 從日本圖書館思考臺灣可能嗎?

  陳志靖說,臺灣傳統公共圖書館的功能似乎很簡單,就是借還書跟自修,讓人覺得少了點生活感有點可惜;他曾造訪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操刀的仙台媒體中心,觀察到圖書館使用民眾年齡層很廣,大家安靜查詢資料、閱讀書籍,還巧妙結合開放式廣場、咖啡廳、商店等生活化機能,「當下我受到衝擊,打破對圖書館的想像,日本這樣做,臺灣可能嗎?」


  而日本蔦屋書店整合自然綠意、書香、咖啡香展現出的人文氣息;日本武雄圖書館書架展延與屋頂挑空穿透光線,讓星巴克咖啡香與圖書館書香共存;安藤忠雄在六本木打造的21_21 Design Sight,簡單明瞭造型,低調色系建築主題,不搶走公園主題,都讓陳志靖思考,是否有可能在臺灣打造出不同的圖書館?「並不是要跟這些建築一模一樣,而是希望能在臺灣,看見相同的氛圍。」
 

高雄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以大面窗延伸窗外樹海、湖景入館。  高雄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坐落於中央公園內。( 陳志靖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高雄、臺中李科永坐落綠地 打造公園中的客廳
高雄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室內挑空設計。

  剛好兩座李科永紀念圖書館的基地都位於綠地間,陳志靖希望能創造出不同氛圍,他問,臺灣的公園裡頭會有什麼建築物?「大概會有活動中心,然後聚集一些人泡茶、聊天、唱KTV。」因此,陳志靖希望讓圖書館有新的味道,起心動念想將圖書館打造成公園內的「客廳」。


  基本觀念確認,但其實兩個基地元素不盡相同。高市圖李科永圖書館坐落在高雄中央公園內,綠樹扶疏又面對開闊湖景,因此陳志靖的設計理念從樹出發,透過室內挑空與大面積的透明大面窗,延伸窗外樹海入館,面對湖景那側,更能將整個中央公園景色印入眼簾。


高市圖李科永圖書館 以樹為設計理念

高雄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打造樹木枝枒延伸的情景。

  陳志靖說,高市圖李科永圖書館的單層面積較小,因此透過借景手法,開窗引綠意,而為讓室內空間與戶外景緻融合,以樹為室內空間做基本調性;像是二、三樓利用獨立柱在室內植入一棵樹,打造樹木枝枒延伸的情景,樹的周邊設置舒適的沙發座椅,讓讀者可在座位上閱讀,疲倦時,一抬頭,也能同時望見大片窗景,讓引入的滿眼綠意裡外呼應,「有一種喚醒小時候在老榕樹下說故事的記憶,讀者可以想像在綠樹下閱讀的情境。」
 

高雄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藉由天花板六角形立體燈具,呈現出高低落差。

  高市圖李科永圖書館一樓的入口大廳,從戶外廣場經川堂後,以開闊暢通的流通櫃臺迎接讀者。陳志靖說,一樓的設計以樹蔭為概念發想,藉由天花板六角形的立體燈具呈現出的高低落差感,搭配牆壁陰影層次,彷彿看見這座被森林環抱的館舍,從林蔭樹梢縫隙間灑落的光線般,營造遊走森林間的氛圍;地下一樓是兒童閱覽區,天花板以樹葉為元素,提供色彩繽紛、活潑的閱讀空間,兒童閱覽室中有融合性玩具,可讓一般人與特殊兒童共同使用,讓視障、聽障、自閉症、多重障礙等族群共享空間。
 

中市圖李科永分館 以鳥為發想概念

  中市圖李科永分館的設計發想,則是從一隻鳥,浮游在樹林間的概念而來;陳志靖說,臺中的基地不若高雄周邊有眾多綠樹,而是有大片綠地加上大型遊具空間,因此設計時一樓採挑空方式,營造通透懸浮層次,讓二、三樓建築物猶如一隻飛鳥遨遊在綠地上。


高雄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兒童閱覽區天花板以樹葉為元素,打造繽紛活潑的空間。  陳志靖說,高市圖李科永圖書館、中市圖李科永分館的基地都不算大,因此需要透過借景方式,讓室內空間能通透展延,中市圖李科永分館讓主樓梯在建物中央盤旋而上,讀者能無死角俯瞰全館,也透過大面玻璃窗景引入外面綠地景致,拓展整體空間。


  中市圖李科永分館主任卓淑玲說,中市圖李科永分館導入公園綠意,搭配戶外大型遊具,未來將朝串聯周邊規劃打造成水環境教育主題園區;中市圖李科永分館戶外設有咖啡販賣機與休閒座椅,提供民眾在戶外大榕樹與公園綠意環繞下,品嘗咖啡香氣與閱讀書香,感受不同氛圍。


巨型彩色鉛筆、穿山甲借書機吸睛 親子共享閱讀樂趣

臺中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分館入館3 枝巨型彩色鉛筆吸引目光。

  卓淑玲說,中市圖李科永分館的館藏特色以「幼兒教育」為代表,特別規劃一樓為兒童區,入館就可以看見3 枝色彩鮮豔明亮的巨型鉛筆吸引目光,並設計許多可自行選擇的空間,孩童可透過遊戲方式體會閱讀樂趣,並且配合南屯區吉祥物,打造可愛穿山甲造型自助借書機,讓親子共享借閱趣味。


  中市圖李科永分館空間採分齡分眾設計,除一樓專為嬰幼兒、兒童打造的空間外,二樓為期刊報紙區、樂齡區、親職教養圖書區及開架閱覽區,提供民眾、新手爸媽及幼教老師等所需各種資源;三樓為青少年閱覽區、開架閱覽區、多功能活動室、討論室、無線上網區及資訊檢索區等,滿足民眾全方位需求。
 

挑空手法營造空間遼闊感 清水模增添館舍質感

臺中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分館的燈光散發出暖意的溫度。

  陳志靖說,思考如何能將建築、室內設計與戶外景觀和諧整合,「也是我在追求的目標,坦白說,這兩座李科永圖書館成果還不錯。」他運用挑空方式讓圖書館以小見大,讓視覺感受空間遼闊延伸,「挑空手法讓藍天綠地都能映入眼簾,讓空間產生層次感」;他也善用清水模作為端景,增加館舍質感,陳志靖說,清水模本來就是一個安靜、安定的材料,配合館舍外牆大面的洗石子,藉由窗景延展入館,「形成一種外頭粗曠、裡面細膩的感覺,這樣的端景可讓視覺無死角,創造穿透感,讓視覺多停留一點,過往圖書館可能設計過於陽春簡單,但有些細膩質感,就是透過這些小地方凝聚起來的。」他笑說,清水模不需要油漆,油漆不僅可能容易弄髒,還不易保養。


  陳志靖也在燈光下功夫,精選的燈具不僅造型文青味濃厚,也改變傳統圖書館白幟燈光欠缺立體感的缺點,而增添更多暖意的溫度;他說,「這些燈具看似簡單,但全部都是透過埋暗管才能有這樣的氣氛,需要精準計算,一旦變更設計,可能就不是現在的樣子。」燈光變換也使中市圖李科永分館晚間展現不同風格,在黑暗中綻放燦爛光芒;陳志靖也在書架設計上增強厚度,讓書架與書籍的重量比例一致,增添厚實感,讓館內景致賞心悅目,宛如走進文青書店的雅致氛圍。
 

廣設閱讀空間 讓圖書館發現更多可能

臺中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分館晚間綻放燦爛光芒。

  打破自習室概念,高市圖李科永圖書館、中市圖李科永分館的閱讀座位散落在館內,搭配不同造型家具,增添許多閱讀可能性;高市圖李科永圖書館代理主任薛光琮就說,假日圖書館幾乎一位難求,更成為打卡熱點,但他強調,休閒觀光並不會影響圖書館功能,透過網路宣傳,可讓更多人認識圖書館,「民眾不一定來借還書,而把這裡當成公園的客廳,入館找個角落放鬆心情,或帶孩子來聽故事,這都很好。」薛光琮說,坐在二樓的沙發上,朝挑空大窗望外,可看到湖光綠樹、藍天白雲,猶如欣賞一幅自然畫作,讓人心情很好。


臺中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分館運用挑空方式,讓視覺空間延伸。  卓淑玲也說,中市圖李科永分館不只是個圖書館,內部空間與外面綠地串連,提供不同休憩選擇,「假日午後,戶外綠地滿是野餐親子,除了野餐也會選擇入館聽故事、借繪本、或是找個空間安靜讀書,這畫面挺棒的。」卓淑玲表示,有讀者回饋,中市圖李科永分館戶外的大榕樹,從二樓、三樓看出去,感覺像是不同的景色,「能夠提供讀者安靜角落除了閱讀,還能品嘗自然綠意。」


  陳志靖也說,他曾走訪中市圖李科永分館時,看到許多年輕媽媽推娃娃車入館,「那畫面現在想起來,讓我覺得很值得。」而他曾與太太在平日造訪高市圖李科永圖書館,選擇三樓靠窗可見綠意的位子閱讀,但太太似乎沒把心思放在書上,一直看著窗外,然後驚喜跟他說,「我從來不知道樹梢上的小鳥,是這樣點綴式飛來飛去,幾乎沒有停留唷!」陳志靖安心了,他知道建築並未破壞環境,反而提供另外機會,讓更多人可以近距離觀察,就在眼前的自然景致。



注入生活性創造質感 結合美景吸引使用者多停留

建築師陳志靖強調讓圖書館與自然景致共存。( 陳志靖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設計完成兩座李科永紀念圖書館,陳志靖強調,若能尋求與環境共生與平衡,在綠地間長出一座建築物不是不可能的,多注入一點質感,多增添一點生活性,以人為本,讓設計回到初衷,「讓圖書館與自然景致共存,讓建築在平實間帶有一點設性感,帶有層次變化,重要是讓使用者願意多停留一點時間,那才會讓公共建築更令人感動。」
 

臺中花博森語圖書館 連結人與自然智慧

建築師陳志靖希望讓更多人近距離觀察自然景致。

  與自然美景結合,在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以下簡稱花博)后里花舞館外,也有座「期間限定」的森語圖書館。運用鋼骨及強化玻璃,在樹林間打造一座通透感極佳的圖書館,原生種的臺灣欒樹矗立其間,透過巧思設計猶如枝幹狀的書櫃,陳設一本本有關生態、自然、環境為主題的書籍與繪本,吸引許多遊客駐足停留。


  策展團隊成員李柏蒼說,當初設定以樹為核心,結合剪紙與植物創造一個有光影變化的閱讀空間,打造一座讓人走進來的圖書館,透過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的主題書展,連結人與自然,讓人們在自然環境裡閱讀,感受自然智慧,學習找回對自然的尊重,讓人時刻記得大自然所帶給我們的幸福時光。
 

通透玻璃館舍吸引遊客駐足 從書籍中閱讀自然

  李柏蒼說,森語圖書館很吸睛,幾乎入園的遊客都會進入一探究竟,而原本想擺放的傳統書櫃,過於制式的規格容易影響視覺通透感,經過多次發想,策展團隊決定採用枝幹方式擺放書籍,「每本書就如同枝幹上的繁盛葉片,一本本長出知識、長出智慧、成為自然。」他說,在智慧型手機普遍使用的情況下,看到親子一起討論書上的植栽或知識,一起翻閱實體書籍,在停留的空間內獲得知識,特別令人感動。
 

森語圖書館中的臺灣原生種欒樹往天窗向上延展。  森語圖書館內以枝幹方式擺放書籍,每本書就如同枝幹上的繁盛葉片。

  負責規劃展區的臺中市建設局新建工程處公園景觀工程科科長劉政達也說,花博后里園區主題是「自然、生態、共生」,森語圖書館提供一個人與自然共生的場域,參觀遊客在花博園區中可感受自然生態的奧妙外,更可透過圖書館內精選的生態書籍圖鑑直接比對,連結書上知識與真實世界的繁盛植物,如此被自然所撼動的體會將更顯深刻。他說,森語圖書館效益很好,吸引許多遊客,建議未來公共圖書館可以針對單一主題書展,打造小而美的戶外空間,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結合閱讀主題,讓更多人能從不同的體驗感受間,獲取另一種閱讀的美好。

森語圖書館坐落於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中,以鋼骨及強化玻璃打造而成。  森語圖書館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舉辦「花現GNP」主題書展。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