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在這裡看書 不捨太陽下山

文:陳格理(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照片提供:陳格理(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愉悅可親 美國加州聖塔莫尼卡公共圖書館

  只因為從車窗一眼瞄到它的樣子,我就決定不去看聖塔莫尼卡學院那棟得獎的圖書館,而願意花一個下午待在這棟意外發現的公共圖書館中。

圖1圖2圖4

特別親切的小城市總圖書館

  美國加州聖塔莫尼卡公共圖書館的外型並不亮麗,更不聳動驚人(圖1),其設計者是Moore Ruble Yudell 建築師事務所,也就是花蓮的國立東華大學的校園規劃團隊。一走進門廳就被那幾句標語給吸引住了,「我們(圖書館)的任務是:保存過去(Preserving the Past)、服務當下(Serving the Present)和形塑未來(Shaping the Future)。」

  圍著一個中庭的兩層樓館舍共有104,000平方英尺(約2,928坪),除了一個集會廳和小型的地方文獻博物館之外,真正提供讀者使用的空間約有一千二百多坪,在書架、桌椅與服務設施的安排中,顯得祥和、寧靜、明亮和吸引人。作為一個小城市的總圖書館,下屬四個分館共有三十多萬冊(件)館藏,其服務性和美國其他公共圖書館並沒有不同。但在感覺上,就是有那麼一點不一樣,讓人覺得特別親切。

圖3圖7

溫馨親切的陳設最引人注意

  助理館長McCloskey先生認為親切的氣氛應和家具有關,特別是在座椅方面。館方曾特別挑選了一些極具休閒意味的座椅放置在書架區旁,讓人忍不住想要拿一本書去坐在那個軟墊椅上晃一晃(圖2)。

  溫馨親切的陳設最引人注意。館方將書架最下面的幾層都安排成斜放的書板(圖3),便於讀者的瀏覽和查找資料。館方又在某幾排書架的一端少設一個單元,在空缺處設置一個不佔空間的電腦檢索台(圖4),方便讀者在找不到書時,可就近立刻上網查詢。

  在空間的設置上,該館有一個特殊之處。一般公共圖書館都會設置兒童區供兒童使用,對於陪孩子們來館的家長則較少顧及。該館在兒童館旁為家長們特別設置了一個家長區(圖5),在那裡除了舒適的沙發椅之外,還提供了一些居家、育兒、子女成長方面的書籍與雜誌。

圖5圖6圖8

設置幾間禁聲的閱覽室

  該館不但對兒童區(圖6)和青少年區(Teen lounge)(圖7)的門面加以特殊的表現,並將該年齡讀者所需要的各種資訊和空間,如雜誌、書籍、影帶、網路遊戲(圖8)、閱覽桌和討論室等,全部都集中在一個區域中。因此,他們不需要到其他的空間去活動,而影響到別人;這在服務和管理上也比較容易。

  在美國一些新的公共圖書館,特別是社區性的公共圖書館中,常會設置不少的研修室(study room)或討論室(圖9)。提供附近或社區中各類讀者的多種使用,如青少年的聚會、小型的工商活動、課後的家庭輔導、課業的討論或社區團體的會議等。該館除了設置研修室之外,還特別設置了幾間不出聲(禁聲)的閱覽室(圖11),為那些不想受到干擾的讀者提供一個閱讀的場所。換句話說,在館中的其他空間,是允許讀者小聲的交談,而以不妨礙的他人的閱讀為原則。

圖9圖10圖12

體驗公共圖書館的社交功能

  該館尚未採用RFID的系統,自動借書機是放置在服務櫃臺旁。兩個高低不同的櫃臺是頗溫馨的安排,工作台的一側還提供了抽取式的提書袋(圖10)。我在那裡觀察了很久,很少讀者去使用那些機器,倒是排隊辦理借書手續的人頗多,心中頗為納悶。McCloskey先生要我去問那些排隊的人,我問了幾位讀者,並從實際的觀察中我才瞭解。許多讀者,特別是上了年齡的讀者,他(她)們不是不會用自動借書機,而是喜歡在排隊時可以和別人交談(圖12),在辦借書手續時,有機會和服務人員(志工,也是她們的鄰居或朋友)打一個招呼,那種溫馨的感受是自動借書機無法取代的。公共圖書館的社交功能在此獲得一個驗證。

  南加州亮麗的陽光在微涼的空氣中特別容易感到溫暖,也令人珍惜。圖書館中處處都有窗戶卻看不到一片窗簾(或百頁簾),建築師寧可在東西向的玻璃窗外加設遮陽(圖13),也不願在室內裝窗簾,徒然增加操作、管理和維護上的負擔。

圖11圖15

在樹下邊喝飲料邊看書

  在圖書館的入口處,我看到了一個在超級市場才容易看到的東西:購物用的提籃(圖14)。不少讀者提著籃子在書架間走動,好像在逛商品架似的。這種服務方式,我僅在上海福州路的上海書城中見到過。

  當然,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公共圖書館都會在兒童區和青少年區中設置並標示著他(她)們專用的盥洗間(圖15)。將哺乳室安排成一間家庭式的廁所則是另一個貼心的設計。

  在圖書館的中庭設有一個簡單的餐飲區販售咖啡與點心。讀者可將書帶到這裡,在樹下或太陽傘下,一邊喝飲料一邊看書(圖16),我問McCloskey先生會不會擔心書籍因此受到飲料的漬染,他笑著說,他們(讀者)將書借回家後不也就是這樣看書嘛。

  珍惜著這個意外的機會,我在圖書館中享用了一杯咖啡,看了一部影碟,戀戀不捨的拖到太陽快下山了,才趕回去整理行李。離開了圖書館,心裡還是想著那位金髮藍眼的助理館長所講的話,「我們在館舍中所做的一切,只是想確實達成我們對讀者的承諾:提供一個可以閱讀、休閒、接觸和學習的場所。」

  他們做到了,做得真好。

圖13圖14圖16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