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元智大學中文系教授羅鳳珠所建置主持的「網路展書讀」詩詞網站,點閱人數已超越250萬人次。其中,「腹有詩書氣自華──唐宋詩詞資料庫」更榮獲2008年資訊月傑出資訊應用暨產品獎,點閱人數僅次於紅樓夢網路教學研究資料中心。
在網路興起的年代,閱讀的形式更加多元,即使是古詩古詞一樣可以透過滑鼠與鍵盤,滿足你的需求。喜愛古典詩詞的人,絕對不能錯過「網路展書讀」網站(http://cls.hs.yzu.edu.tw/),這是由元智大學中文系教授羅鳳珠所建置主持的詩詞網站,目前點閱人數已超越250萬人次。
在網路展書讀的網站內,「腹有詩書氣自華──唐宋詩詞資料庫」更榮獲2008年資訊月傑出資訊應用暨產品獎,點閱人數也突破100萬人次,僅次於紅樓夢網路教學研究資料中心。羅鳳珠表示,這個資料庫,可說是目前網路上內容最完整、兼具教學與研究、融合多媒體的古典詩詞網站,而且在內容與功能設計上,完全免費開放使用。
結合新科技 文學更有趣
傳統中國文學、台灣民間文學和最新資訊科技結合,是羅鳳珠從事教學工作以來一直努力的目標。「我跨入此領域的時間已有10多年,最早是從《紅樓夢》開始,之後則是全唐詩,因為古典詩詞是我最主要的研究專長。」羅鳳珠解釋說。
雖然學的是中文,原本對資訊一竅不通,但她所建置的網路展書讀,有效利用電腦科技,呈現古典文學多樣化的風貌,多年來也屢獲肯定。羅鳳珠認為,網站好壞要以內容作為判斷依據,對內容與文本知識愈熟悉,網站架構就會愈完整。
古典詩詞為中國文學的主流,用詞精緻,是培養文學藝術修養的重要文化內涵,在「腹有詩書氣自華──唐宋詩詞資料庫」中,共收錄了5萬多首唐詩、2萬多首宋詞、4萬多首宋詩、3千多首詩詞吟唱,內容完整豐富。
此外,目前國內外所有中國文學網站只提供「字詞辨識」的檢索功能。羅鳳珠強調,她建置的資料庫,最大的創新就是除了「字詞辨識」檢索功能外,還提供「語意概念」全文檢索功能。以「月」為例,若從一般「字詞辨識」檢索,含有「月亮」、「月份」、「歲月」的詞曲都會在搜尋結果中;若以「語意概念」檢索與「月」亮相關字詞,不僅只有含有「月亮」的詞曲會被搜尋出來,就連含有「嬋娟」、「玉盤」、「玉兔」等和「月亮」同義字的詞曲,也會一併呈現在搜尋結果中。同時,在每一首古典詩詞中,還會提供周邊知識和相關學術研究。
有趣的是,在「台灣民間文學館」中,羅鳳珠更創新建立了文學地理資訊系統,利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科技,將台灣民間文學、故事、詩詞、童謠和地理資訊相結合,利用地圖,就可以在不同行政區、縣市鄉鎮中,找到各種文體的文學作品,比如描述彰化八卦山、台中石岡等與在地風土人情的民間故事、詩詞,讓學習文學更充滿趣味。
上網寫詩詞 系統測格律
更好玩的是,網路展書讀中,讀者只要上網就能作詩填詞,而且系統會自動幫忙檢視詩詞格律。對於想要親身體驗古典文學創作的人而言,上網充電完全零時差。
由於網站設計強調多元媒體建構完整的詩詞情境,因此,網路展書讀不只是提供詩詞的文字文獻,更建置了融合文字、音樂、視覺、美學等多元的詩詞文學藝術環境。例如在「作詩填詞系統」中,使用者可以自己在網站上作詩填詞創作,作品完成後,系統將會自動檢測作品的詩詞格律,不但降低作詩填詞的困難度,也減輕教師批改詩詞習作的負擔。
在「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資料庫,更有國、台、客等三語詩詞曲文吟唱讀實境教學。羅鳳珠笑說,最近就有一位老伯操著生澀的國語打電話問她有關古典詩詞的問題,後來才表明目的是想要用閩南語吟唱古典詩詞。可見網路展書讀當初設定的使用族群,雖是針對研究、教學及社會大眾,但其實真正愛好者的年齡遍布很廣。
卡拉新軟體 K歌吟詩詞
另外,網路展書讀還導入「卡拉迷」、電子卡片等最時尚的流行文化,引導年輕世代親炙古典詩詞文學。「卡拉迷」是羅鳳珠與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張智星合作開發的軟體,提供使用者以線上K歌方式吟唱唐詩宋詞,感受文學內涵與情境之美。
在點歌時若不知詩名、詞牌或作者,可以用麥克風接到電腦哼出曲調,系統會辨識旋律並自動搜尋詞牌,依符合程度列出供使用者選擇,這項「旋律擷取歌曲技術」已取得台灣及中國大陸的專利。伴唱帶也特別採電腦midi合成,避免用胡琴等古樂器,以免讓年輕族群產生距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