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話題充電站-紙管建築 台灣再生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侯聰慧‧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功成身退的「鴈取紙教堂」將在台灣再生,延續愛與互助的精神  台灣第一棟紙管建築將在南投縣埔里鎮的桃米社區誕生!這裡曾是百年大震受創最嚴重的地方,現今將透過日本鷹取紙教堂在台灣南投的再生計畫,成為串連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及日本阪神大地震兩地居民情感的橋樑。在鷹取紙教堂台灣再生計畫推動委員會的規劃下,台日震災社區重建的交流站、台灣社區營造的聚會所、重建區農產品及社區產業展示、生態保育推廣與社區學習的講堂…等多功能的構想,都將賦予紙管建築新生命。

坂茂建築師的人道主義行動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贈與坂茂建築師「愛與互助」  談到紙管建築在台灣再生的計畫,就必須先認識大膽使用紙管材料、富有人道精神的日本坂茂建築師。當一九九五年日本發生芮氏七點二的阪神大地震時,奪走了六千多條人命,其中包括神戶市居民的信仰中心「鷹取教會」也被震垮了。坂茂應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之邀發表演講時表示,地震後造成的慘重傷亡,除了自然的破壞力量外,建物的設計不良也是其中的原因。於是,他問自己「身為一位建築師能為受創的社會做什麼?」 

  當坂茂前往鷹取教會時發現,教會雖已遭毀損成一大片的斷垣殘壁,卻仍舊是社區重建義工們的重要據點。因此,他主動提出興建「紙建築」的提案,在「為社區居民打造一處集會所的理由下」,不僅自行承擔經費的籌措,還有義工的招募。最後,以58根一人環抱的紙管,圍成一橢圓形的場地,作為社區的集會中心與教會的彌撒場地。在震後的十年間,鷹取紙教堂跨越國籍、宗教,扮演社區重建過程中居民交流的場所。

紙建築的完成需要經過多次的測試  今年元月,由台灣組成的「台灣神戶震災受災地市民交流會台灣訪問團」前往日本參加阪神大地震十周年活動時,訪問團團長、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在得知鷹取紙教堂的任務即將卸除,便提出「以紙教堂作為台日交流的象徵,讓它在台灣重生的想法」。沒想到坂茂建築師很快地就同意,對此廖嘉展表示,此遷移計畫受到各方的支援,如今紙建築相關的材料已經運至台灣,接下來則需要各方學者、專家共同討論,讓紙建築在台灣的再生計畫能早日完成。

阻礙來自於人的偏見

阪神大地震造成重大傷亡,鷹取教會也被祝融毀於一旦  由於文化背景、地理特色與當地人文的種種差異性,紙建築如何融入台灣的土地,發展出在地的特色顯得格外重要。負責紙建築在台灣再生的設計師邱文傑表示,「紙是低調、極簡的材料,他將會與坂茂溝通後,再針對埔里的特色賦予紙建築新生命。」但是,台灣的營建法規、消防規定,都有可能讓紙管建築無法如期完成,內政部建研所長丁育群說,目前推動的「性能法規」可以補建築技術法規的不足。丁育群同時指出,台灣很多法規程序會造成新建材、新觀念、新設計的阻礙,因此相關行政單位也須加以檢討、改進。

  除了爭取公部門的支持外,還要化解一般民眾對紙建築懷疑的態度。「紙不是很脆弱嗎?怎麼耐得住重力與台灣潮濕的氣候?」坂茂致力於研發自然建材的運用、創發紙建築的探索與實驗,他認為設計與法規的限制都不足構成阻礙,最大的阻礙反而是人對紙建築的偏見。從結合與紙本質相近的木頭就能增加強度,而抗濕的問題則有賴人為力量做出防水的紙管;為通過國家的建築許可,他經過多次的科學測試與真實案例,已經陸續在日本、德國、法國取得建築許可。他指出計畫總是會有挑戰,但是經由紙管材料的研發、內容物填裝、結構補強,結合造價低廉、組合容易與接頭設計易於更新的優點,都有助於解決紙管建築維護、整修的疑慮。

重建,從不止息

利用紙建材輕巧、組裝迅速的特質,迅速重建地方交流據點  其實,坂茂建築師早在阪神地震前一年就運用紙建材輕巧、組裝迅速的特質,為非洲盧安達難民搭蓋避難所及住家。他說:「二十世紀的建築大師為大眾建造公共建築,而冷戰後一代的建築師應該為少數人服務,例如種族衝突的受害者和無家可歸的人。」紙管建築在他的理念中,不再只是結合高科技的創作,更深含對人類社會的關懷責任。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對紙建築再生的期望是「讓空間凝聚、衍生永續經營的新思考,產生更多動人的故事。」同樣走過災難的國度,在重建經驗上更應攜手向前,透過鷹取紙教堂在台灣的再生計畫,不僅促成台、日重建區的經驗交流,也讓重建歷程能流傳,更注入台灣建築領域一股新思維。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