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日本北陸最美的一本書 石川縣立圖書館

文:楊克涵 照片提供:陳廣宗

自2022年開幕以來,不到一年時間便迎來100萬造訪者的日本「石川縣立圖書館」,時至今日依舊是日本與海外媒體的寵兒。在前往金澤市的新幹線上,隨意翻開JR旅遊雜誌,該館的介紹便不自覺地映入眼簾,除了新開幕具備的話題性外,石川縣立圖書館無論在館舍設計或機能服務皆是匠心獨具,成就了一座魅力十足的新型態閱讀場域。
 

館內入口處展示名家作品,由7位藝術家以傳統技法表現當地的風景與事物。

  石川縣金澤市作為日本北陸地區第一大城,人口約45萬人左右,但每年的觀光人數卻高達1至2千萬人,金澤市區內坐擁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兼六園」,以及知名建築師妹島和世所設計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在這個自古以來以工藝聞名的歷史文化城,透過建築師、地方政府與館方的不斷摸索與探討,石川縣立圖書館巧妙地將其特色融入地方公共設施中,從而塑造了與金澤之名相匹配的圖書館典範。


冬季的石川縣別具美感,為圖書館增添了一抹色彩。  將地方傳統特色與公共設施結合是石川縣政府的主張,以金澤車站為例,車站大廳內裝飾屬於大樋燒的名家陶壁作品,牆柱上也分別裝飾24位地方藝術家以不同技法所演示的各類藝術品,車站兼具了美術館的性質。新設立的石川縣立圖書館也不遑多讓,宛如屏風的作品矗立於大廳入口,由7位藝術家分別以「輪島塗」、「九谷燒」、「金澤漆器」、「山中漆器」等技法表現當地的風景與事物,搭配兩側的金箔展示顯得相得益彰。
 

當讀者站在地面貼有羅盤的館內中心處時,可看見每一方位上懸掛的彩旗。

  此外,錯落於館內各處的書架旁,設有20處的展示櫃,除了上述國寶級名家作品,為了讓讀者更親近當地藝術,館方與縣政府商借工藝競賽得獎作品展示,其中還有來自臺灣的藝術家黃麗淑所製作的大缽藝術品。另有以日常生活可使用的物品為型態,搭配四季、現代、喜事等主題,將書籍與藝術品並列介紹的專區,館方希望以圖書館作為傳遞傳統工藝品魅力的媒介,讓藝術不再遙不可及。


展現在地特色 以顏色、意象貫穿主視覺與命名

 

借閱證以主視覺為靈感設計,多彩活潑的風格令人愛不釋手。(取自石川縣立圖書館官網)

  臺灣近年來隨著文化風氣的盛行,各地區新型圖書館相繼成立,如何經營出與在地文化相襯、具有亮點的圖書館是一大課題,石川縣立圖書館可謂最佳範例。圖書館不僅能作為地方居民的文化設施,也兼具觀光效益,更是宣傳地方特色的絕妙場域,促進城市文化與閱讀風氣。

 

空中棧道貫穿全館,讀者可以悠閒地漫步其中,眺望建築與空間之美。

  一進入圖書館大廳,就被日本建築大師仙田滿所設計的巨大「遊環構造」建築深深吸引。整座場館的主視覺,採用當地傳統加賀友禪染的「加賀五彩」,將場域分為四等分,5個顏色分別對應東(草色)、西(黃土)、南(胭脂紅)、北(古代紫)四個方位與4樓區塊(藍色)。當讀者站在地面貼有羅盤的館內中心處時,可360度環顧全館各個角落,抬起頭便能發現每一個方位上懸掛著相應顏色的彩旗。


  建築外觀則取自書本的翻頁意象,館內各項設施也與主視覺一致,融合當地元素,例如借閱證搭配建築外觀與加賀五彩的設計,多彩活潑的風格令人愛不釋手。

  階梯廣場以石川縣輪島市的梯田名景「白米千枚田」為意象設計。

  此外,該館有一暱稱為「百萬石Biblio Baum」(百万石ビブリオバウム),此語結合了biblio(書籍)和baum(樹木),再加上「百萬石」,代表這座建築物的規模及其藏書。「百萬石」一詞,源於江戶時代的加賀藩,以米的產量為單位代表財力及兵力,為石川縣民引以為傲的用詞,至今仍在當地廣泛使用。


  在設施的設計與家具的選擇,也盡可能以多樣化展現其特色,如「階梯廣場」(だんだん広場)以石川縣輪島市的梯田名景「白米千枚田」,在稻田收割之際金黃色的意象為靈感;各區域的桌椅依照加賀五彩的顏色搭配,全館節選出超過100種不同色調、共500個閱讀座位,讀者可以選擇喜愛的風格與角落置身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居場所」。


打造有趣的圖書館 不愛讀書的人也深受吸引 館內共設有500個閱讀座位,希望每個讀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空間。

  在導覽過程中,副館長一再強調他們並不追求安靜的圖書館,反而鼓勵讀者在館內自由討論與對談,空間劃分為傳統的閱覽區與新型的文化交流區,並附有咖啡廳與部分可飲食區域,期望能夠打破藩籬、促進交流。
 

  全館最具特色的區域便屬中央環形的「與書邂逅的窗口」,採用無障礙迴廊一路由1樓延伸至3樓,取自百貨公司櫥窗購物(window shopping)的概念,每個大小長寬不一的四方形就像一扇窗,展示著宛如精品的書籍,並搭配書籍主題布置相襯的視覺設計,讓讀者不自覺對這本書充滿想像,每個窗口皆對應館內的特色主題分類法。沿著迴廊蜿蜒,通過窗口來到主題陳列區,該館選定了12個貼近生活的主題,陳列了約7萬冊精心挑選的書籍,在這裡,讀者不再需要利用索書號查找,可以直覺地依照自己的興趣以及當天的心情,就像逛街一般享受與書籍相遇的樂趣。


「與書邂逅的窗口」讓每一本書都像精品一般被展示於其中,讓讀者不自覺對書本充滿想像。  此外,為強調北陸地區的地方文化,在入口最核心的部分設置了「石川特藏:鄉村的恩惠與文化的芬芳」專區,以「傳統文化」和「里山里海」為主題挑選出4萬冊書籍,透過日本及世界各地的案例,期待讀者們可以發現石川縣前所未有的魅力與深度。考量到對書不感興趣的讀者,該區搭配以書籍為靈感的展示櫃,在展示書旁設有相應的實物幫襯,例如介紹古典歌舞劇「能劇」時,將「能面具」置於書旁,先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再向他們介紹相關知識。

 

以人為本 強調「服務設計」

  日本圖書館展示了當地「以使用者為本」的各項細節與特色,舉凡手扶梯的角度與各閱覽席次的配置,明確區分各使用空間的機能,亦不顯凌亂與吵雜。就像石川縣立圖書館還有充滿童趣與創意的兒童中心、創客空間與食文化體驗空間,以及運用大數據科技展示的「書籍宇宙」等。當陽光明媚的日子到來,館員們會帶著親子一起在兒童區周邊的農田播種洋蔥等作物,讓圖書館充滿各式各樣的可能性。此次造訪之際,正值大雪紛飛,由窗外看出的雪景,更為這座以服務北陸居民為使命的圖書館增添一抹色彩,期許這座圖書館如同它的暱稱一樣,世世代代成為一顆宣揚這塊土地藝術精神的寶石。

主題書展展櫃上除了書籍,更搭配相應的實物陳列展示。 「與書邂逅的窗口」讓每一本書都像精品一般被展示於其中,讓讀者不自覺對書本充滿想像。 貼近生活的圖書分類,打造像逛街一般的閱讀體驗。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