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閱讀團體─公共圖書館讀書會 用書香溫暖社區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各讀書會

  「人是趣味的奴才!」帶領店仔口台語文學讀書會邁入第7年的邱瑞寅老師一語道出讀書會可長、可久的訣竅,除了要認同團體的組成宗旨,還要夠趣味才得以滿足每位成員心中的期待。而讓成員從讀書會中玩出興味的台南縣白河鎮的「店仔口台語文學讀書會」、台南縣歸仁鄉的「紅瓦厝讀書會」與彰化縣花壇鄉的「大象媽媽說故事團體」、「兒童讀經班」都是公共圖書館與讀書會相互  結合,長期推廣閱讀運動的範例。

邱瑞寅老師(中位坐者)懷抱著熱情與用心帶領讀書會。走出戶外的讀書會活動,充滿趣味。帶領的故事媽媽還自製道具,活化故事哩!

珍惜台語傳統 讀書會不遺餘力

  過去幾年來,政府文化機關為落實終身學習、倡導全民讀書風氣,輔導獎勵各地方設立讀書會。發展至今,在各鄉鎮市的公共圖書館裡於是有了一批批長期投入、豐富館內軟體的讀書會成員,其中,以台南縣白河鎮立圖書館為據點的「店仔口台語文學讀書會」則以振興台語文學,達到社區教育學習的傳承目標。

  「店仔口台語文學讀書會」原來在邱瑞寅老師的帶領下,以租借當地的文康中心為聚會地點,接著因公共圖書館的空間營運改造計畫後,鎮長建議讀書會何不就移到白河鎮立圖書館內進行,而開啟了公共圖書館與讀書會間軟、硬體的完美結合。隨著時間的流逝、耆老的凋零,讓邱老師擔心珍貴的台語傳統、鄉土文學資產也將就此消逝,於是,他打定主意以白河鎮立圖書館為據點,來推廣白河在地的人文歷史、鄉土文學。

  早期台南縣在文學的領域上孕育出不少傑出之士,卻因台灣割日後當地士人求取功名無路,而結為「玉山吟社」以抒發鬱悶。直至台灣光復,因經濟起飛,詩社也隨之沒落了。邱瑞寅就是當時創設人林春水的嫡傳弟子,他因有感於:「老師與孔子一樣偉大,雖沒有弟子3,000人,卻可以透過學生的接棒傳承,讓白河傳統詩詞的文風再現。」

  於是,邱瑞寅懷抱著「推廣台語詩詞」的理想,儘管身兼學校鄉土語言課程的教師,他還是長期持續地到圖書館內推廣台語文學。在店仔口文教協會執行秘書侯懿玲心中,邱老師帶領讀書會的用心與熱情,從平常的相處就能感受到。

  有一回,邱老師因身體不適由師母陪伴到醫院檢查,回程師母千叮嚀、萬囑咐他要在家休息,誰知一不注意又給他溜了出去,當師母打電話到圖書館才得知儘管身體微恙,邱老師還是堅持要引領讀書會運作。還有一回颱風天,老師覺得風雨並不大,而做了不停課的決定,等到學員們紛紛打電話請假,才讓老師失望地說:「被大家逼得我不得不停課啊!」

  也因為邱老師推廣台語文學的堅持與用心,讓「店仔口台語文學讀書會」成員不僅對台語文學產生極大的興趣,還培育出一群在全國詩會中屢創佳績的詩人。邱老師還透露,「讀書會的成立就是以創作傳統詩為目標,為減少成員的恐懼就先以創作台語歌來引誘入門。」而讓這群完全沒接觸過台語文學的成員,到現在能靈活運用台語的寶典就是《彙音寶鑑》,這本台語字典的特色是,知音則能知字,知字則能知音又能解國音、了其義。

  「一開始推廣台語文學的甘苦,到現在看見白河鎮的文風有成。」邱老師很欣慰。在「店仔口台語文學讀書會」中,他傳授鄉土語言、詩詞、漢學……等課程,還每月安排一至兩場的「白河文史踏查營」帶領成員到白河各地實地田野調查,也計畫將收集、整理的白河在地文史資料成冊。

  在邱瑞寅老師長期的努力下,沈寂50多年的「玉山吟社」復社了、白河地區的文風重興了……,而白河鎮立圖書館也因為他熱情的付出而愈發光采。正如被很多朋友笑是憨人的他,仍不改一派爽朗的笑聲說著:「做這些,都只是人盡其能而已。」

「紅瓦厝讀書會」以情感相繫

  其實,在台灣各鄉鎮圖書館像邱瑞寅老師一樣不計較付出與收穫,只追求理想的人還真不少,台南縣歸仁鄉立圖書館的「紅瓦厝讀書會」又是一值得學習的例子。「紅瓦厝讀書會」成立於1995年,由謝水乾校長擔任創會會長,而在歷任鄉長支持、歸仁鄉立圖書館的配合以及全體會員的配合下,創會至今已逾12年。

  已走過12年,實屬不易,若非有會長靈活的領導,一群願意義務奉獻的幹部與一群不斷自我成長的會員實在難以延續、發展。第六任會長連久慧指出,「紅瓦厝讀書會」是一成員社區化、組織單純化、內容生活化、方式多元化、氣氛溫馨化的社區型讀書會,雖然成員來來去去,但她相信:「只要懷抱熱情彼此交心、交流,新舊朋友都能在這個大家庭中暢所欲言。」

  然而,因「紅瓦厝讀書會」是個多元、豐富的閱讀團體,所以除了好書的閱讀討論分享外,也安排了不同領域的講座課程,如:父母效能訓練、親子共讀繪本、台語15音研習……,與舉辦戶外學習的動態閱讀,如:採集化石、七股生態介紹……等。

  而這對曾為「紅瓦厝讀書會」的容顏裝扮色彩的歷任會長之一楊昇展來說,「如果讀書會是心情故事的彩繪,抹一點紅代表熱情,那是因為我們的同心協力;抹一點灰象徵稀落,那是大家出席不夠踴躍;抹一點藍意味憂鬱,那是我們討論不夠積極……,」這片有許多人交織而成的讀書會色彩,雖不光采奪目卻生意盎然,充滿感情。

  因為「紅瓦厝讀書會」由一群不同行業、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想法的成員組成,彼此也多次交互激盪出萬種的人生哲理,但是緊繫著彼此的是那份已然成為生活一部分的情感。成員賴麗貞回憶,剛成立時另一成員寶甜挺著大肚子與他的先生一同來參加讀書會,待肚中寶貝出生便推著娃娃車來讀書會,寶貝再長大一點就牽著手一起來讀書會。走過10多年,現在小寶貝已經長大會自己到兒童室閱讀,等待爸媽的讀書會結束,再一同回家。由此可見,他們除了為推廣歸仁鄉的閱讀風氣而執著,維繫的是那份真心付出、積累多年如同家人一般的情感。

  而帶領讀書會邁向下一個10年,現任會長黃瑞英比喻,溫暖人心的讀書會如同神奇的幸運草。在蠻荒的森林中,透過開墾、灌溉、滋養、日曬和陰涼的氣候,才能生長出來,而過程中必須修剪複雜的樹枝、好讓適度的陽光斜照到,以及適中的陰影潤濕土地,促使幸運草毫無扭捏地盡情開展。「而那份一起閱讀的愉快,也將促使大夥放下手邊的工作、喜孜孜地同聚一堂。」她在心中如此期待著。

「店仔口台語文學讀書會」致力推廣台語傳統與鄉土文學資產。透過「白河文史踏查營」親近在地歷史文化。店仔口台語文學讀書會規劃學員拜訪廟宇,認識在地宗教文化。

圖書館與社區結合推動親子閱讀

  長期以來,台灣的各鄉鎮圖書館因受限於人力與經費,如未與社區結合或尋求社會資源援助,光靠館員的推動實難滿足廣大讀者群的需求。因此,彰化縣花壇鄉立圖書館便配合當地的「一家人幼稚園」與「東南亞幼兒園」推行的「大象媽媽說故事團體」以及「兒童讀經班」以提供場地,作為共同推廣閱讀活動的伙伴。

  因一家人幼稚園內有多位老師擔任彰化縣文化局的故事志工,不僅接受過完整的培訓,對於如何說故事給小朋友聽也很有經驗。因此,康蓁容老師便主動與花壇鄉立圖書館聯繫,希望館方能提供場地,讓老師們為當地更多的小朋友說故事。

  館員李翠瑰有感於閱讀是學習的基礎,也因此館方無論是場地、人事都盡量給予最大的支持,有活動時也不忘一起合作宣傳哩!近來,「大象媽媽說故事團體」與「兒童讀經班」已成為館方很受歡迎的閱讀團體,還在居民的口耳相傳下,吸引了社區媽媽也一起加入推廣閱讀活動的行列。

  同時,為讓社區的大小朋友都愛上並持續參與圖書館內的說故事活動,故事老師與媽媽總是使盡渾身解數,無論在規劃延伸活動,或是角色的扮演與遊戲的設計,都費盡思量。

  當讀書會成員一同在公共圖書館內進行閱讀活動、分享美好經驗時,也正充實著鄉鎮圖書館內的軟體設施。而當鄉鎮市區級的圖書館要發展為社區終身學習資源中心時,閱讀服務不再被動地等待讀者,而是主動地依據居民需求做延伸服務。而今,公共圖書館與館內的閱讀團體,不僅並肩共同發揮與讀者互動的功能,也將圖書館的場地做了更有效的運用。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