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話題充電站─我們跟鍾老的約會

文:莊華堂(計畫主持人)

  ──降伏之後,我復原回到龍潭…學校要上課了,可是現在不能教國語(日本話)了,新的國語是北京話,我們聽都沒聽過。

  ──我們只好跟長山仔學,那時候龍潭街上有幾個外省人在教,連阿貓阿狗都在教,那是很熱門的行業。

  ──鍾理和的《笠山農場》雖然得獎,我幫他寄給聯副,可是拖了許久都沒有發表,當時林海音如果把它發表出來,鍾理和就不會死了。

  ──鍾鐵民在台北念書,暑假的時候來龍潭,跟我在國小的實驗室一起寫小說,我1天寫了幾千字,他3天寫不到1千字,我還是跟他說,嗯-你寫得很好,繼續努力。

  ──那時候我主編台灣文藝與民眾副刊,拚老命拉稿,許多年輕人就這麼成為作家,有1次,1個年輕人穿著軍服來找我,我嚇一跳,以為是國民黨…結果,他說他是履彊。

鍾肇政想要在老得不能動之前,動口談自己的口述歷史。(蒲公英文教基金會提供)  上面這些話,是近半年來,我多次在鍾老家中,聆聽老師談『戰後台灣文學史』的口述歷史,他隨意提起的幾則文壇舊事,有些聽起來叫人鼻酸,有些則讓我忍不住捧腹大笑。

  老師很認真的說,他還有許多類似這樣的秘辛,有的已經在其他場合談過了,可是還有很多是從來沒說過的,如果能夠記錄下來一定很有意思。最後鍾老慎重其事的說,他想要在老得不能動之前,動口談自己的口述歷史,還要有比較好的機器錄影下來,他跟我說:「這件事就由你來做吧!」而張良澤、彭瑞金、陳萬益、李魁賢等幾個前輩,大家也都主張鍾老這幾年很少拋頭露面,應該趁現在身體好的時候,儘可能到各大學院校多講幾場。

  由於我們必須考量鍾老的時間身體狀況,以及家屬的意願,有好幾場最後都忍痛割愛了。最後敲定的12場講談會,規劃從龍潭鍾宅出發,然後到老師執教多年的龍潭國小、以及他年輕時期常去的大溪公園老蔣行館,都是鍾老小說裡常見的場景。擔任主持人的莊永明是地方史名師,也是鍾老從前在大稻埕的鄰居;鄭炯明、曾貴海醫師都是打狗詩人,兩人先後出任台灣筆會會長,這次由鄭先生代表台灣筆會與會主席;張炎憲是國史館長,也是研究228與白色恐怖專家。

鍾肇政講述「戰後台灣文學發展史」講談會。(蒲公英文教基金會提供)  接著是20幾年前,鍾老在東吳大學擔任東方語文學系講師時認識的塚本照和教授,也因而促成往後日本學者研究台灣文學的肇端。中央大學則因為設有客家學院,加上羅肇錦所長的特殊『恩怨』而中選──18年前,鍾老與羅教授曾經共同催生《客家風雲》雜誌,以及客家人第一次走上街頭,這場與談人之一的邱榮舉教授,就是1988年還我母語大遊行的總指揮。其他幾場包括政大、台大、清大、靜宜、台師大都是設有台灣文學系所,教職員如陳萬益、彭瑞金、楊翠都跟鍾老有相當交情。台大那場壓軸戲『鍾肇政小說中的愛情與女人』,一方面為邱榮舉教授主持的『客家研究中心』熱身,一方面也希望台大客家社學生,和柯慶明所長主持的台文所研究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台灣文學。

鍾肇政口述歷史「戰後台灣文學發展史」講談會  為了減輕老師的體力負荷,以及他自嘲為『老顛東』的失憶症,所以每場都邀請跟講題相關的學者作家,以『與談人』身份與鍾老搭配演出。(請見附表)最後那場鍾老要談自己創作以及曾經喜歡的女人,相信許多人都想窺秘,而黃靖雅是中文所出身的媒體主編,當年的碩士論文就是《鍾肇政小說研究》。政大那場涉及原住民關係,特別請林修澈所長,和卑南族出身的學者作家孫大川與會,行家看門道精彩可期。

  此外,工作團也正在安排『神秘嘉賓』,配合該場講題的特性自然現身,他們會是誰?是卑南平原的阿昌?孫老師?還是川中島中的打燕?亦或是濁流三部曲中的某個女人?今年夏秋之間,大老復出,眾星拱月,與老人家共話巴山夜雨,是怎樣的台灣風情?且不管是星月花雨還是腥風血雨,別忘了,2007年的夏天,我們與鍾老之間的約會。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