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不只能從活動書架上隨手帶走一本喜歡的書,還能任意地在書頁空白處寫下眉批或心情,然後再放回、又再一次被取走……,一場場的閱讀遊戲就此展開。因有感於文字閱讀的衰退現象,誠品書店與聯合報副刊共同舉辦「書的城市漫遊」要讓讀者與書籍來一場浪漫的邂逅,這場推廣閱讀的活動將一直持續到二月底。
華文創作銷量下滑
繼2003年底誠品書店與聯合報副刊聯手舉辦的「最愛100小說大選」帶動一波小說閱讀風潮後,為持續推廣閱讀於2006年底又推出「書的城市漫遊」,要以多元的方式創造讀者與書接觸的機會。
日前公佈的《誠品報告2005》分析指出,2005年文學類的書籍,特別是中文現代,首度在書種、銷量敗給外文現代,其中銷量跌幅達28.48%,正透露著華文創作市場面臨嚴酷的挑戰。因此,對整體出版產業始終樂觀的誠品書店與長期耕耘華文創作的聯合報副刊,便以新鮮有趣、輕鬆有創意的活動方式,喚起讀者一起享受閱讀的美好。
書的流浪終點是讀者的心
此次參與「書的城市漫遊」活動的五位作家及作品分別為,王文華《快樂的50種方法》、王文興《家變》、彭鏡禧《威尼斯商人》、鍾文音《中途情書》及鴻鴻《土製炸彈》,五種各十本,總計五十本書。每位作家除了推薦自己的作品,還在每本書的首頁親筆簽名,並書寫對於活動或閱讀的想像。
自覺是流浪者的鍾文音面對整體出版環境的寒冬,她比喻身為作家的自己就像是原物料供給商,患有出產與銷售的雙重憂慮。因此,她希望「書的城市漫遊」能點燃知識的火炬,讓讀者重拾閱讀的樂趣。
而笑說自己總是在旅行後變胖、變醜的王文華則期待看見,流浪的書回來後會因多出許多註記而變胖,會因在許多人手中流轉而變髒、變醜。而這些情感的連結是使用網路閱讀所難以達到的,而《快樂的50種方法》的完成,恰巧也是他在不同地方流浪而書寫成的。所以,他要謝謝所有摸過這本書的朋友,因為共同組成不見面的旅行團。不過,對於活動設定七天內要讀完一本書的規則,王文興則顯得憂心,「沒看完也不要緊,只要內容能引發讀者內心的感受,哪怕只讀一、兩頁也行。」因為就曾有讀者向他反應光是《家變》一本書,就看了三年多。而他誠懇的希望流浪的書能帶著心神領會的眉批回來。
視活動成效 決定如何推廣
目前這五十本活動專書已從誠品台大店起跑,想參與活動的讀者只要就近到北市的十家誠品書店活動專櫃(台大店、敦南店、信義旗艦店、天母忠誠店、西門店、劇場生活店、東湖店、城市之光店、實踐店、永和店),即可自由取閱,且不限於原借閱書店歸還。
借閱期間,每人以每次一本、每本七天為限,並可自由於書頁空白處寫下眉批、隨筆。另外,為鼓勵讀者參與「書的城市漫遊」活動,雖然借閱時毋需結帳、也不必登記,但讀者卻能於還書時獲贈漫遊者鉛筆組,可謂是華文創作能量與流浪氣質的融合呈現。活動熱烈展開至今,書店人員表示,「回來的書,才剛被放到活動書櫃上,還來不及歇歇腿,便又隨著幸運的讀者流浪去了……。」
擔任此次活動發起人、聯合報副刊主編陳義芝表示︰「書的城市漫遊」活動先以台北市為起點,至於未來是否持續推動或再擴及到其他城市,則會視此次活動讀者的反應再做決定。其中,可以確定的是推廣閱讀的最終目標不會改變,為喚起在快速生活步調中,那緩慢的、足以找到心靈安頓的閱讀過程,他們決定就先讓書自顧自地流浪去,而每一位參與活動的人都將是書本流浪地圖上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