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需要長期持續推廣,然而與都會區相比,嘉義縣經費相對匱乏,學子可用的圖書和網路資源較少,形成數位化落差。
嘉義縣長陳明文上任後,鼓勵嘉義子弟「返嘉服務」,貢獻所長,也因此使得文化處圖書資訊科注入新的資訊活力人才。使得原有圖書館產生新的活力與新的風氣。



辦理種子師資訓練
國立台中圖書館之公共圖書館資料庫資源於民國97年初正式啟動,嘉義縣圖書館於97年4月參加國中圖舉辦「97年永續發展人才研習」課程後,即由翁瑞騏科長統籌,蔡明倫科員規劃建置代理伺服器(Proxy server)技術平台,藉由團隊資訊經驗及資訊專長優勢,系統於一個月後建置完成,並依據國中圖使用代理伺服器方式採取借書證帳號及密碼認證模式,進行使用者身份的認證。
建置初期,因經費不足,採自行開發方式,經測試代理伺服器平台無誤後,正式推廣使用。首先與本縣教育處社會教育科合作辦理「共同資料庫暨圖書資源推廣利用」計劃,於97年6月份分別辦理國中、小學校「圖書資訊推廣種子師資教育訓練」及「圖書館志工、館員教育訓練」,共計三場次210人次參加,期間邀請本縣各國中、小學校之資訊教育或學校閱讀推廣人員參與本項活動;接著配合教育部「縮少數位落差」計劃輔導本縣偏鄉數位機會中心,辦理「文化典藏及數位化資源」課程,輔導本縣數位機會中心及民眾學習文化典藏及文化資料庫等多種知識,共計5個場次120人次參加。透過各種子老師研習,推廣數位資源至所屬機關及民眾,提昇本縣資料庫資源之使用,同時藉由數位閱讀推廣,減少數位化落差。
於研習課程活動中,教導民眾及老師們,經由代理伺服器平台,即可透過家中電腦進行連線,達到「數位閱讀-送知識到家」的便利性,民眾隨時可以上線學習,而且不受場地、人數的限制,同時也是一個學習與知識獲取的好方式。資料庫內容包含綜合類、自然科學類、應用科學類、社會科學類、語文類、美術類、新聞類及臺灣研究類等多個類別,內容豐富且多元;資料庫內容使用多媒體數位化方式呈現,透過文字、影像、聲音及動畫等方式來吸引使用者的注意,搭配簡單、容易操作的介面,更有精彩的知識內容與使用者的互動,使得學習更有樂趣、更有效率。
縣境內小學反應熱烈
梅山國小數位機會中心於97年9月17日辦理本項研習,由郭聰明校長帶領全校老師參與,課後獲得全體教師熱烈迴響,郭校長回應說,經由本次課程來培訓文化典藏的種子教師人員,將於未來時程中在當地推廣文化典藏技術課程。東石數位機會中心於97年9月24日辦理本項研習,由謝素貞專員帶領當地文化工作者及「說故事媽媽」成員參與,經由本項活動,可提供文化典藏資源的宣導;同時「說故事媽媽」成員回應說,未來有興趣推廣英文電子書為本縣民眾服務。義竹國小數位機會中心於97年11月19日辦理本項研習,由義竹國小數位機會中心成員與老師們的參與,課後全校老師辦理帳號使用,對於本課程高度肯定,校長黃華林回應說,在本縣圖書資源貧乏情況下,還有數位資源可以存取利用,真是一項利多。
有效減少數位落差
綜括來看,嘉義縣圖書館於97年度推動資料庫業務,於5月1日至11月31日統計使用次數為20,874次,佔全國縣市圖書館總使用次數的34.3%,推廣成果豐碩。經由團隊討論成效,未來將借重團隊成員資訊專長,定位嘉義縣圖書館發展方向,持續推廣本項業務。若能有更多經費支援,將可辦理更多場次的研習課程,吸引更多民眾使用,使數位資源能延伸、擴散至本縣更多區域。感謝國立臺中圖書館建置本項系統,使得數位資源可造福更多民眾。在本縣圖書資源匱乏的環境中,數位資源扮演彌補實體資源落差的重要關鍵。(作者現任職於嘉義縣文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