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書香最前線

文:編輯部

書 名:99年散文選
編 者:宇文正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出版日:2011年3月

方原∕文

  在舉國慶祝在建國100年的當下,對於才流逝不久的民國99年,我們又該怎麼回首與看待呢?年度散文選是重要的文學史紀錄,也是時光的壓縮機。透過作家之筆,進入他們的生命旅程的片段,在這一年,他們如是想,如是觀,而任何思想與觀察的背後,也少不了時代的反射。

  在民國99年,臺灣社會大體還算平順,沒有前幾年88水災的試煉,也沒有金融風暴的襲擊,少了驚天動地的大代誌,書寫題材反而更繽紛多元,也更能反映出作家的沉層思考。

  本書主編宇文正,審視99整年度外在的環境是浮躁的一年,但從作品裡頭,他相信我們能告別喧嘩浮躁的世界而走向沉澱的氛圍,人與環境能走向和解。例如,郝譽翔以一種和平而舒緩的語調,去追憶缺席的父親。她從被外界視為「外省人」的姓氏――「郝」說起。但事實上,缺席的父親讓她的成長之中根本沒有這些「外省的元素」。

  她以敘事的方式書寫一個女生的生命經驗,不用雕琢與誇大,就足以讓人讀出在時代與制度捉弄的無奈及感傷。難怪陳芳明說這是「令人傷心欲絕的尋父記」。時間一如漸行漸遠的無情父親,是那樣破碎又那樣真實,那樣悲慟又那樣虛幻。

  親情的體驗永遠是書寫不盡的,但這些創作都離不開時代的刻痕,有些作品縱深極長,有些則是聚焦當下,無論如何,時代背景影響了生活,牽動了創作,已是不變的定律。

  本書收錄了老中青不同世代的作品,無論從題材的選擇、思考的方式或文字的運用,像是歷史之鏡,無論抒懷往事或品評當下,都具體而微地反射百花齊放的臺灣社會。

  九歌每年的散文選與小說選都用心企劃編輯,同時也會選出年度代表性作品。99年「年度散文獎」由蔣勳的作品〈滅燭,憐光滿〉榮獲殊榮。主編宇文正認為:「蔣勳近年大量、系統的美學書寫,融會中西,遠遊歷史,近及生活小事小物,挑動整個華人世界的美感神經。」,而對蔣勳來說,他倒是誠懇而務實地回應出創作的本品。

  蔣勳說:「散文可以做樸實的自己」。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