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解除戒嚴20周年,行政院文建會以各式的文化藝術活動反思過去的年代,世界各地用這些藝術活動的方式,彌補歷史傷痕的事例也不勝枚舉,無論是何種文化創作形式,都具有回首先賢種種,企圖點亮來時路的企圖。
走過幽暗的年代
在十月中旬開始的綠島人權藝術季,也是經由文化創作,達到反思民主價值的意義。尤其在這個地方,以前被稱為火燒島的綠島,畢竟它囚禁過無數思想犯,讓許許多多走過幽暗年代者不堪回首之處。
這是歷史的捉弄吧,火燒島地名的由來,並沒有「怒火中燒」的意思,只是在時代的轉換下,悲、怨與火燒竟然也是許多政治犯中對於這個傷心地所能聯想的字眼。
此次綠島人權藝術季活動,特別邀請了歐陽文、鄭自才、陳武鎮三位政治受難者藝術家前來參加人權與藝術創作論壇、展覽與駐村創作等。曹開的詩也同時在此展出,這些都是藉由受難者過去的痛苦、絕望所迸發出來的生存意志,表現在繪畫與詩文中,現在回到原來的牢房中展出,映照過去非人道的牢房,現在成為人文的展覽空間,透過空間轉換、詮釋的力量,展現人類心智的深思與意志的焠鍊,以及生命升華的藝術創造經驗,藉著他們的作品,擴大視野,一窺人性的奧秘和人類的處境。
關不住的春光
在綠島人權藝術季中,文建會同時發表這本曹開詩集。年輕的曹開先無端被抓進黑牢,寶貴的青春消磨在陰濕淒冷的囚房,但他的生命意志並沒有被摧?,創作意念並沒有因而折損,他把這些歷程化為一篇篇的詩作。在發表會上,曹開家屬與數十名政治受難者及國內外媒體記者共同在朗誦詩中,體會受難者的心境。文建會認為,曹開這本詩集將會是綠島人權園區一個重要標記,未來希望下一代能在這些詩文中,讀到人性高貴的情操,也學習前輩堅?的生命力。
翁金珠主委在序中為曹開的詩作了極佳的詮釋,她說,「曹開詩作雖然沒有怨天、自哀的悲憤嘆息,卻在鮮活有力的書寫風格中,透露出對政治暴力的不滿,以及對生命價值與尊嚴的崇敬。」
生命尊嚴,今日看來本是稀鬆平常的價值,但在數十年前,卻是如此容易遭到踐踏。但外在的驅體會受到壓抑,內在的心靈卻可能在受難的情境中激發更美麗的火花。因此,李敏勇形容,曹開的詩,鋪陳的是一個台灣人在政治冤獄裡碰觸到的心靈的火花。這樣的火花具有歷史的特別意義,這就像「關不住的春光」或「壓不扁的玫瑰花」呈顯的意象。這些詩會不斷追究戰後戒嚴統治的責任。
曹開因他的詩而重生,這本詩集就是見證。讀一讀<給母親>就頗有這樣的意義。
〈給母親〉
台灣,我的母親 今晚天空閃亮
我將用牢獄禁錮的鐐鏈
貫通群星已精鍊成光的踝鐲
來裝飾你勇邁的雙腳
以你兒女們悲哀的眼淚
為你穿成珍珠的項鍊
掛在你苦難的頸項上
讓你當作佛珠誦唸「阿彌陀佛……」
阿 台灣 親愛的母親
罪名的冤冕 患難的財富
把它們留傳或揮霍全憑你
而這種痛楚卻屬於我個人的承擔
哦 台灣啊 我親愛的母親
當我把它們當作供品
奉獻給你時
用你慈悲的恩惠
來獎勵我 讓兒女們得到解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