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頭城鎮立圖書館 新家新氣象

文:王秋霖 照片提供:王秋霖

  頭城鎮立圖書館長林素蘭,指引著訪者,參觀這座新穎的圖書館,進入大門口,映入眼簾的一個大型玻璃櫥窗,置於其中的,是現在正在展出的蘭陽雕刻家藍文萬的精緻作品,其中一個名為「真多蟹」的螃蟹木雕,林館長不說,來者已知其意,就是懷抱著感恩之心的「真多謝」。讓來此的愛書人,感知這是一個充滿溫馨的地方。

人龍傳書 別開生面

頭城鎮立圖書館龜型的屋頂設計極具地方特色。  今年7月25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有400多名頭城鎮內國中、國小及社會人士,排成一條長達1公里的人龍,每人以快樂興奮的心情,將原位於青雲路的老舊圖書館中之3萬1千多本書,依序傳遞到目前位於開蘭路1號的新圖書館。

  老圖書館確實是該退休了,那座位於濱海公路靠海側,下雨時還會漏水的老建築,已使用40年了,陳秀暖鄉長及社會人士均認為,與其讓多數居住於濱海公路山側的愛書民眾或學子,都要冒著大量砂石車的威脅過馬路,不如遷到占地廣大的頭城國中舊校地;因而這座耗費5千萬元的建物,外型像極了「龜背」的新圖書館,就成了開啟頭城文化指標意味,以及結合龜山島地標意涵,推展讀書風氣的重鎮。

方便讀者的人性化設計

  進到圖書館內,咦!閱覽室與書架,怎麼沒有隔間?「對!」林素蘭館長說:「我們就是要方便閱書者,可以輕輕鬆鬆就拿到書。」

  走進兒童閱覽區,溫潤感覺的地板,和有圓滑線條造型的桌椅,與低矮的書架,小朋友們或坐,或躺,隨他們喜歡的姿勢。另一間親子共讀閱覽室,終於看到「隔間」了,林館長說:「小朋友在這裡,一定會向媽媽或爸爸問東問西。」由這些小細節看來,這座圖書館即是完全依人性而設計的,也看出當初設計者的用心了。

  在閱覽室與書架的一角,有一間由玻璃牆隔開的空間,這些由宜蘭縣府提供的最新型電腦,可以滿足另一群年輕「電腦族」的閱聽人,但為什麼要用透明的玻璃牆呢?就是要讓此小空間,看似隔間,其實是與大閱覽室有著相連的感覺啊!

展覽空間凸顯在地文化特色

  拾著階梯往二樓方向走去,立刻看到的,又是一個藝術品展示的空間,林館長補充說,這個藝文展示的空間,未來將不斷舉辦屬於靜態的藝術作品展覽,透過展覽讓頭城,乃至宜蘭地區的藝術工作者有發揮的空間,也讓民眾欣賞到一流的藝術創作。

  現在展出的,除了藍文萬的諸多作品之外,更有蘭陽的書法家作品,林館長說:「你知道嗎?頭城有二寶,一是書法,一是詩。」

  居住在宜蘭的民眾,鮮有人不知道已故書法大家康泉老先生與詩家前宜蘭縣長盧纘祥;尤其鐫刻於北關山腰巨石上,為蘭陽八景第一勝的「北關海潮」上,就有康老先生雄渾的「天風海濤」四字,單單這四個字,就足以懾住書法愛好者的眼與心了。他的作品眾多,其中所書的「心如寒潭止水,佛如秋月懸空。」更令人讚嘆,由此可想像他老人家的意境與胸懷了。

  林館長非常希望未來,這個空間不但可以經常舉辦書法展與詩展,更希望透過頭城鎮立圖書館的努力,讓頭城的書法與詩文,更加發揚光大。她透露,今年底該圖書館要付梓一本頭城的詩集—《石港春帆》喔!

頭城圖書館長林素蘭看著電腦上人龍傳書的畫面,不禁露出微笑的表情。沒有隔間的閱覽室很特殊。親子共讀室,小朋友與媽媽都露出幸福的笑容。

多功能的空間與活動

  雖然這座頭城鎮立圖書館新得像一位荳蔻初開的少女,但也因而充滿青春的氣息,年輕的林館長數著這一個月來,在這裡舉辦過的活動,除了熱鬧而溫馨的開館系列活動之外;8月初,辦過模範父親表揚、頭城鎮立托兒所畢業晚會、宜蘭國際兒童電影節的播放室內電影,以及利用室外寬廣空間的「星光電影院」,更有盛大的兒童電影節閉幕活動。

  林素蘭說,電影節能到該圖書館來舉辦活動,其實是館方人員努力主動向電影公司與電影節主辦單位接洽的結果;只有主動,就能讓鎮民獲得更多實質的益處。因而在各項活動經費的爭取上,該圖書館對申請企畫案極其用心,才能獲得應有的經費資助。

  走入位於圖書館二樓,她指著可容納300個座位的多功能會議中心說:「在這裡可以進行各種藝文活動喔!」因為結合圖書館功能與藝文活動,將使圖書館發揮立體化的作用。她說:「來這裡的民眾或學生,可以參加各項藝文活動,也可以享受圖書館閱讀的樂趣,真個是『多功能』的享受啊!」

  這個高級設備的多功能會議中心,未來將成為頭城的藝文演出重鎮,林館長預期未來只要藝文表演團體,是與頭城鎮公所或該圖書館合辦、協辦或由鎮公所主辦的,場地費都是免費的,即使是一般演出的,場地費用也十分便宜。

  林素蘭歡迎各界,多多利用多功能會議中心,讓它真正發揮多功能的功用,並藉以提高頭城鎮的人文素養與藝術氣息。

培養老人與小孩的閱讀習慣

  或許很少人知道,一般的「安親班」已逐漸失去賣點了,因為頭城鎮立圖書館悄悄與位於頭城境內的蘭陽技術學院進行合作,該校出動一批志工學生,每週三下午,到圖書館來,為頭城鎮的小朋友免費服務,這種不需要花費家長半毛錢的「新安親班」,已獲得不少家長肯定,因為在這裡,學生可以融入自然的讀書氛圍之中,更可以獲得那些年紀相近的大哥哥、大姐姐的課業輔導,一舉數得,尤其甫推出的「英語故事屋」活動,讓小朋友樂於接受英語的洗禮,可謂快樂而自然的學習方式,難怪林館長要說:「這樣才能使家長真正的放心啊!」

  林素蘭新接任館長之職後,一心想充實圖書,她已著手規劃新的方向,例如將針對兒童,大量採購繪本與兒童書籍,因為只有自兒童開始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未來的社會,才會是充滿書香的社會。

  老年化社會的來臨,已是世界的趨勢,尤其台灣乃至蘭陽的頭城,都已感受此一潮流難以阻擋,因而林館長強調,老人需要的,當然首重健康囉!所以在採購童書的同時,也將多多購入適合銀髮族的養生書籍。她認為只有讓老年人健康長青,這個社會才是健康而和諧的。

  考量頭城狹長的地形,林素蘭想到,與其消極地讓民眾到圖書館來,不如讓「圖書館」真正地走出去。

  林館長說:「我們好想提升鎮民的文學氣質喔!所以下一個計畫是『活的書,下鄉』,我們要深入各個地區,舉辦巡迴講座,要邀請大量的老師到各地演講,因為我們要使民眾讀到『活的書』。」她所謂「活的書」,其實就是具備專業領域知識的各界賢達、老師,這些「活字典」一旦進入各社區,則民眾雖然沒有閱讀到以文字寫成的書籍,其實已真正讀到「無字天書」了。

  走進圖書館,看到藍文萬雕刻師的「真多蟹」;當走出圖書館時,又看到一片藍天白雲,與挺拔於寬闊平坦草地上的大樹,不禁讓人意識到,林館長內心要的,讓大家讀「無字天書」,使「處處學習、時時學習」的理想,成為該圖書館的無限延伸吧!

頭城圖書館成為學子的最愛。藝術家展出的藝術作品。多功能會議中心將成為頭城的藝文演出重鎮。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