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原住民語創作 教育部頒獎
由教育部規劃舉辦的族語文學創作獎今年邁入第三屆,於8月7日在國立東華大學舉行頒獎典禮,今年的獲選作品包含阿美、泰雅、排灣、布農、魯凱、鄒、太魯閣、撒奇萊雅、卑南、賽德克以及雅美語等不同族別的作品,文類共四類有新詩、散文、翻譯文學以及短篇小說,優選作品包含新詩13篇、散文7篇、翻譯文學5篇以及短篇小說5篇。
教育部分析作品發現,值得讚許的是瀕危語言鄒語、雅美語及撒奇萊雅語均投稿參與徵文活動,並獲得優選。此外本屆翻譯文學以翻譯兒童文學為主,首次將族語版的兒童文學展現在大眾前,增添一樁族語文字化的新契機。從得獎作品翻譯文學類中可看見大眾熟悉的伊索寓言故事以族語版呈現。太魯閣族的吉洛‧哈簍克將〈伊索寓言的世界〉翻譯成太魯閣語,整篇文章包含了25則,如龜兔賽跑等熟悉的故事;教學經驗豐富的朱珍靜把兒童經典故事〈傑克和魔豆〉翻譯成馬蘭阿美語,憑著教學多年的經驗找尋會吸引小孩閱讀的題材,進一步讓學童主動學習阿美語;邱王光及邱婕兩父女共創完成〈燃燒自己,照亮兒孫──給阿嬤的一封信〉,兒孫對阿嬤的懷念以散文敘述,發揮親子共學族語效能;連續兩屆獲得族語文學獎優選的太魯閣族許韋晟,以新詩文體呈現對祖母的回憶,感念從小帶大的祖母並感恩祖母教導族語,讓他能用族語溝通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