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出版新浪潮─華文數位出版台灣具優勢

文:耿詩婷 照片提供:侯聰慧

  行政院曾志朗政務委員長期致力於推動教育改革與推廣閱讀活動,同時也曾是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總主持人,對於數位出版的趨勢有深刻的觀察。目前在行政院負責督導教科文業務的曾志朗在訪談過程中,還秀出他剛剛收到的一封簡訊,是一位在美國的學生跟他分享最近的讀書心得,最後還加上P.S.「你要快點消化手邊的4本書,因為我還要買書給你呢!」曾政委笑著說:「看吧!你們找我談閱讀,是絕對是正確的。」

數位典藏 看見台灣多樣性

數位內容服務平台相繼推出,讓閱讀者感受不一樣的閱讀新樂趣。  曾志朗認為數位出版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但這未來又充滿了許多想像的空間。他說,將近10年前,台灣就開始著手發展,就是從數位圖書館建構開始,但是發展得很慢,因而轉換為數位典藏的計畫,他表示:「在這個計畫裡,只不過把政府部門的收藏品先做了一部分的檢視與數位化,但這冰山一角的展示,就已經讓我們看見台灣那精采、多樣、多元的創造力。」

  而數位出版真正打進市場,令人耳目一新的,就是電子書閱讀器的出現,但曾志朗認為電子閱讀器還必須將舊有的閱讀習慣複製到上面,才能更貼近讀者。因為像他自己特別喜歡到圖書館裡找舊書,舊書有舊書的味道,他會因為這個味道在圖書館待上很長一段時間,像這部分電子書目前就還無法取代。

  這幾年國家圖書館、故宮等都很致力於數位典藏,曾志朗表示:「以前在故宮看見的翠玉白菜,只能看見正面,在電子書上不但能360度翻轉,甚至能一片片撕下來觀察,這些都是台灣開始注意到數位的力量,長期努力建構的軟體。但是數位典藏是將已有的資源加以運用,加上使用電子書的人不見得都喜歡古籍、歷史,大多數的人還是喜歡民間的出版品,而台灣很多出版社都是小家碧玉地在經營,數位內容發展很慢,政府必須加以輔佐、投資。」

發展成華文數位出版入口網站

  曾政委認為,相較於大陸龐大的市場,台灣的優勢還有能融合各式各樣的文化及思維方式,更了不起的是它總有能耐把原有的內容精緻化,同時能很快的結合本土的特色,為該舊有文化創立新的風貌。加上民主、多元、有趣的社會風氣,磨練出更多采多姿、品質極佳的出版能量!所以以台灣為基地,發展成華文數位出版的入口網站是非常有機會的,未來透過數位出版,會更讓世界看見我們的文化實力。

電子書讓閱讀興趣延伸

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  曾志朗指出,未來電子書閱讀器發展得更成熟後,所有閱讀可接觸到的東西都可以在上面展現出來,用電子書裝置的影音、觸控和超連結功能,可拓展數位內容的各種形式,例如碰到不懂的生字,可以馬上連接到字典,甚至能邀請讀者參與撰寫,建立社群概念,跳脫出傳統書籍的限制。喜愛生態的讀者不但可透過閱讀器聽到各種鳥類叫聲,若拿到野外去,還可直接利用它馬上辨識鳥類。

  曾志朗認為,電子書的出現,對於偏鄉閱讀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但也就更需要專業的師資,去教導大家如何正確使用數位資源。網路科技的普及,造成現在大眾日漸習慣閱讀快速、片面的網路資訊,這點是他特別擔心的,因此利用電子書的深度與廣度,今後還要扮演起將速食的網路閱讀習慣給導正回來的角色。

閱讀習慣的培養才是關鍵

  「閱讀是教育的靈魂。」人們要開啟閱讀的窗,時時閱讀、處處閱讀,讓閱讀成為個人生命的重要部分,也讓閱讀成為社會交流的重要模式。曾志朗舉例說明:「像我孩子以前剛從國外回來,因為同儕之間都在談論金庸的武俠小說,讓他有了主動去看書的動機,中文也就開始突飛猛進。」

  他強調閱讀的本質不為任何功利的目的,不為考試,也不為工作,純粹為興趣、為休閒。到了這種境界的閱讀,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當你發現手上的書只剩薄薄幾頁,你會開始擔心,接下來要看什麼。這時候你會想要做閱讀計畫,會去逛書店、上圖書館,想要發掘更多精彩的故事,閱讀開始有了動機,閱讀習慣也就養成了。更重要的是,透過閱讀,可以跨越環境限制,穿梭古今中外,進入另外一個時間與空間,了解另外一種文化,沒有閱讀,就只能活在自己的時間與空間裡。

  曾政委表示:「台灣現在的翻譯品質越來越好,讓我們可以很快掌握住世界的脈動,像我自己目前在閱讀關於下棋的故事,俄羅斯就出現很多下棋的大師,藉由閱讀我才知道原因,下次我若到俄羅斯遊歷,閱讀經驗會讓整個旅程增色不少,人生就不會寂寞。」

曾志朗認為,台灣有豐富多元化的文化,在國際相當有競爭力。(文建會提供)  曾志朗說:「我也很慶幸、開心地說,好險當年有我們登高一呼,開始推廣閱讀的重要性,洪蘭老師,一年有300多場演講,再遠的山區也不辭勞苦走上迢迢遠路,去告訴老師、校長、家長,閱讀對小孩、對於我們國家發展有多麼重要。現在台灣的閱讀氣氛已經慢慢蔓延開來,從故事媽媽、推動深度閱讀的小學老師,到遍布全台的讀書會,閱讀種子已經慢慢在各地萌芽。不管是父母、老師、圖書館員、社區義工、教育官員,當有能力協助的大人愈多時,台灣的孩子自然愈容易在快樂閱讀中,找到未來的夢想和希望。」

  數位出版並非意味著數位閱讀,無論多麼先進的科技,應回歸實際使用層面,以讀者需求為考量,未來圖書館能廣泛提供多元的出版品,讓讀者選擇適合的閱讀方式,並且喜歡閱讀,樂於探索知識,才是提升整體社會競爭力的方法。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