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在哪裡失去,從哪裡找回來─《覺‧教導的智慧》讀後感

文:徐秀華(苗栗市建功國小教師)

  這本書由鄭石岩先生所著,遠流出版公司出版。著者參習佛學多年,他結合中國禪學的睿智和現代心理學的理念所著作的諸多作品,無論在教育或生活上,不啻是現代人心靈與智慧的暮鼓晨鐘。

  尤其現代人奔波於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中,高漲的物欲、激烈的競爭和功利的價值導向,使得社會人心煩躁不安。如前一陣子宋七力、妙天的斂財事件,中台禪寺佛學營學生集體剃度的紛爭,再再顯示浮動人心渴望尋求安適的警示。

  社會問題的成因很多,但要根本解決社會問題,唯有從教育著手。鄭先生認為:教育的本質是自我醒覺和實踐,因此他利用佛教中禪修的工夫,企圖為道德與價值的教育的目的在啟發人文的智慧,培養自動自發、自尊自重的情操,他認為唯有引發人的醒覺能力,一個人才能真正實現潛能,在多變的世局中,保持禪定和智慧,也才能不斷從舊經驗中前瞻新知,用清新的眼光去看周遭的事物。以往臺灣的教育是針對經濟發展而設計,因此追求財富、凡事講求經濟效益,結果使得現代人的生活汲汲營營,失去了優游自在的情趣,甚而,凡事從利益著眼,影響所及,教育成了另一種身份地位的表徵,成績差的孩子,因失敗而反叛、退縮;成績優秀的孩子,思想體驗狹隘。因此,本書重新定位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幫助孩子實現潛能,走出自己的路。

  為了加強人文智慧的陶冶,在教導上必須特別重視教導者與學生互動的模式,這也引出本書的第二項課題,其中,他提出幾項要點,摘要如下:一、慈悲是教導的空間:慈悲是教育專業精神的動力,慈悲的老師能不斷提供學生心智成長的機會。二、格律是成果的空間:人唯有透過格律的基本訓練和約束,才能有安定的心去學習、思考和創造。三、寬恕是改過自新的空間:寬恕是平常心所展現的愛與關懷,能促進師生的溝通與意見的交流。四、從容是教導的空間:只有沉穩的生活與工作態度,才能引發冷靜的思考和回應能力。五、逗趣是情感交流的空間:透過輕鬆與悅樂、師生之間才有親切的感情。六、禪定是啟迪空間:禪定是一種心靈平靜、自由和清醒的能力,透過這種能力,我們才能產生正確的知見、創意和判斷。綜上所言,生活教育應該植基於生活的隨機中,由教師、父母的言行中,對孩子的生活活動,進行啟發性的回饋,讓孩子從中學會社會規範、思考的方法和待人處事之道。由此觀之,智慧的陶冶其實不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但稍有疏失,影響所及,不單是個人,更是社會、國家。

  除此,本書又提到宗教、民俗和教育的關係,更是從事宗教教育不可不知的觀念。鄭先生認為:宗教與民俗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根,是傳承倫理觀念和價值判斷的有力工具,但當宗教和民俗失去了創造的力量,而淪為儀式時,它傳遞生活倫理和智慧的功能也就隨之消失。近年來臺灣面臨政經的轉型期,過去被視為權威和真理的精神保壘一被摧毀,不少人變得盲目、迷失、心靈空虛,甚至變得狂暴、非理性,雖然有些人知覺到生活苦悶、精神生活失調,而急欲尋求一種依歸的精神力量或宗教,卻失去對所信仰的理念檢視和明辨的能力。此時,透過教育予以澄清、解釋和整理,才能使宗教中真、善、美的本質彰顯。所謂出得入得,即在能泅泳於宗教宏大的教理中,又能入世與現實生活結合,這樣,宗教才能發揮它濟世救苦的功能。

  不論教育或宗教,皆為認識生命的意義、提升人類的心靈而存在。因此,教育和宗教都應被視為人類探尋生命的歷程和方法,而且,教導者的教育方法和宗教的信仰,皆脫離不了社會文化和歷史繁衍的因果鏈;今日所教的正是明天自己要受的。若能有此深切認知,那麼,任何一項教育改革的措施,都不應淪為個人理念或政黨之爭,而宗教的選擇或對宗教的解釋也不該成為變動環境中,一個遁世和逃避的藉口。

  本書以教育結合禪學的方式,為現代人尋求心靈的依歸,提供了很好的啟示,也為現代教育中,久為人所詬病的道德教育、民主素養和人生教育提出改進的方向。但理念轉換為實際行動,或教學的技術,卻也是讀者讀完此書後必須深思的。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