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行銷當代藝術 展現台灣內涵

文:薛秀芳 照片提供:侯聰慧/攝影

  去年的一場SARS重創了台灣的視覺藝術市場,創作展出活動被迫取消,藝文生態遭逢的衝擊與影響,令人相當憂心。不過,卻也因禍得福,為了不使藝術文化創作與展演的停滯、國際藝文交流銳減致使文化發展出現斷層,造成台灣藝術發展歷史的缺口,文建會提出「因應SARS疫情衝擊視覺藝術紓困方案」,其中「視覺藝術動員計畫」,以「藝想天開──阿特一族總動員」活動整合視覺藝術生態中之民間博物館、商業畫廊、替代空間以及閒置空間等空間資源,阿特先生(Mr. Art)是整個系列活動代言人,鼓勵動員國內藝術創作者、策展人、藝術行政工作者以及產業經營者共襄盛舉,以同步、串聯或接續之方式舉辦一系列之視覺藝術展覽、教育與推廣活動,共同成就首次全國性的民間視覺藝術嘉年華會。

讓台灣當代藝術登上國際舞台

  第一次台灣的視覺藝術工作者的大會師,展現出台灣藝術生態的潛力,讓政府與民間感受台灣視覺藝術的發展已是如此成熟與先進,足以扮演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先趨角色。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表示:「因為去年的SARS,激勵起台灣藝術家團結合作,除了驚艷台灣藝術創作的能量之外,更堅定文建會明年舉辦台灣國際藝術博覽會的決心。而這本《台灣當代藝術之美》是繼《台灣當代美術大系》之後,另一本讓國際能了解台灣是亞洲最具藝術實驗性的國家。」

  由於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文化脈絡,加上受到各方不同文化藝術的影響,台灣的當代藝術富含眾多的藝術語彙與深度,呈現出多元的面貌,極具世界競爭力,近年來,台灣當代藝術登上許多國際知名的表現舞台,獲得許多好評與讚賞,為台灣的藝文發展開闢了更大的格局便是最好的證明,藝術無國界,我們可以透過藝術無遠弗屆的動人力量,來突破台灣對外關係與交流上的藩籬,因此,有其必要繼續拓展台灣當代藝術的國際能見度。基於如此信念,文建會特地在台灣之美系列叢書中,納入台灣當代藝術作為其中之一類別,作為對外展現台灣現代的藝術內涵。

倪再沁教授執筆

  《台灣當代藝術之美》由文建會策劃,典藏藝術家庭執行製作,倪再沁教授負責執筆,主要目的在介紹九○年代前後在台灣生成產出,契合時代脈動且具有當代性的藝術作品。書中內容主要以媒材作為討論的領域,分為七個單元,分別是一、平面藝術I,說明東方傳統媒材所發展出的平面作品,細分為水墨、書寫、膠彩與木刻版畫;二、平面藝術II,討論西方傳統媒材所發展出的平面作品,細分為油畫和版畫;三、立體、造型藝術,著重於造型本體,不強調與空間對話;四、空間、裝置藝術,討論裝置於空間、與空間產生依存關係的藝術作品;五、攝影、錄像藝術,介紹以攝影照片或錄像影片為表現手法的藝術作品;六、身體、行為藝術,推介以自己的身體為傳達媒介,部分含有行為動作在內的作品;七、總體、觀念藝術,解釋觀念凌駕於其他的藝術作品,若具有兩種以上的形式並存則稱為「總體藝術」。

  在大分類的架構之下,再按表現形式區分,廣泛收錄了各種藝術類型精采的作品圖版與解說,並搭配英文翻譯,希望透過對於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整體性介紹,以及豐富的圖文對照,來對台灣當代藝術做一次全面性的回顧與整理,具體勾勒出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軌跡與面貌,也能向國際推介台灣的當代藝術成就。本書可與今年初文建會出版的《台灣當代美術大系》,以及一九九二年藝術家出版社編纂發行的《台灣美術全集》相互搭配閱讀,有助於更通盤透澈的了解台灣藝術環境的變遷與產業發展。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