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史控的天堂! 飽藏臺灣文獻的秘境圖書館

文:邱睦容 照片提供:曾顯皓

近年來地方學盛行,從小學的鄉土教育課程、國高中的探究與實作,至社區發展協會的活動,都可以見到俗諺、古地圖、口述訪談等文獻史料的應用。除了向老一輩尋訪這些過往歷史,其實在圖書館也能挖出不少寶藏!本次走訪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一探低調的南瀛研究重鎮。

 

  藏身在新營文化中心3樓的臺南市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以下簡稱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在地人熟門熟路地走入。這座光線明亮、有著舒適閱讀空間的圖書館,設置於1979年,前身為「臺南縣立圖書館」,是臺南縣最早的公立圖書館,也是鹽水、柳營、下營、後壁等鄰近地區,在90年代成立各自的區圖書館之前,最近的圖書借閱地,陪伴北臺南地區居民度過借書、溫書的青春記憶。
 

光線明亮、有著舒適空間的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是在地居民閱讀與借書的好去處。 吳曉晴介紹道「每次說故事時,袋鼠媽媽們旁邊都會搭配一隻由澳洲帶回的袋鼠布偶」。


臺灣學研究重鎮 北臺南資源最豐富

  和地區性公共圖書館不同,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隸屬於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不僅有較為充足的經費可以均衡地購入不同的圖書類別,也能接受讀者薦購,採買高價的精裝、外文書籍等,更是臺南地區唯二代表接受各單位贈書的圖書館,「像是三大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都會不定期寄送出版的展覽圖錄畫冊給我們。」資深館員吳曉晴表示。這些要價不菲、不易取得的出版品,成為新營地區民眾無法親身前往美術館時,接觸藝術領域的最佳資源。「至於一般民眾常常借閱的雜誌,我們這裡就有196種,是臺南市圖書館中數一數二多。」
 

小朋友順著溜滑梯向下滑,即可抵達地下1樓的兒圖室。

  豐富的館藏資源,最具特色的非「南瀛館」莫屬,臺灣古有「瀛洲」之稱,臺南縣習以「南瀛」代稱,故以此命名。南瀛館擁有跨越日治時期至戰後的藏書,廣納文學、史學、藝術、語言學等類別,豐富程度堪比大學圖書館,這些藏書的歸納與整理,皆由歷史背景出身的吳曉晴一手規劃。


  「書櫃上琳瑯滿目的書籍,包含政府文史出版品、臺南研究、或南瀛主題相關,也有臺語文相關、南瀛獎、地方志書等。無法分類的書籍則依照《中文圖書分類法》整理。」從地區性到不同學門,吳曉晴悉心為藏書分門別類,藏書的共通點在於,只要書籍內容和臺南、臺灣史研究相關,就會被收進南瀛館的書櫃裡,南瀛館可以說是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的「鎮館之寶」。


  在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可以找到日治時期的複製古書,也能翻閱大臺南地區僅有2套的《府展圖錄》復刻及《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復刻。擔心來館民眾對於這些珍貴的圖書不熟悉,吳曉晴不僅把書籍擺在入口最顯眼的位置,甚至為這些珍貴館藏撰寫解說牌,希望推薦給更多讀者認識與了解。南瀛館內的擺設,以舒適的沙發椅、具設計感的高腳椅,搭配風格燈具,取代K書功能為主的傳統書桌,目的是增加讀者駐足停留的機會,希望讀者能多利用這些珍稀的圖書資源。
 

全臺南唯一 「溜」著進去的兒童圖書室

兒圖室內擺放各式各樣的動物造型書架,架上的書籍五花八門,任由小朋友挑選。

  除了以南瀛學的特色館藏聞名,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也是在地家庭的重要夥伴,館內的兒童圖書室(以下簡稱兒圖室)有2項高人氣特色:入口溜滑梯,以及每週都為小朋友說故事的「袋鼠媽媽」。


  位在新營文化中心地下1樓的兒圖室位置並不顯眼,自從在向下的樓梯入口處加裝了溜滑梯,成功吸引小朋友們的目光。順著溜滑梯往下滑,「咻」地便抵達兒圖室門口,儼然成為小朋友們通往兒圖室的最佳通道,這樣的設計也是全臺南唯一。


  兒圖室內擺放了館方精心訂製的動物造型書架—「長頸鹿是新書區,大象是多元文化書區,犀牛是最近熱門的《布可星球系列》書區,小朋友可以自由地爬上動物的身體看書。」吳曉晴解釋。


  而每週六及偶數週週日上午固定舉行的「袋鼠媽媽說故事」,不只講故事玩遊戲,還會帶著孩子做DIY勞作,是熱門的親子活動。「袋鼠媽媽」由一群熱心的媽媽們組成,自1999年開始說故事到現在,已在圖書館陪伴孩子們閱讀長達20多年,每次說故事時,媽媽們旁邊都會搭配一隻由澳洲帶回的袋鼠布偶,時至今日,「袋鼠媽媽」成為一代代新營小朋友們共同的成長記憶。
 

用愛經營 拉近圖書館與人群的距離

圖書館入口處設置「主題書展」,每2 個月更換一次主題。

  在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走一圈,能感受到館員對於閱讀經營的用心。圖書館入口最顯眼處的「主題書展」,每2個月更換一次展出主題,從地方文史、投資理財、自助旅行、心靈舒壓、毛小孩等多元題材,並且不定時搭配電影放映、名人座談,館方還會添購小禮物作為參加活動、借閱相關書籍的小獎勵,讓閱讀能以更多元的方式進入民眾的生活,「若經費允許,我們會盡量邀請名人作家,像是插畫家A RAY,知名作家謝金魚、王浩一、謝哲青等都曾來過。」吳曉晴說。除了館內的書展活動,圖書館也積極和在地學校、獨立書店合作,像是邀請新營高中美術班的學生來館彩繪、或將部分活動移至學校舉行。2025年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將搭配「府城300」,聚焦「新營郡」,以潛藏在地的文化、產業為主題,如白河石灰產業、柳營知名音樂人吳晉淮及東山龍眼產業等,規劃「閱在地‧閱佮意(kah-ì)」系列活動,持續拉近圖書館與廣大群眾的距離。
 

單車漫遊 品嚐溪北地區獨家美食

  結束圖書館的文化洗禮,自然要讓有美食之都稱號的臺南好好招待!屬於北臺南的新營,地方小吃也迥異於市區府城。來到新營必吃的特色之一,絕對是豆菜麵,「新營阿忠豆菜麵」單純以麵粉和水製作的麵條,麵體輕盈薄透,搭配爽口的清燙豆芽,吃之前淋上老闆獨門特調的蒜頭醬油,一大碗才30元的銅板價,是在地人早餐、午餐的好選擇。
 

新營阿忠豆菜麵 包仔師胚芽意麵 葛利特烘焙屋

 

  「包仔師胚芽意麵」也是專屬於新營的好滋味,將胚芽融入麵體的手工製麵,每一條撈起都能看到芽點的真材實料,一定要搭配薄皮大顆的餛飩,50元出頭就能飽餐一頓!若胃還有空間,推薦加點一顆個頭不輸水餃的大燒賣,充滿蔥香和豬肉的內餡,表皮再沾附碎蝦米,吃起來多汁有味。
 

  品嚐完小吃,甜點胃就交給在地麵包店「葛利特烘焙屋」,各式麵包糕點,以及不輸知名店家洪瑞珍的美味三明治,口味從起士、火腿、小黃瓜、洋芋、蔓越莓一應俱全,但和市售三明治不同,葛利特的獨門亮點,是以新鮮雞蛋和牛奶烘煮成的雙層滑嫩厚蛋,一口咬下,甜鹹滋味在口中迸發!

新營綠川廊道 新營美術園區 弎弌和茗園

 

  吃飽喝足,可以沿著有綠蔭、水道的自行車步道散步,從圖書館所在地的「南瀛綠都心公園」出發,沿途盡是充滿綠樹的水岸,向火車站走,可順遊北臺南罕見的檜木造日式宿舍「弎弌和茗園」茶空間,品茗古樹茶飲,享用蕎麥麵、烏龍麵、甜品等輕食料理;或往另一側探訪設有「不二良小鼠」和繽紛藝術造景的「新營美術園區」,拍攝美麗的網美照與打卡景點,邊消化飽滿的胃囊,沉澱圖書館旅行的美好記憶,感受北臺南獨特的歷史人文氣息。

 

臺南市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