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溫馨書香─送書回故鄉

文:涂進萬/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附屬高中圖書館 照片提供:涂進萬/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附屬高中圖書館

北美洲台灣婦女會 千里送書香

  美國東岸紐澤西州元月正是大雪紛飛的季節,位於Robin Hood路上Amy Lin賴淑娟家的車庫裡,有一群志工正在整理一堆從公共圖書館收集來的英文圖書,大部分是英文的繪本,這些書將送回台灣給學校和公共圖書館再利用。這一群已定居美國三十多年,熱愛故鄉的婦女,已默默進行了6年「千里送書香」的活動,送回超過六萬本英文圖書。

緣起百年地震

志工在車庫裡整理要送回台灣的圖書。  921大地震重創台灣,暨大附中校舍遭受嚴重的損壞,校園成為救難所和直昇機運送傷患的起降場,師生一起協助運送傷患及救災物質,經由媒體報導,學生社團獲得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的榮譽,也促使北美洲台灣婦女會,捐款幫助埔里地區受災學童的學費及營養午餐。捐款外,也想到如何長期做些有意義的計畫,來協助故鄉的學童。

  地震造成許多圖書埋在瓦礫中受損,經過討論後,想到送書回台灣的計畫,由大華府地區在2000年捐贈附中圖書館2,000多冊英文圖書開始,之後,向日葵獅子會、北美洲台灣婦女會陳淑蓮在美國發動捐書。2002年起,為了讓這項計畫更能制度化及長期持續,北美洲台灣婦女會成立捐書小組負責這項計畫,並把計畫訂名為「Turn Trash into Treasure--Recycling Children’s Books」,由賴淑娟小姐擔任捐書小組統籌工作,2001年起,捐贈的對象擴及台灣各地的公共圖書館及學校圖書館。

垃圾變寶藏

  書有新舊,知識沒新舊,一本書的價值在於是否有人閱讀它,進而從中得到知識及閱讀的樂趣。圖書館館藏淘汰,或家庭整理的舊書,可以再利用,圖文並茂的繪本書,深受小朋友的喜歡,且能加強外語能力,因此,把捐書定位在兒童繪本,或適合青少年閱讀的讀物為主。最初,為節省運費,是由會員返台時,隨身帶回台灣,寄到暨大附中再轉送其他單位。自己捐款30多萬元幫助災區學童營養午餐及學費的陳淑蓮,曾將二十公斤的書,千里迢迢一個人從美國提到埔里;婦女會楊美麗會長到學校參觀,她的公子看到他捐獻的書,在故鄉的土地上再被利用,興奮不己。這些舊書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展開了第二春,垃圾變寶藏再被利用,應該是捐書人和婦女會最感到欣慰的事。

真情為台灣

  進行送書回台灣的北美洲台灣婦女會,是由旅美的婦女組成的團體,長年投入美國社區的服務工作,也關心台灣的發展,在僑界極為活躍,出錢出力投入這項工作,原因正如賴淑娟所說:「我們想念台灣太久,愛台灣愛得半死,盡點薄力,想為台灣作點事」。為了得到書,她們努力和各圖書館建立關係,投入志工行列,為圖書館策劃辦理許多活動,爭取美國社會的肯定,讓捐書的來源可以不斷。為了節省經費,裝書的紙箱也是會員到超市、賣場,甚至於資源回收場撿來的。

  這二年來,己有暨大附中、田中鎮圖書館、台南縣文化局、苗栗市立圖書館、宜蘭市立圖書館、寶山鄉立圖書館、滿洲國中、台中市文化局(圖書館)、雲林科技大學、三星鄉圖書館、仁愛鄉圖書館、仁愛國小、花蓮市立圖書館、羅東市立圖書館、竹東鎮立圖書館、麻豆鎮圖書館、茗崗國小、埔鹽國中、東勢鎮立圖書館、台東縣文化中心、竹田火車站圖書館等單位接收超過六萬冊的贈書,其間也收集美國小學教科書送給教育部,收藏在國立教育資料館,提供需要的人研究參考。

讓書香在偏遠的山區飄揚

  城鄉有差距,愈偏遠的地區愈需要資源,近期婦女會希望把書送到更偏遠的山區,於是透過高雄山地醫療團的協助,把書送到高雄最偏僻的山區,經由台東縣文化暨觀光處的分配,一批批的英文繪本計畫分送到山區的小學校。賴淑娟小姐在美國看到新聞報導:在新竹山區,一位美國人每天騎十多公里的自行車上山去教小學生英文;一所山間的部落,村民用鐵皮木頭蓋了一間圖書室,書卻少得可憐,村中的小朋友常問「叔叔!我們的書什麼時候會來?」。這些新聞讓她決定把最遙遠的地方,列為送書的優先對象。2007年中,賴淑娟回國在埔里送書給39所南投偏遠山區的中小學,看到有老師遠從深山的力行、紅葉、法治國小,開車往返5個多小時來拿書,心裡很感動。也表示回美國後,會更積極募集圖書,來送給這些偏遠山區的學童。

志工於美國公共圖書館辦理活動介紹台灣。暨大附中的學生分享閱讀英文圖書的喜悅。賴淑娟小姐回國贈書埔里仁愛地區39所國中小。

有愛就不辛苦

  「我們做的不是什麼大事,我們也只是住在美國平凡的台灣人,就因為太愛台灣,想為台灣做一點事,才會樂此不疲」賴淑娟說。婦女會捐書小組只有四位,她們在美國都居住了20年以上,本身都有很好的職業,募書都在假日進行,人手不足,常常全家出動,犧牲時間,出錢出力。賴淑娟說:「只要想到這些書會在台灣的某一個地區,會再有人閱讀,心理就很高興」,「紐澤西的冬天,常大雪繽紛,四個人在覆蓋厚厚積雪的車庫裡,把書一本一本整貼標籤、裝箱,想到或許某個小朋友會因書中某句話而得到啟示,心裡就很安慰」。捐書小組的姜瑞香已60歲,擁有博士學位退休後,投入募書工作,覺得很充實。賴淑娟生過一場大病,醫生吩咐不可以拿重物,但由於對台灣的愛,常常忘了醫生的囑咐,搬書裝箱,無怨無悔地付出。「一本書可能改變一個人」賴淑娟最喜歡這句話,當台灣某個角落或許有人因閱讀這些贈書而改變,或在人生中有所成就,這些就是鄉親最大的快樂了。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