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長年以來一直傾全力推廣學園的閱讀風氣,幾年下來成果斐然,獲教育部「102年度績優圖書館人員暨推動閱讀教師選拔」肯定。

「如果有人說,給孩子一本書,等於為他打開一個世界;閱讀是我們送給丹鳳國、高中孩子最好的禮物。」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一直傾全力推廣學園的讀書風氣,希望做到「閱讀帶著走、書香遍丹鳳」,幾年下來,不但成果斐然,他們也以「百里長征」,不辭勞苦的任事態度,將閱讀的樂趣分享給偏遠的小朋友,為他們打開另一扇窗。
甫獲得教育部「102年度績優圖書館人員暨推動閱讀教師選拔」績優殊榮的宋怡慧主任指出,她是民國95年接任設備組長時,開始推廣閱讀,當時她發現學校的學生很多,看書的同學卻很少,而且圖書館功能並無法彰顯。
主要的原因是,圖書館非常潮濕、燈光昏暗,地板也受到濕氣的影響,而呈現發霉、剝落的情況,於是她找了幾位好友幫忙,趁暑假期間到校清理環境,沒想到很快獲得學校的老師和家長們的大力協助,主動來幫忙搬書、打掃、整修,開學後,圖書館果然給人煥然一新的景象。
回歸閱讀輕鬆愉悅的本質

擔綱學校閱讀推廣的工作不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才從學生和同事口中得知,早先學校也推廣過閱讀,但終告失敗了。歸納因素是早期校方採取「責任歸屬」的制度,老師像在拚「績效」一樣,一方面賣力推廣,另一方面還得填寫一堆「檢核表」,搞得大家人仰馬翻,把「閱讀原本是件輕鬆的事」,變成令人苦惱而複雜的事,當然也就造成師生避而遠之的結果。
宋怡慧說:「站在行政的立場,是希望透過閱讀這件事,來幫助老師和學生能夠獲得更多元的知識,讓老師在授課上,或學生在學習上,都能更快切入課程教學的核心,更快得到良好的學習成果。」
在古秀菊校長的支持下,加上個人之前參加了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柯華葳教授的「教學行動研究院」,也找了一些老師參與,大家都覺得這對授課和學生的學習吸收,都具有非常正面意義。
宋怡慧主任開始以「品牌經營」的行銷手法推廣閱讀,和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的「親子天下」合作推廣「晨讀10分鐘」的閱讀活動。
「晨讀10分鐘」獲得許多學生的喜好和熱烈響應,不可諱言的,是因為這樣學生就可以暫時避開考試,不過,宋主任認為,如果將它當成是一種誘因,也許學生的受益更多。
「晨讀10分鐘」幸福三部曲

「早自習時間一到,我先讓學生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把早餐時光消磨掉,預告待會的時間是多麼『Special』!第一次感受到孩子雀躍的心飄盪在教室的空間裡,愉悅的音符鑽進了我們的耳朵。」宋怡慧主任回憶道:「我接著說『…接下來的10分鐘,我們將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盡情享受安靜閱讀的快樂…』話語未完,已有學生迫不及待地拿起書本閱讀,其他學生也從眾式的進入『晨讀10分鐘』的時光。」
「晨讀10分鐘」一開始推動,也遇到一些小麻煩,例如:教師共同遴選的書單,卻不是學生愛看的;家長的擔心「怎麼可以讓他們在這10分鐘,看課外的東西」;還有學生不友善的眼神,彷彿訴說著:「怎麼要做那麼無聊的事情?要看這麼無聊的書,而且妳還要大家一起分享,說它是一件很好的事?」
這些疑難雜症,都在宋主任的熱情和花更多的時間溝通,一一地化解了。她也用時間寫下了「晨讀10分鐘」的幸福三部曲:一部曲――改變,從現在開始;二部曲――從零到無限大的幸福;三部曲――晨讀,更幸福的改變。
國中二年級翁承名同學提到:「以前早自習,考完試以後沒事做,學生都會互相聊天,就會有點吵雜,有了晨讀10分鐘以後,大家都變安靜下來了。我覺得最好的是,現在跟家人多了很多互動,回家以後,我都會滔滔不絕講些書的內容,家人也會受到影響,都會忍不住花錢去買一些書。」李文瑜同學也說:「晨讀之後,我開始很喜歡閱讀,下課時間,也會開始跑到圖書館看書。」
建構校園學習型組織

丹鳳JUST I DO,就是愛讀!早在民國97年,還未改制成完全中學,新北市尚未升格為直轄市,學校就開始組織閱讀策略工作坊,以及「愛讀社」,團隊成員包括:古秀菊校長、處室主任、組長及各領域的老師,以提供教師精進研習。
訂下了「短程―學生讀出競爭力,讀出創造力,讀出帶著走的能力;中程―打造一座書香遍校園的場域,讓親師生隨時隨地都與閱讀同在;遠程―「閱讀零界點」,處處有閱讀。」的策略目標。
校方集合師生創意,共同佈置「閱讀走廊」,將劉鏞、張愛玲…等知名作家的作品,張貼在走廊上,供學生欣賞;推動「行動圖書館」,讓閱讀帶著走,積極營造書香遍校園的閱讀場域;善用學校資訊師資,投入閱讀多媒體化;以「玩出閱讀力,讀出競爭力」,當做閱讀活動的設計主軸;導入7大領域閱讀的課程設計,落實「閱讀輸出、寫作輸入」的概念;結合民間閱讀力量,讓校園「閱讀零界點」。他們認為,「閱讀,可以開拓孩子寬闊的視野;閱讀,可以培養孩子良善的心性;閱讀,可以提升孩子優雅的氣質;閱讀,可以奠定孩子終身學習的能力。」
閱讀的種籽在丹鳳開花

經過歲月長期的累積,閱讀的成效不斷顯現,學生在校刊《丹鳳文萃》中,分享了許許多多從閱讀獲得的樂趣,以及她們對學校和圖書館的愛。一如往年一樣,過去這一年,丹鳳高中的閱讀行程,幾乎是滿檔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閱讀就是旅行。」
中文系出身的宋怡慧主任,以她細敏的觀察和感性的筆觸,記錄了丹鳳高中一整年,滿滿的閱讀收成。
「春耕,因為有你們在默默耕耘,丹鳳高中閱讀沃土播下了種子…。」
102年1月31到2月1日,丹鳳高中與誠品藝術文化基金會合作,舉辨「別『丹』心―跟哆啦A夢一起縮『小』冒險的閱讀分享之旅」。「愛讀社」的師生們,乘著閱讀的夢出發,展開百里長征的閱讀偏鄉服務,他們到彰化縣立媽厝國小,分享閱讀,學習閱讀。
3月5日開始到6月10日,校方利用教學空檔,舉辦「PISA研習五大領域一起來」的教師增能研習;同時由李明鴻、歐陽立中、彭思柔、蔡念穎、盧美惠老師,負責免試入學的高中新生學科講座;4月份,辦理高三指考系列講座。
「夏耘,揮汗耕耘,丹鳳高中閱讀的花開了。那份馨香,薰染仲夏最美的天空…。」
學校與親子天下「希望閱讀」、誠品「行動圖書館」,先後舉行書展,書展主題為「立足臺灣、放眼國際」,選出學生最愛的十大好書;許國鋒、陳彥江、徐柏青老師及宋怡慧主任,分別為國三學生提供英數、理化、國文等基測講座;並辦理「閱讀生命典範」大師開講,邀請作家陳幸蕙演講,希望為同學們找出閱讀的快樂密碼。
「秋收,丹鳳高中閱讀結穗纍纍;橙黃,豐收,屬於大家;丹鳳好讀、就是愛讀…。」
學校圖書館與輔仁大學圖資系,簽訂「大手牽小手--館館相連」實習業務合作案,並辦理兩校圖書館人力培訓研習籌備會;「愛讀社」利用假期舉辦「閱讀與族群文化旅踏」的偏鄉閱讀分享的旅程;同時辦理「班級交享閱」,由林宜君、曾素芬、蔡秀芳、李燕菁、周木財、葉俊豪等老師,分別以「微物神探宋戴克」、「讓高牆倒下吧」、「故事背後的心靈」、「時間的精算師」、「乞丐囡仔」、「牛頓―現代科學之父」等題目,為七年級15個班級、八年級14個班級的學生導讀。
「冬藏,丹鳳高中閱讀的冬季,不是消頓,而是潛藏的靜美…。」
學校榮獲博客來「三魚網」、「親子天下」及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電子報專訪,內容除了丹鳳高中獲得「全國五大績優閱讀學校」外,還有高中106班的「好詩共讀」閱讀活動課程…。
其中「親子天下」電子報報導指出:「兩年來,一共有14所學校參與過(該)基金會的經典閱讀推廣專案,儘管每年合作的學校有限,但特別令人開心的是,許多學校有了開始之後,後續就靠著自己的力量,持續在校內默默耕耘,像新北市丹鳳高中的「愛讀社」,以閱讀和服務分享為主軸,每年寒暑假都前往偏遠的學校推廣閱讀,今年還獲得新北市績優服務社團楷模王的殊榮…。」
宋怡慧主任則微笑地說:「我們在這幾年的推廣閱讀過程中,學會在沒有掌聲的時候,默默付出,堅持做對的事。非常感謝各界,總是適時地給我們掌聲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