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創意實現夢工廠 提供光學解決方案的專家

文:吳秋瓊 照片提供:攝影╱林宜賢 圖片╱國研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光學世界很複雜,各式儀器的發明都是為了解決難題,如生物與醫學的研究或是科技產業的研發,都需要透過良好且專項的器具輔助,才能往前邁進。今年7 月,由國研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主辦,於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美術中心展出為期近4 個月的光學元件展覽―「提供光學解決方案的專家」,內容介紹促成科學新發現的創新光學儀器技術工藝,將為普羅大眾帶來更多奧妙的光學新知。

 

陳壁彰博士與研究團隊開發各式光學顯微術,為科學帶來新突破。

  想觀察肉眼難以辨識的微小物體,就需要藉由儀器的幫助,而利用光學原理,由透鏡放大物像送到眼睛或成像儀器,以便觀察微小如細胞等物體的光學儀器就是「顯微鏡」,其正式名稱為「光學顯微鏡」(Optical microscope), 是實驗室中不可或缺的儀器之一;而臺灣最早的自製顯微鏡在1976 年完成,不僅是國研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儀科中心」)的代表作,也奠定日後為產學研究領域客製尖端設備的基礎,為儀科中心被冠上「創意實現夢工廠」的美譽。

 

客製化 讓實驗需求具體化

展區設有詳細的說明,民眾來到這裡可一探光學的奧妙。

  今年由儀科中心主辦,以「提供光學解決方案的專家」為主題的光學元件展,展出項目包括:特製大口徑物鏡與筒鏡、古董級自製顯微鏡、鏡片加工流程、儀器結構拼圖遊戲―多媒體互動機、菲涅耳透鏡(FresnelLens)、鍍膜鏡片、福衛五號帶通濾光片等光學元件。其中最令人矚目的便是「大口徑高解析光學顯微鏡頭」,包含複雜的光學設計解析、大口徑非球面鏡拋光製作、先進的真空鍍膜製程開發等,民眾可從中一窺儀科中心的高超技術與「客製化」實力。


  「大口徑高解析光學顯微鏡頭」是由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中心研究團隊委託製作,搭載「晶格層光顯微鏡」,是「建構腦部高解析3D 影像」所需的儀器。計畫主持人陳壁彰博士表示,這項儀器具備大範圍成像視野(直徑22 釐米)與高空間解析度(1 微米)特性,拍攝一次即可取得一層完整鼠腦範圍的高解析影像,不僅提高取像與研究效能,更能應用在腦部研究的3D 影像建構,有助於進一步探索各類動物腦組織。同時,藉由探討與蛋白質分布有關的機制,未來可望為人類腦部疾病做出解答。

 

好元件 讓映射質量更高超

隨著光學製造技術不斷進步,將能連動帶起相關產業的發展。

  陳壁彰博士與研究團隊開發了「晶格層光顯微鏡」,以有效地觀察鼠腦,並實踐活體生物分子的螢光顯微觀測。


  由於傳統光學顯微術能夠解析的最小距離大約在250 奈米左右,這樣的解析能力無法得知腦部的細微變化,須借助電子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才能進一步觀察。但電子顯微鏡只能觀察冷凍後切片處理的生物樣品;原力顯微鏡僅能看到活細胞的形貌,無法看到內部構造。螢光顯微鏡問世後,則可藉由觀察生物分子螢光的分布來了解生物細胞的微觀結構,然而,螢光顯微鏡的「瓶頸」是螢光顯現時間短,激發光能量對生物分子會造成光毒性。

 

「大口徑高解析光學顯微鏡頭」應用高效倍數的光學成像技術將樣品放大,提高取像與研究效能。

  陳壁彰博士與團隊開發的「晶格層光顯微鏡」,則是將儀科中心打造的特殊顯微物鏡,整合實驗室既有的掃描式貝色層光顯微鏡特殊顯微物鏡,使光源精準照射在生物樣品焦平面上,並應用日本東京大學Yasuteru Urano 團隊開發的新型閃爍螢光染劑HMSiR 來標定腦內分子,使得所有參與大腦記憶生成的分子,都能發出清晰且明亮的光訊號。而其「良好時空解析度」與「低光毒性」的優點,已引起許多生物實驗室的高度興趣。


  陳壁彰博士進一步指出,「顯微鏡的放大作用主要取決於物鏡;物鏡質量的好壞則直接影響顯微鏡的映射質量,也是決定顯微鏡解析度和成像清晰程度的主要關鍵。」例如,「大口徑高解析光學顯微鏡頭」即是應用高效倍數的光學成像技術,將樣品放大到4、5 倍,透過攝影技術拍攝,每1 張影像就是一層組織數據資料,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也是開發「大口徑高解析光學顯微鏡頭」的初衷,一旦確定這樣的技術可以應用在各個領域,就能連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好夥伴 讓科學研究更省力

要達到儀器客製化目標,可透過清楚的溝通與詳細的需求說明來達成。

  在這次展覽中,同樣也展出「真空鍍膜」這項極為精細的技術。這項精密光學中常見的應用技術,是指在光學元件表面鍍上一層或多層薄膜的製造流程,目的是為了控制光的增加或減少反射、濾光、偏振等要求,尤其雷射系統、高級檢測儀、生醫檢測儀及光纖通訊系統的精密元件都需高階的光學鍍膜。


  陳壁彰博士表示,相對於歐美國家實驗室依據研究實驗需求而開發組裝的做法,臺灣習慣是買現成的儀器,對研究團隊來說,有其便利之處,但也造成某種侷限。所幸,有了儀科中心的「客製化服務」,對研究團隊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合作夥伴。


  從無到有,儀科中心要如何把「不存在」的儀器具體化實現?陳壁彰博士認為,溝通很重要,從討論到成案、準備材料都需要時間,至於品質是否達標,還另外牽涉經費問題。研究團隊提出要求,技術端也會回饋意見,包括哪些條件最重要、哪些材料有更經濟的選擇,都是研究團隊需要的資訊。因此在同一頻率的溝通非常重要,合作夥伴要有相同的語言,也要聽得懂「客戶的需求」。

 

陳壁彰博士強調,每個領域都需要有人才扎根才能茁壯。

  有了儀科中心的專業協助,陳壁彰博士興起了推行「儀器自動化」的想法,「目前實驗室人力吃緊,科學人才培育不易,如果可以將儀器自動化,降低人力操作的時間,借助儀科中心的專業開發能力,將現有的設備更優化,以更小的規模、更低的建置成本,或許可以規劃商業用途,讓研究成果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


  早在1906 年, 人們就啟動了生物研究,在那樣缺乏儀器協助的年代,生物學家仍舊為人類發展做出許多貢獻;反觀現在的科普資訊取得容易,很多學童對科學、物理、天文都有極高興趣,遺憾的是,小時候的興趣並未延續到教育學程,使得科學人才更為稀缺。對此現象,陳壁彰博士引用指導教授―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艾力克•貝齊格(Eric Betzig)的箴言:「顯微鏡的開發,一定要有生物學的應用。」陳壁彰博士強調,「興趣可以透過學習成為人才,而教育最終要回到學生本身。」換言之,教育必須銜接研究或就業的明確路徑,讓社會支持,家長放心,每個領域都需要有人才扎根才能茁壯。

 

「提供光學解決方案的專家」特展

展出時間:2022 年7 月5 日(二)至10 月30 日(日)
展出地點:國資圖總館2 樓數位美術中心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