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從「國中圖」到「國資圖」

文:邱奕嵩

  國中圖更名了,在新的年度起,請叫它「國資圖」。這個伴隨臺灣成長90年的「老朋友」,在歷經日治時期臺中州立圖書館、民國時期的臺灣省立臺中圖及國立臺中圖書館(前後隸屬於行政院文建會及教育部),民國102年改設為三級機構,並正式更名為「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對於讀者來說,也許一時之間還沒法適應這樣的新名稱,也暫時無法理解更名的深層意義或者感受到這個圖書館會有太多的改變。但對於「國資圖」來說,走過近百年的歲月,任務與定位幾經調整,這回隨著招牌換了、組織調整了,以「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面貌呈現,102年雖是「國資圖」的元年,但卻是中華民國圖書館發展史上極具關鍵意義的一年。因為這代表著臺灣的圖書館發展更上層樓,國立級圖書館的定位與分工也更趨明確,三個國立級圖書館的長程戰略目標也將更顯清晰。


  這是應環境演進中必然的變革,變革本身不是目的,但是為了達到更高目標的必然手段。尤其在經歷十數年來網際網路與行動載具的興起及普及,「國資圖」重新在新的坐標上前進,其重要性應不亞於新館的開幕。


  過去半年來,新館開幕後,服務的面向擴大了、讀者增多了,更躍升為中臺灣重要的新興景點與文化地標。民眾現在對於圖書館的形象已全然改觀,可以自在於寬敞與舒適的空間,選擇自己的閱讀形式,對於走過90年的圖書館來說,這是何等巨大的改變。而現在更名後,迎接而來的將另一個「蛻變」,不只國資圖換新衫上路,位於新北市中和的臺灣分館,也正名為「國立臺灣圖書館」,再度確立以臺灣為本位的軸心,無論是館藏或研究,其重要性勢必更為提升。因此,無論是國資圖或者是國立臺灣圖書館,更名後的任務將是更大的挑戰,更名的蛻變也會備受高度期待。


  蛻變中的臺灣,不只有圖書館在變,書店的風景也在這二、三十年來快速位移,從誠品書店的興起、傳統書店的沒落,再到獨立書店與網路書店的接力演出,在在印證了民眾對於知識渴求方法的調整,這中間或有感傷,但也有令人鼓舞的力量不斷激盪,因為書店已不只是書店,它也可以是接觸社會、介入社會,甚至改變社會的場域。


  本書的專題單元中擇要報導幾間臺灣具有代表性的獨立書店與社區書店,它們多年來始終堅持理想前進,演繹了閱讀的深沉思考,它們也能快速回應社會變遷所需,在自己崗位上找到定位,與讀者共成長,這樣的目標何嘗不是與國中圖的更名不謀而合呢!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