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對人類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能力,特別是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裡;然而,現代人雖然明知其重要,卻常藉口忙碌,其實多數時間是在逛網路、玩線上遊戲、當「沙發馬鈴薯」時浪費掉了!所以,對於「讀書」這件事,很多人也許都會感嘆:那是很久以前、學生時候的事囉!真的只能如此無奈嗎?不,絕不!因為在宜蘭市立圖書館陳俊仁館長的努力下,現在宜蘭的早晨,每個上班上學的日子裡,有許多家庭已經逐漸習慣:在車上「閱聽」完一本書、一篇文章後,才開始他們充滿活力的一天!
愛文書房單元 獲熱烈回響
是的,真心感謝陳館長,化不可能為可能,帶領圖書館主動出擊!將廣播與圖書館結合的構想作企畫,誠意感動警廣宜蘭台的前任台長林天淦先生,讓筆者從去年9月起在每天早上7點20分的節目中開闢5至10分鐘的單元「愛文書房」,將圖書館的書庫搬進廣播裡,透過陳館長和許多作者們的口說介紹,每一個文字就像長了翅膀一般,輕易的飛進每個宜蘭人的腦海中,而且獲得許許多多的回響。
例如,常在校園裡遇到許多家長偷偷的告訴我:他們家的孩子很喜歡這個單元,常常要等到聽完後才會下車進教室呢!而且他們還發現,藉由這個單元孩子們也愛上了「書」、愛上了「圖書館」,覺得「圖書館」不再遙遠、有距離;而是非常有趣、好玩的寶庫。聽說還有許多的學校老師、校長就在朝會或課上,向學生推薦這個單元呢!
圖書館有聲化、生活化
陳俊仁館長常對筆者說:「感謝你,成就我!」因為,有許多小聽眾會到圖書館找館長簽名。其實我更應該向這麼用心的陳館長致謝!警廣的節目因為是以即時路況為主,對閱聽大眾來說本就有其需求性,再加上警廣是宜蘭唯一以在地路況為導航的媒體,自然切合宜蘭聽眾的生活脈動。所以,常常在採訪過程中會聽到這樣的對話:「我每天上班路途中都要聽你的節目。」但,總想還能做些什麼,才能讓我無愧生於斯長於斯的「宜蘭」呢?於是,有了熱心的陳館長「自投羅網」,將圖書館有聲化、生活化的和廣播結合,就這樣,從去年秋天開始,陳館長成了警廣宜蘭台的志工,因為FM101.3的「愛文書房」開張了!陳館長為我們邀來了宜蘭傑出作家林煥彰老師親自分享他成長的故事、家鄉對他的影響,還有他創作的秘密。同時,陳俊仁館長也為大家介紹林煥彰老師的《一個詩人的秘密》、《夢和誰玩》、《翅膀的煩惱》……將書中的每一首詩朗讀、解析;宜蘭市立圖書館還同步舉辦煥彰老師的作品展。館長說:有家長帶著孩子來圖書館就是為了尋訪早上廣播裡聽到的書籍呢!
「愛文書房」播出滿週年了,介紹過的書籍有祝建太老師談她的先生李潼老師筆下關於宜蘭的兒少小說《藍天燈塔》、《銀光幕後》、《野溪之歌》、《鐵橋下的鰻魚王》;宜蘭精神地標龜山島的島主談《阮阿公講的龜山島故事》、《文定龜山島》;陳俊仁館長介紹圖書館期刊室中報紙副刊裡吳敏顯先生筆下關於壯圍的故事《井底的美國鬼》、《站在宜蘭河堤上的日本廳長》;而寒暑假,學生放假的日子,我們就談些雜誌的親子教養文章……。總之,就是將圖書館多元的介紹給聽眾,將聽眾也變成讀者,當然也讓讀者們變忠實聽眾!
警廣是路況導航的交通專業廣播電台,所以,陳館長將圖書館的主題活動「多元閱讀–蘭城舊事話九芎˙舊城巡禮˙古城行腳」也安排進愛文書房中,讓聽眾們藉由文史工作者莊文生老師的導覽「行宜蘭路˙讀宜蘭史˙咀嚼宜蘭味」,這個主題也獲得聽眾的很大回響,有媽媽就來電問:是否可以找得到宜蘭舊城的地圖,她要利用假日的親子時間帶孩子一一走訪。
強化廣播深度 互蒙其利
是的,圖書館是人類智慧的寶庫,然而現代人總以忙碌、不便為由,難得一趟入寶山;廣播是生活化的媒體,但,常態性、長時間的節目,資訊的需求量常非單人作業的製作方式所能負荷。所以,當圖書館遇到了廣播,知識的文字化成生活的語言,淺顯易懂、豐富有趣!就像水幫魚、魚幫水,行銷了圖書館,也加強了廣播的深度。所以,愛雯也要借陳館長的話來回贈給陳館長:感謝您,成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