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特別企劃─陽光綠景 樹冠閱讀情境

文:陳潔生 照片提供: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人類開始擁有了文明以來,圖書館成為紀錄、儲存、見證人類歷史的媒介。

  圖書館也自然而然地成為校園、城市中一種精神性的指標與核心,帶動並凝聚校園活動,產生城市記憶。讓場所開始有了故事,開始有了連接,開始有了互動。

未來環境綠帶連貫國家數位圖書館檢視圖書館的新定位圖書館使用者的未來趨勢

吸引市民 走出家裡來圖書館

  然而隨著時間遞移與資訊科技的崛起,人類現處於資訊氾濫的年代,透過網路即可搜尋資訊,取得答案。

  我們於本案面對的第一個課題就是:如何讓市民離開家裡,前來圖書館?我們是否需要再蓋一個圖書館浪費一堆空間一堆經費來放一堆鮮少人使用的資訊?

  再者,另一個有趣的課題是:如何設計數位圖書館?國內外圖書館的設計令人驚艷的突破與創新的案例不多,這是一個對建築師來說全新的題目。

  上述課題有許多需要被釐清的延伸議題,如:什麼是數位化?數位化的建築設計是什麼?以前的設計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創新等等,這些疑問與爭論伴隨著我們做設計與熬夜畫圖。由於國內尚無前例可循,我們運用數位設計創造一個再現圖書館功能的片段解答。

打破圖書館 過往的刻版印象

入口門戶透視圖  「圖書館數位化」的口號已迴盪於國內各棟圖書館數年。但現階段所謂的「數位化」只不過是將圖書資料系統運用電腦管理、運用記憶體存放資料。我們希望台中數位圖書館除了兼顧設備的問題,還能在建築設計與空間品質加入多一點挑戰、多一點想像、多一點勇氣,與多媒體展演空間。

  透過數位生活的行為加入適當的科技數位媒材,思索設計平面的形成,為台中創造一個能夠影響歷史、影響世界、影響城市,市民能夠引以為傲的都市核心新地標。

與大自然共舞的閱讀環境

  「親近民眾」、「與國際城市-台中市一起成長」是本案的創作目標。

  為使建築融入本案基地,我們創造一個具備邀請態度的建築空間,提出從地表長出的建築設計,讓建物採取開放的姿態,面對在此生活的市民,吸引市民離開家中電腦,進入一處與大自然互相共舞與城市互相對話的空間場域。創造一個讓人印象深刻、不同以往的建築空間體驗,成為市民共同回憶中的一部分並開創歷史上圖書館發展新的一頁。

環境模型照片3D實體模型照片─夜景模擬3D實體模型照片─日景模擬

流動地景綠帶比喻為河川

  設計提案前,曾探勘台中數位圖書館遷建工程的基地,我們認為基地魅力來自其開闊的綠帶。由於看到市民優游自在享受都市綠意的情景,我們設定綠帶是市民空間印象的來源。保留綠帶的想法於是成型,不希望人工所造的建築破壞原有基地之美。這樣的想法落實於建築配置,建築形狀呈現一個L型(二期增建後呈現ㄇ字型),缺口面對綠園道,嘗試將綠帶拉進遷建工程的空間。在建築開口方向設計一個綠意囊袋公園,是我們面對都市的方式。本案基地中的大樹群落原是921臨時居所的精神象徵,城市記憶中的一部分,將予以保留。

  未來落成後,市民前來圖書館時將先經過一個與大地互相交融的地景設計,本案將使用開挖基地地下停車場的土方,回填出一個個如同河流中浮石的流動地景,我們將綠帶比喻為河川,帶進基地之中,回填土坡成為觀賞公園,城市舞台的絕佳座椅。

  綠帶地景的自然弧線是本案將給予市民的最初印象。執行建築設計時,綠帶意象也被納入思考,自然與建築不再是互斥的平行線。關心環境、尊重環境原有的生命與脈絡,一向是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設計精神。

一樓營造出 全新的空間體驗

  為了不讓建築隔絕原有當地活動,本案一樓配置採視覺開放設計,幾個對外開放的川堂可供民眾聚集辦活動。

  由四面八方而來的民眾可在一樓享有都市公園的設計意象。建築本體的三個服務核心運用輕觸大地的方式,輕輕滲入地表。運用仿自然的線條將入口大廳、自修閱覽室、24小時商店、咖啡廳與書局整合在本案自然語彙中,在這裡也因為我們希望能夠誘發新的活動產生,所以我們採取一種模糊性空間的態度,將地板、牆面、天花板連為一氣,產生出全新的空間體驗。

  模糊開放的空間具備了容納各種活動的特質,市民是在這裡的主角,圖書館成為記錄的角色將市民的活動紀錄下來成為台中獨一無二的城市記憶資訊,在這設計需求中也加入了國際會議廳與會議室,它可容納410人,提供大眾集合與討論的場域。

圖書館轉角透視圖空間與自然交融意象3D實體模型照片

建築有流線型的立面表情

  國家數位圖書館立面設計的用意在於呼應週遭活動。

  立面大量開窗對應綠園道,使得各樓層擁有絕佳視野。台中氣候晴朗的日子多、本案處理直射陽光的方式也值得一提。本案立面設計放棄傳統四方直線的造型,以圓弧自然的線條對應陽光折射的角度,表皮縐褶反映光的入射量,立面皺摺形成建築物的另一種表情。

  本案建築主體為五層樓高,建築師將閱覽空間置於五樓,期望讀者於遙望遠方時,產生在樹冠上閱讀的錯覺。

  建築師們被樹蔭間隙閃爍的光點所啟發,衍生為屋頂開窗的概念,閱覽區的開放空間上方,將可見圓點開窗的屋頂。其作用除了減少內部光源達成省能的效果,也是一種完整詮釋概念的堅持與用心。

  對於國家數位圖書館的頭一個想法就是要創作不像過去一般方整、嚴肅、莊嚴、威權的空間形式,想打破過往對於圖書館的刻版印象。

  為什麼需要如此?因為國家數位圖書館的定位不是要與國家圖書館競爭館藏數量。國家數位圖書館的定位是在數位時代中創造新的品牌價值,圖書館不再只儲存知識而是創造知識的場域。讀者不再孤單地與書本做單一互動,新的空間型態將要有互相串聯的「知識流」產生。

  活動方式影響對空間機能的需求,空間需求則導引設計的方向與態度。「活動」、「空間」、「設計」彼此環環相扣的本質,演繹出業主與建築師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案欣逢兼具遠見與勇氣的業主,與一向執行能力精確可靠的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才得以盡情發揮。我們期待開始對「圖書館」這三個字的刻板印象產生衝擊,創造不一樣的空間,產生新的活動,彰顯數位性質,立下與其他圖書館的區隔性。

自然的曲線把多元的空間整合在一起城市涵構成為塑形的來源地景與建築互相共構出國家數位圖書館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