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閱讀老建築-地標訴說城市故事 紐約把驕傲留給下一代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李欣如

  歷史資產,是集體共同生命的保存,促成了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對話。只要看到帝國大廈、洛克斐勒中心、布魯克林橋、被炸毀的雙子星大樓…等畫面,就想到「紐約」。而這個新舊交替快速的城市,如何在保存老舊建物與開創建築新局間還能存有這麼多辨識度極高的建築,從「紐約地標保存法」中,或許可略知一二。

  今年是「紐約地標保存法」制定四十周年。美國在台協會與國立台灣博物館前一陣子共同舉辦「紐約經典地標攝影展」,展覽期間還舉辦「文化與歷史資產保存」視訊會議,邀請長期致力於紐約市地標保存工作的芭芭拉麗‧戴蒙斯坦女士(Barbarlee Diamonstein-Spielvogel)與台灣的學者專家們對話交流。

紐約地標保存法四十週年紀念,舉辦地標攝影展慶祝。紐約地標法

  「紐約地標保存法」起源於1963年,富有巴黎美術學院美術風格的賓夕法尼亞車站,因無法容納紐約市快速成長的需求而被拆除。而這樣的拆除舉動,雖被視為是都市整體進步的必要措施,不得不然,但也在紐約建築文化的歷史上,留下一道無法磨滅的傷口。

  此後,紐約的重要史蹟、建築及文化紀念碑開始逐漸消失的現象,不但引起社會關注,紐約還因此成了全世界古蹟保存運動的最前線。而拆除賓夕法尼亞車站的事件,則促成紐約市地標保存法的立法,並在1965年公告實施。

  紐約市對地標的官方定義是「建物、不動產,或因具有特色、歷史意義、美學價值,可以成為紐約市、紐約州或整個國家發展的歷史傳承、文化表徵,而被地標保存委員會指定為地標,至少要有30年的歷史。」

紐約每一個地標都大幅紀錄紐約公民社會的發展史。文明的表徵 vs. 發展的阻礙

  美國的城市之中,紐約在地標保存及建築資源保存的質與量上居領導地位。從頂尖建築師嘔心瀝血之作,到傑出的平民式建築範例,這些豐富且多樣的建築物紀錄了紐約生活的每個層面。

  芭芭拉麗‧戴蒙斯坦女士(Barbarlee Diamonstein-Spielvogel)在「文化與歷史資產保存」視訊會議中指出,「紐約市各個時期的建物演變,都讓人感受到一份歸屬感。」無論是17世紀初阿姆斯特丹區具有殖民色彩的建築…,或到20世紀初盛行的現代主義,以玻璃帷幕的穿透性,表達真實感受的建築,都表現出不同時代的聲音。而演變過程的探究,則往往讓人的心情得以沉澱。

  以永久保存過去地標為主要遠景的地標保存法,在不斷變遷的都市中扮演形塑城市樣貌的關鍵角色。而紐約地標保存法現在保存近23000個建築體,從一棵樹到堡壘,都可能是地標法保存的對象。時序至今,不斷激增的建物,似乎反倒成為幫助推動保存運動的主要動力。

「啊,紐約!」紐約擁有許多全球辨識度極高的建築。祖先遺留的共有資產

  不過,當保存老建物的經費可能比重建的經費還高時,如何取捨?芭芭拉麗‧戴蒙斯坦女士(Barbarlee Diamonstein-Spielvogel)提出在保存與開發間的獨特觀點。她首先強調,「保存老建物千萬不可以短視。」以紐約來說,它最大的產業是觀光業,而透過老建物的保存,不僅能帶動觀光產業的發展,也有助於國家歷史文化厚度的堆疊。

  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從1982年制定至今,與紐約地標保存法四十年的歷史相較,雖晚了26年,但「私有歷史建築的管理與維護」卻是共同的問題。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陳秀鳳表示,「文資法中提及私有建築的保存,應尊重私有權人的意願。不過,私有權人常因經濟利益或管理維護意願不高而作罷。」芭芭拉麗‧戴蒙斯坦女士(Barbarlee Diamonstein-Spielvogel)表示,其實這也是全世界文化建物保存共同面臨的難題。

  雖然目前各國的法律,還無法針對私人的歷史建物訴諸法律、強制保存,但芭芭拉麗‧戴蒙斯坦女士(Barbarlee Diamonstein-Spielvogel)則認為,「可以透過教育,讓民眾有文化遺產是共有資產的觀念,而所見的地景則是為後代子孫暫時保管的想法。」她同時期待,往後立法、執法的相關人員,能尋求公平的作法,為保存公有或私有的文化資產共同努力。

  因為紐約地標法的制定,讓我們看見突破時空藩籬的紐約地標,正將文化歷史的演化照亮。而以台灣來說,保存老建築,就等同於將一個城市演化的軌跡與過去生活的記憶,驕傲地傳承給下一代…。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