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溫馨書香─走讀自然讀書會 在森林中親沁書香

文:林明志 照片提供:林明志

  國立台中圖書館4月26日舉辦一場戶外讀書會,這次的活動內容強調「一種閱讀、三種探索(Walking. Reading. Nature)」,將城鎮盛行的讀書會搬到惠蓀林場舉行,除在林間生態導覽之外,並邀請陳昭珍教授導讀《信仰之旅》、《法拉第的故事》、《吃朋友》三本書,學員分享彼此的心得,恣意在森林書香世界。

自然生態的導覽,在森林間體驗生命。  此次活動是由國立台中圖書館主辦,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公共圖書館委員會、財團法人台灣公共圖書館事業文化基金會、中興大學協辦。

民眾反應熱烈

  陰雨的早上,國立台中圖書館廣場前,參與走讀自然活動的學員,並不受到天候的影響,100名學員偕伴走向大自然,也有不少學員排隊候補,希望可以共同參與森林間的戶外讀書會。國立台中圖書館表示,將讀書會拉到戶外直接與大自然接觸,獲得很多讀者的回響,3天內即額滿截止,並有多人等待後補。

  活動的地點選在南投國姓鄉的惠蓀林場,主題強調「Walking. Reading. Nature」,讓參與讀書會的民眾享受三種人生探索。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從台中都會進入山野林間,小雨與山嵐更襯托山林的自然之美。惠蓀林場的解說員,帶著讀書會學員解說自然生態,包括林間樹種、珍貴鳥禽與惠蓀林場聞名的螢火蟲復育等。

  重頭戲的讀書會在午飯後舉行,國立台中圖書館館長蘇忠表示,國家的競爭力在閱讀,國中圖致力閱讀書香的推廣,有效地提升社會閱讀風氣,他希望每個人都是閱讀的領航員,共同推升閱讀的力量,提高國家未來的競爭力。

陳昭珍導讀三本書

走讀自然─讀書會從城鎮走入山林。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陳昭珍教授,親自帶領讀書會成員導讀《信仰之旅》、《法拉第的故事》、《吃朋友》三本書。陳昭珍說,她第一次參與上百人的讀書會,尤其是在森林間舉行更是難得,她說,讀書會就是交心的朋友,共同分享書序、心得、知識與生活,讓彼此共同成長。

  陳昭珍在導讀前,先分享《紅樓夢》、《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人性伽鎖》、《梵谷傳》等書籍,陳昭珍說,大學是讀圖資系,曾自認讀過不少書,但讀碩士、博士後,重新體會知識的浩瀚,自覺自己知識的渺小,並說一段知識的禪語「我知道世界越多;放不下的世界越多」,她說,最嚮往「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閱讀--投入後體會喜悅;喜悅之後又回到自己。

  陳昭珍在導讀《吃朋友》時說,有人交一輩子的朋友,但卻找不到好朋友,放開心靈真心的交朋友,人生可以獲得更大的滿足,《吃朋友》一書是很特別的文體散文,「是一本讓人流口水、也流淚水的書」,結合料理、說故事人與事件的人生體會,彼此的分享與互動,她說,吃朋友是很貼近生活的散文書,透過料理與故事,每個人看著故事都會有自己的體驗,也會回憶自己生活點滴。

  《法拉第的故事》是一本科學的書籍,法拉第的電學是理工科必讀課程,作者台大教授張文亮在美國讀書聽到法拉第廣播話劇,他開始尋找關於法拉第的資料,而曾出版的「法拉第傳」已絕版,張文亮認為可惜,經歷15年的考察研讀,消化後自己撰寫「法拉第的故事」,讓讀者重新認識科學之外的法拉第平實人生。

  陳昭珍導讀說,法拉第不是學院派養成,而是自修重實驗發掘科學真相,法拉第是印書店的學徒,工作之餘就讀裝訂的書本,求知欲望與實驗精神造就法拉第的成就,陳昭珍說,法拉第參與組織讀書會,並且認真抄筆記整理。

  法拉第去聽化學家戴維的4次演講,做出一本300多頁的筆記,皇家科學院看了後,決定請他去當研究助理,也開啟了法拉第的實驗研究生涯。陳昭珍說,法拉第的筆記、讀書會、人生信仰很令人感動,有次演講座上賓包括英國女皇等重要人士,演講完法拉第立即離去,他去讀聖經給彌留的婦人聽,根本沒有再出來謝詞,他認為那天,老婦人比那些大人物重要。

照片。  陳昭珍的導讀生動風趣,很受到學員的歡迎,最後一本書《信仰之旅》林語堂先生論東西方的哲學與宗教,她建議這本書應該慢慢看,享受林語堂的思想與信仰,林語堂出生基督教家庭,父親是位牧師,但他在大學教書時,對儒家孔孟、聖哲思想感化產生興趣,其字裡行間都是林牾堂的信仰之旅。陳昭珍強調它是一本最佳的信仰思想好書,值得慢慢細心的品味。

學員參觀生活美學聯展

  會後,讀書會成員參觀惠蓀林場研習中心的「生活美學藝文聯展」開幕,學員同時也享受惠蓀林場的文化氣息,回程時,國中圖館長蘇忠貼心的到各遊覽車感謝各位學員,同時表示,未來國中圖將舉辦讀書會導讀員培訓,希望愛書者踴躍報名。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