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社區向前走-居民動手改造 汴頭散發新風貌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林子內教會蕭瑞巧牧師

心靈步道上的植草磚由居民們齊心協力舖上  「一蕊花 生落地,爸爸媽媽疼尚多 風那吹 愛甲被無通乎伊墮落黑暗地 勿開耶花需要你我的關心 乎伊一片生長的土地 手牽手心連心咱站作伙 伊是咱的寶貝」教堂內傳出小朋友們唱著由陳明章寫詞的「伊是咱的寶貝」,正好訴說著汴頭社區就像是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樣,需要大家的細心灌溉,才會長得健康。

  從94省道一路直走到底的台南縣汴頭社區,擁有公墓變成的公園、打通牛車路後的人行步道、可以捉魚的白河水庫洩洪道,還有凝聚祖先感人故事的心靈步道。在林子內教會與社區民眾的共同合作下,汴頭社區從人口外移的灰暗,漸漸變成現今音樂滿盈的歡樂景象。

有生命、有故事又激勵人心的社區

林子內教堂是活絡社區的音樂發射站  位於台南縣白河鎮的「汴頭社區」,居民大多務農,而至今仍無公共汽車經過。實在無法想像,這裡就是日據時代的新樂園。儘管時序的移轉,也曾讓沒落的社區居民默默期盼趕快搬出去,但隨社區議題的越來越受重視,最後居民終於靠永續工作人員的協助與自己的心血,營造出夢想中的美好家園。

  蕭瑞巧牧師談起在汴頭里「一留,就是十年」的故事,「剛到汴頭里,看到村莊裡都灰灰暗暗的,從人們的口中深深地感覺到他們對將來沒有盼望、都不想住在這裡,」再加上這裡多是隔代教養、單親、貧困的小孩,讓當地的國小校長不得不對她說,「蕭牧師,台南縣的國小就屬林子內學區的學生問題最大!功課最不理想!」於是她與教會的人員覺得對社區有責任,便決定積極地付出關懷。

  在關懷當地居民的同時,也興建了「社區生活館」集合圖書室、才藝教室及辦公室,蕭瑞巧期待藉由循序漸進的方式,將閱讀、學習才藝…等富足的精神食糧,自然地注入居民的生命中。她開心地分享用音樂活絡社區的顯著成效,「小朋友放學後,社區內總是很快地就充滿音樂聲,而目前我們也有三位青年考取音樂系,並正在就讀中」。

流經社區的白河水庫洩洪道也方便居民洗菜  雖然貧困的問題、隔代教養、單親的問題依然存在社區中,但值得高興的是,他們走過死蔭的幽谷、走進美妙的音樂、走入盼望的將來。蕭瑞巧牧師相信,「因為有大家無限的關懷與祝福,才有重新出發的社區」。

動手打造「心靈步道」

  為了改善社區的氣氛,社區居民接下來也開始做社區綠化、美化的工作。不僅在令人敬畏的公墓旁種植綠籬,也為荒廢五十年的古道重新注入新生命。三年前,他們將先人從關仔嶺移居到此的古道打通,規劃成串起十個點、十個故事與十個回憶的「心靈步道」。特別的是,這條步道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全由社區居民一起動手做,連植草磚也是由大家齊心協力舖設完成。蕭瑞巧表示,「心靈步道」讓人認真傾聽內心的聲音也強健居民的體魄,是「心靈的故鄉」也是上帝在人間的「便利商店」,自從社區活化後,連村中的老人也養成散步的習慣了。

過去「分享台」是捉魚的觀測站  蕭瑞巧牧師說,心靈步道最受歡迎的有「分享台」與「老芒果樹下的故事」。其中,「分享台」是因為過去經濟不好,難得有魚肉可以吃,所以分享台就成為大家看魚、捉魚的觀測站,如果看到魚從水庫被沖下,只要快步尾隨,通常也會有滿滿的收穫。

  而相傳「老芒果樹下的故事」是早期先人受委託尋找新故鄉,從關仔嶺走到現今的老芒果樹下時已接近中午,先人坐在樹下吃便當、喝水,一陣風吹過,被樹上的芒果打到頭。頓時,先人發現原來「新故鄉」就在此,因為連坐在樹下都會被水果打到,於是先人買下這塊肥沃的土地定居。而樹下的「愛心石」,則是教會用來提醒到樹下參訪的人,要保持一顆柔軟的心,才會尋找到心靈的感動。

鄉間.古道.心樂園

連接步道的竹橋也串起居民們的心  汴頭社區位於白河水庫下游,蓮潭、玉豐至關仔嶺的主要道路中,除了每年二期的稻米耕作、柳丁、文旦等主要作物,配合白河鎮公所大力推廣蓮花產業,還有另一項特色產業——菸葉種植。隨著一年四季的變化,社區展現出不一樣的花果景色與田野變化。

  汴頭社區中俯拾即是觸動人心的故事,停下腳踏車的男孩一邊說著,「我想吃龍眼的時候跟阿公說,阿公就會去拔。」與到超市買龍眼的便利性相較,請阿公去摘來吃的過程,更多了幾分淳樸與親切。夏季正是龍眼的季節,步道旁的龍眼樹結實纍纍,就像社區裡的動人故事一樣,將愈來愈富足…。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