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明道大學圖書館 閱讀空間內外皆美

文:林明志 照片提供:林明志

  被媒體評選為五星級的校園明道大學,果然名不虛傳。走進明道,隨處可見林木植栽與湖光綠意。校長陳世雄說,明道校園強調綠能與有機,要求生活環保融入教育。

  明道大學校長陳世雄是精緻農業學系教授,同時也是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數十年來推動台灣有機農業不遺餘力,他原任教中興大學農藝系教授兼總務長,後來受聘到明道大學服務。陳世雄說,明道大學占地40多公頃,其中10多公頃為有機種植專區,包括,傳統鴨間稻區、中草藥等有機農產區,校園也推動有機植栽與飲食。

明道大學承正圖書館。圖書館旁的螽澤湖畔。明道大學校長陳世雄。

漂亮的校園 美麗的圖書館

  明道大學的綠林,是多年廣泛植栽而成,校園風光就是「綠」。校長陳世雄說,校地原是台糖甘蔗園,校園內沒有一棵樹,校方計畫性植栽形成一片綠意,讓建築物融入綠林,構成校園的美景。

  校長陳世雄強調,明道校園就是有機、綠能大學,未來將要與國際間訴求綠能有機的大學結盟。他細細說明校園文化與風氣,看著承正圖書館、湖光與綠林,景色顯得更美麗了,圖書館典藏書籍之外,搭配舒適、休閒之風,吸引更多學生、民眾進入,享受學院般的書香世界。

  明道大學的圖書館是紀念創辦人汪廣平的父親,命名為承正圖書館。現任館長林勤敏曾在國立台中圖書館服務18年,最後走入教育界,她是政治大學教育系學士、碩士,中正大學教育博士,也曾到英國倫敦大學學習文化藝術行政。從豐富的經歷來看,林勤敏可說是圖書館界的資深「圖館人」。

  專長時尚造形的林勤敏表示,明道大學的建築物很有東方庭園味,建物相當集中,留下廣大的綠地、湖泊與林道,圖書館的位置視野最廣,當然是最漂亮的建築物。林勤敏說,她來明道大學教書時,前校長汪大永說,這裡會長出一棟圖書館,希望她可以幫忙,林勤敏就開始籌劃承正圖書館的興建與規劃。2007年11月獨棟的承正圖書館落成,它位在蠡澤湖畔,是明道大學校園最美之處。

文津閣與環宇軒 最受矚目

同心圓形的書櫃典藏區。  承正圖書館典藏中外圖書約25萬冊,中外期刊約800種,電子書10,000多冊,視聽資料約2,000種,電子資料庫80多種。圖書館採雙大門設計,一樓設有服務台、展演大廳、新書展示區、文津閣、環宇軒。林勤敏說,圖書館是大落地窗採光,除了視野通透,賞看校園美景,也讓自然光流進館內,圖書館中央大廳意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be、learning to change終身學習五大支柱。

  承正圖書館設有開放式展示大廳,林勤敏說,展示大廳主要是提供各種藝文展示,不管是雕塑、油畫、國畫、水彩等,都可以吊掛牆上與館內陳設相互輝映,讓圖書館享有書香之外,更添加人文藝術氣息;另外,動態的藝術表演、酒會等,也都在圖書館舉行,幾乎每個月都有不少團體到校參訪。

  外界到承正圖書館參訪時,最引人注目的是文津閣與環宇軒,它們都是獨立空間,雅正的宮庭空間陳設。「文津閣」原是清代皇家藏書館,位在承德避暑山莊,清乾隆時編纂《四庫全書》7套,即有1套典藏在文津閣內,承正圖書館就是典藏文津閣版的《四庫全書》,因此,專室也命名為「文津閣」。

  文津閣的《四庫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包括《論語》、《春秋》、《史記》、《資治通鑑》、《文心雕龍》等經典著作,全書共有1,500冊,只供有興趣的學生館內閱讀。文津閣就像是皇帝書房,布置書法、國畫、古董家具、仿古瓷等,林勤敏館長說,文津閣四庫全書是台灣首套採買,典藏在學院供研究的書籍,原置放在人文學院,後來才放在圖書館。

設立書法專區 極具特色

  環宇軒是書法書籍典藏專室,圖書館很少設立書法專室,林勤敏說,創辦人汪廣平很喜歡中國文學與書法,7週年校慶時,捐贈溥心畬、張大千、呂佛庭等80多幅書法給學校。設置環宇軒可作為國學所研究中國書法的專室,也可以靜態展示書法用品等,環宇軒典藏歷代書法名家字帖等,國學所編輯的書法年表,依朝代分類掛在專室內。

  承正圖書館曾以館藏特色書法為題,設計成海報參展,獲得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評選為全國圖書館海報展第一名,隨後推派參加美國芝加哥的國際圖書館海報聯展。

圖書館旁美景非常適合閱讀。館內「文津閣」是典藏文津閣版四庫全書的專室。數位媒體工作室供剪輯影帶。

大形圓形書庫造型滿分

  走進二樓映入眼簾的是大型圓形書庫,這座圓形書庫其實包圍四根大梁柱,層層向外擴展的活動式書櫃,為了避開梁柱與美觀設計,林勤敏與設計團隊想盡辦法,最後採用圓形的書庫架設。不但造型加分也成為承正圖書館的特色,採光明亮的落地窗旁, 設置閱讀專區, 除了享受書香,也能欣賞校園美景。

  角落旁設有2間數位媒體工作室,可供小組進行數位媒體創作、後製等,明道大學設有數位設計系,圖書館採購軟體等供學生研習創作,並成立「明道電視台(MDtv)」。不管是校園的畢業展、參訪活動等,都會攝影剪輯並在校園電視牆公開播放,還與中華電信MOD合作播放校園新聞等。

  除了實體館藏之外,圖書館還以數位記錄校園,林勤敏說,各種記錄的作品成為數位化的資訊典藏,成了圖書館的一大特色之一。在數位資源中除了必備的網路資料庫之外,圖書館自製影帶典藏明道的歷史。

  地下一樓設有童書閱覽區,典藏各國的繪本、漫畫等,林勤敏說,典藏的書籍有不少適合小朋友閱讀。明道大學附設幼維園,小朋友在參訪圖書館時,正好可以提供閱讀,因此,圖書館特別成立「繪本漫畫」專區,課餘時,不少大學生也喜歡在童書區閱讀。

服務學生 也服務社區民眾

  林勤敏說,圖書館是學校的心臟,供給學生資訊的養分。承正圖書館不但服務學生,也服務社區民眾,圖書館歡迎附近民眾到校辦理借書證,權利與義務都與在校同學相同。

  此外,承正圖書館還成立行動圖書館,進行書香巡迴車推廣計畫。明道大學彩繪一輛校車,每週三、六下午,載著1,000多本的書籍下鄉服務。林勤敏說,行動圖書館上路3年以來廣受好評,原本服務二林、埤頭、溪州地區,現在又加入社頭、北斗。圖書館下鄉服務時,也會帶著學生參與,並設計團康活動。

  另外,圖書館還參與「喜閱台灣」服務計畫,圖書館團隊及學生也參與社頭鄉立圖書館經營改善計畫,除了提供硬體空間改善的建議外,也導入行動圖書館與團康活動,以活絡地方圖書館的經營。林勤敏說,承正圖書館不但是學院圖書館,也是社區圖書館,服務的本質永遠不變,希望大家多多走進圖書館。

承正圖書館館長林勤敏。繪本與漫畫的童書閱讀區。圖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