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館長開玩笑地說:「鄉鎮圖書館是地方首長的最『礙』,」他還特別強調是礙手礙腳的礙!因為表面上看來,圖書館是個只會花錢,又沒有任何產值可言的單位,教人如何去愛?不過,國外針對公共圖書館進行各種投資報酬率分析顯示,投資公共圖書館絕對是上上算,也因此為公共圖書館往後的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
穩賺不賠?
近年,公部門投注公共圖書館的主要計畫為「空間營運改造計畫」,而空間改造後的經營,如何符合圖書館的社會價值?如何創造圖書館的經濟價值?是每一位館員所念茲在茲的。這讓人想起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副館長Norman曾說:「當我們將一本好書推薦給人,這本書會改變他的想法,他的想法會改變他的行動,他的行動會改變這個社會。而這素質的提昇正說明,公共圖書館的扎根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圖書館的影響既深刻又長遠。
望眼望去,國外大手筆投資公共圖書館的軟硬體設備,也是其來有自。無論從經濟學的投資報酬率、消費者剩餘、知覺價值、市場價值評估法、非市場價值評估法……等各種分析法發現,只要有心並用對方法,投入公共圖書館的每一元,對國家經濟都會產生倍數成長的效益。除此之外,對個人的知覺價值更是無限,也難怪有先見之明之士多一致贊同,「投資圖書館絕對穩賺不賠,否則將來需投入的社會成本將更大。」
從策略聯盟做起
至此,一定也會有人發出「地方財政如此困難,投資圖書館是既長久、又不易看見經濟效益。」的不平之聲。也因為如此,相較於國外,台灣圖書館的營運與服務則更顯小而美、美而可愛,「既然沒人、沒錢,就自己去找人、找錢。」這是絕多數致力於台灣鄉鎮圖書館人員的決心,只要他們有心想做,終究會使盡渾身解數去賦予圖書館理想中的樣貌。
於是,有如宜蘭市立圖書館館長陳俊仁者,便開始在鄉內四處募款;有如屏東縣萬丹鄉立圖書館館長陳義宗者,積極滲入社區發展協會、地方文史工作室……,宛如孫悟空七十二變,無所不用其極地將各種資源串連起來。正所謂哪裡有資源、哪裡有機會,館員們就往那裡去,然後再將所有有助於圖書館發展的元素匯集起來,以成為圖書館往後發展的巨大能量。
雖然,「團結力量大」的哲理人人都懂,但是其中的應對進退,卻並非人人知曉。本期,除介紹公共圖書館的結盟方式與策略,也提供幾所典範館舍的創意經營與經驗分享。
同時,也將破除圖館界流行的「愛上圖書館,事情做不完」的悲情,轉而為「愛上圖書館,大家一起玩」的趣味。因為新時代的公共圖書館是大家的圖書館,需要各種不同領域的人士,共同經營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