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臺灣史100件大事》《學習障礙教材教法》《臺灣粿印藝術:臺灣民間粿糕餅糖塔印模文化藝術之研究》等介紹

文:林美惠(國立臺中圖書館館員)

書 名:臺灣史一○○件大事
著 者:李筱峰
出版者:玉山社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十月第一版一刷
    民國八十九年四月第一版六刷

  臺灣雖是彈丸之地,歷史卻是一籮筐,這一籮筐的歷史事件,生長在臺灣的人未必全然了解,所以談不上受到歷史的薰陶,好高騖遠,追逐那夢幻中的天堂;不能認識天天相處的臺灣,卻朝思暮想那遙不可及的國度,以致但知有黃河、長江,而不知大甲溪、濁水溪。因此,沒有得到歷史教訓,也沒有如福斯所說的:「歷史不但是一門可以為學問而學問的學問,同時歷史更是一種對吾人日常生活極有用處的知識。」更缺乏培根所謂:「歷史使人智慧。」

  九○年代開始,民主化與本土化逐漸抬頭,備受忽視、隱諱的臺灣史,終於大膽攤在陽光下檢視、討論,相關的研究紛紛呈現,本書即是其一。

  著者是位臺灣史研究者,他認為許多生長在臺灣的人,讀了許多「悠悠五千年」的歷史,卻在踏入新世紀之時,猛然發現對自己所生長的臺灣的身世,茫然無所知,因此以臺灣當前的時空為立足點,深入淺出,從臺灣歷史上選出一○○件大事,以臺灣為一主體,將一○○個事件完整地加以串聯,而成為一完整的臺灣歷史。

  本書分上、下兩冊,上冊為「戰前篇」,下冊為「戰後篇」。「戰前篇」自「荷蘭人佔領臺灣」起至「盟軍空襲臺灣」止,包括:西班牙殖民北臺灣、臺灣開始轉口貿易、荷蘭人在臺大量輸出鹿皮、新港文書的出現、鄭成功攻占臺灣、鄭經東寧建國、朱一貴事件、大甲西北抗官、牡丹社事件、臺灣民主國成立、北埔事件、噍吧哖事件等五十四個事件。「戰後篇」自「國民政府接管臺灣」至「特殊兩國關係論的提出」,有臺灣省參議會成立、二二八事件、海外臺灣獨立運動的展開、幣制改革、《自由中國》雜誌創刊、八二三砲戰、雷震案爆發組黨行動失敗、鄉土文學論戰、臺美斷交/中美建交、總統直接民選等四十六事件,最後尚有一補記及著者作品年表。


書 名:學習障礙教材教法
著 者:楊坤堂
出版者:五南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八月

  資賦優異以及身心障礙兒童,都是特殊兒童,特殊教育即是為協助這類兒童學習需求的一種過程,屬正常教育的一部分。

  「學習障礙」兒童,指的是身心障礙兒童而言,他們不一定智力低,只是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顯現出注意、記憶、聽覺理解、口語表達、基本閱讀技巧、閱讀理解、書寫、數學運算、推理或知覺動作協調等學習之明顯困難,因此,特殊教育課程的安排;教學活動的設計,都要滿足其個別差異,身心特性與教育需求,方能達到「有效的教學」。

  本書是綜合有關學習障礙教學、研究及輔導的心得和經驗而成,含理論與實務兩部分,共分六章敘述:

第一章:簡述特殊兒童學習輔導、特殊教育、特殊兒童、資源班,以及資源教師等與本書主題有關的特殊教育基本概念。
第二章:精要介紹學習障礙的定義、特徵、成因、類型、診斷與處理。
第三章:分別敘述身心障礙資源班及學習障礙課程模式和內涵。
第四章:探討學習障礙補救教學的模式、流程、原則與策略。
第五章:列舉個別化教育計畫的主要內涵,並輔以個別化教學計畫及教學活動設計實例。
第六章:依第三章第四節學習障礙課程(教材)內涵及第四章學習障礙教學(教法)的理論架構,而設計的學習障礙教材教法設計實例。


書 名:台灣粿印藝術:臺灣民間糕餅糖塔印模文化藝術之研究
著 者:簡榮聰
出版者:漢光文化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在農業社會時代,「做粿」是件大事,代表將要過年、過節、祀天、敬神。通常在節日之前,利用閒暇,一家大小或親朋鄰居聚在一起,磨米漿、揉米糰、包餡、印粿、蒸粿,相互幫忙,各有所司,即使幫不上忙,也會在旁邊湊熱鬧,看做粿,也期待粿快快蒸好。隨著時代的演進,大家庭制度解體,傳統禮俗禮教的約束力減弱,加上生活日趨富裕,食品豐富而多樣,即使想嚐嚐粿,也隨時可在市場上買到,因此,做粿的情形並不多見,當然,用來印製「紅龜」的模具-粿印,也逐漸消失,只有一些文物展覽場尚留有蹤跡。

  「粿印」代表著臺灣民間悠久的飲食文化,反映著民俗信仰、節慶生活,所呈現的不僅是民族文化特質與生活軌跡,粿印也不只是做粿的印模,而是蘊含著技藝、歷史、文化痕跡。以品類而言,粿印包括了粿印、糕印、餅印及糖塔模子;以年節文化而言,節慶不同,印粿、印餅、印糕、印糖塔也不同,例如「紅龜粿」,天公生、元宵節等可用;新墓、培墓就只能用「鼠麴龜粿」;中元普渡印製「糕仔」,中秋節做「月餅」。至於粿、糕、餅等印模的圖樣可就多采多姿了,例如粿印,有代表長壽、吉祥的龜形紋;象徵長壽的壽桃;表示豐裕有餘的魚形紋,以及「財富連綿」、子孫繁延」表徵的連錢形等。這些鐫刻、雕刻在粿印的圖形,由於是手工,圖紋、形態具變化、刻工之美,欣賞一個粿印,有如欣賞一件工藝作品,是否有興趣一起來欣賞「臺灣粿印藝術」?或許會發現老祖母的粿印喔!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