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網際網路資源對學術傳播影響之探討

文:李碧鳳(元智大學圖書資訊服務處組員)

【摘要】

  Internet為資訊出版和利用產生變革的催化劑。網路科技的出現,促使運用網際網路進行資訊的生產、出版和利用更加便利。不但改變了研究人員使用和搜尋資料習慣,同時改變了研究人員學術傳播的形態。本文主要在瞭解網際網路資源與學術傳播的一般定義、網際網路資源對學術傳播的影響,並分析網際網路資源對學術傳播影響的相關實證研究結果。作者建議實施實證性研究,調查網際網路資源被使用於學術傳播的程度,進行各學科領域個案研究,可試圖尋找各學科是否有特定引用網際網路資源的模式,或不同學科間引用網際網路資源是否存在著差異,為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學術傳播模式有更深入認識。

【Abstract】

  Since the Internet-based electronic resources are growing,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cholars using them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s of Internet-based electronic resources and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the citation analysis, the impact of Internet-based electronic resources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the related studies. Finally, the author suggests the need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study for the impact of Internet-based electronic resources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variety fields.

關鍵詞:學術傳播、網際網路資源、引用文獻分析

Keyword: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ternet-based Electronic Resources; Citation Analysis

一、前言

  Internet為資訊出版和利用產生變革的催化劑。網路科技的出現,促使運用網際網路進行資訊的生產、出版和利用更加便利。

  促使學術傳播徹底改變有二點:第一電子改革的結果,使得網際網路電子資源呈現穩定的成長,可由網際網路取得的電子期刊、雜誌和簡訊的成長量獲得證明(註1-6);再者許多自我出版品、未出版品和會議論文多可透過網際網路取得。Internet對電子文件及期刊全文的傳遞帶給圖書館和研究人員極大的便利,不但改變了圖書館的服務型態,改變了圖書館館藏發展策略(註7)、改變了研究人員使用和搜尋資料習慣,同時改變了研究人員學術傳播的形態。

  以期刊為例,高成本和長時間的出版過程延遲,使紙本期刊受到最嚴重的批評,也因紙本期刊問題及伴隨電腦和傳播科技的發展,促使電子式的發展成為紙本期刊的另一選擇。在1993年第一個生動的全球資訊網路瀏覽器(Mosaic)出現以前,大部分電子期刊以群體討論群(listserv)的技術為基礎,電子期刊文章則以ASCII文字檔案散佈,Gopher或FTP通訊協定則常常被使用當作除群體討論群外之補充儲存體。從此全球資訊網路之驚人成長,已對電子期刊儲存之數量和散佈造成影響,許多之前以群體討論群為基礎的電子期刊,其大部分最新的卷期都被遷移到全球資訊網路。出版在全球資訊網路的期刊能夠對參考書目、表格及文章其他部分提供超文字連結,或連接到其他Web檔案,而且能夠使用強而有力的新特色,例如圖表、聲音和電影短片等等,另外電子期刊的出版速度遠甚過紙本期刊,因此雖然電子期刊的費用、品質、檔案和保存問題尚未被解決,其潛在優勢顯然高於紙本期刊(註8)。但即使數以千萬的電子期刊、通訊和其他電子雜誌現在能夠在網路上取得,不過網際網路資源對學術傳播的影響,很少有實證性研究。而傳統學術圖書館在學術傳播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學術圖書館不能忽視電子期刊的檢索問題。

二、定義

  網際網路資源(Internet-based electronic resources or e-sources)因研究人員而有不同的定義。1997年茲漢(Yin Zhang)從引用文獻分析探討網際網路資源對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領域的影響研究中,將網際網路予以廣泛定義為:任何直接透過網際網路(Internet)取得的所有類型電子資源,包括(註9):

  1. 電子郵件信件;
  2. 張貼於網路論壇的訊息;
  3. 透過gopher,Web或ftp取得的自我出版品、電子期刊文章、簡訊或其他電子雜誌、工作文章、技術報告、會議論文或圖書等等;
  4. 商業性的電子資源。例如線上資料庫系統Dialog,Lexis-Nexis,或是其他學會透過網際網路提供付費使用的資源;
  5. 透過網際網路取得的其他電子資源。

  而學術傳播(scholarly commu-nication)的定義目前廣為大家所接受為波格曼(C.L. Borgman)的定義:任何領域,研究學者如何透過正式和非正式管道使用和散佈資訊(註10)。蔡明月認為學術傳播主要研究學者如何經由正式與非正式管道使用及傳播資訊,其範圍包括學術資訊的成長,各研究領域間的學科主題關係,各使用群體的資訊需求及資訊利用,正式與非正式傳播的關係等(註11)。一般正式傳播意指公開發表的文獻,其種類可分為一次資料(primary sources)、二次資料(secondary sources)及三次資料(tertiary sources)。非正式傳播乃學術研究者個人之間非制度化、無結構的直接溝通,互相交流,其中的成員通常擁有共同研究興趣,分屬各自組織,組成非正式的聯盟,彼此傳播未公開正式出版的資料,其類型不一而足,計有日記、手抄本、備忘錄、筆記、有關作業過程及實驗處理之記錄簿或錄影帶、電腦或其他機器製作的程式、圖形或表格、教學幻燈片、投影片或錄音帶、私人來往之信件或電子郵件、計畫書草稿、研究初稿或印刷品抽印本、機構內部的研究報告或出版品;此外尚有面對面或電話的口頭交談、互相參觀訪問及會議場外的討論等(註12)。因正式的學術傳播是一個不嚴密的概念,故正式與非正式學術傳播管道間並沒有很清楚的界線。

三、網際網路資源對學術傳播的影響

  許多研究調查網際網路和新出現的學術傳播形式,在學術界的影響。杜肯(T. Duncan)對新的資訊科技如何改變出版界、學術界和傳播界的特性,有一相當宏觀的看法。他預想資訊科技將改變學術工作的本質,即使這些改變尚未被知道;杜肯暗示關於電子學會(electronic academy)的電子資訊系統、傳統的識字觀念、資料的擁有權、教師生產力的評判標準、教學技巧和結果的呈現等等,基本上都將受到挑戰(註13)。

  許多學者發現網路科技能夠改善學術的創作和生產。柯羅佛(W. Crawford)對PACS-L實施一個非正式的調查,試著探究創造力和聯繫間是否存在著相互關係。結果發現回覆調查中97%(86/89)反應因為彼此的聯繫,使他們感到見聞寬廣消息靈通;66%(60/91)反應因為彼此的聯繫,使他們感到更有生產力;62%(55/89)反應因為彼此的聯繫,使他們感到更有創造力(註14)。柯漢(J. Cohen)研究教師出版生產力和使用電腦為溝通媒介(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簡稱CMC)的關係。結果顯示使用CMC頻率和出版間(包括合著者的出版),呈正相關關係(註15)。

  除此之外,也有諸多學者研究網際網路對學術傳播影響,及不同類型的網路電子資源對學術傳播影響之整體性評估。柯羅尼(B. Cronin)和麥肯(G. McKim)主張Web對科學家和學者取存全球資訊,和散佈自己的研究予全球同行團體的方法,將有改變性的影響(註16),他們認為全球資訊網路打開學者彼此間溝通的新方法。

  而電子期刊也一個被關注頗多的網際網路資源。電子期刊的優點可被歸納為快速出版、有效率的傳佈、提出研究結果方式的革新、公開的同行評審和出版的低成本(註17)。貝利(C.W. Bailey Jr)預測19世紀紙本期刊似乎仍是正式學術傳播的主要通路,但網路電子期刊似乎也變成一個取得學術資訊之日益重要的平行來源(註18)。未來電子期刊將非常普及,變成學術傳播的一個稀有現象(註19)。鄔瓦特(Hazel Woodward)和麥克奈特(Cliff McKnith)主張取得電子期刊必須思考三個層次:第一層是關於電子期刊和出版者(包括名字和地址)書目性資訊的通路(access);第二層是透過索引摘要服務,取得關於個別文章出版在電子期刊資訊的通路;第三層是取得確實的電子期刊文章的通路(註20)。

  另外,電子會議或網路論壇亦被廣泛的使用在學術傳播。寇非斯(M.J. Kovacs)和寇非斯(D.K. Kovacs)的研究揭露電子會議在學術的使用(包括合著和資訊分享)是漸增(註21)。寇非斯、羅賓森(K.L. Robinson)和戴森(J. Dixon)以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領域,針對電子會議如何滿足資訊需求?電子會議取代或增加傳統的資訊來源?實施一個定質性的探討;研究結果是網際網路的電子會議開始改變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專家和學者的資訊搜尋和分享行為,成為專業和研究資訊的來源(註22)。歐克森(A. Okerson)將電子會議的優點歸納為(註23):

  1. 存取更豐富的非正式資訊;
  2. 連結同行,促使概念(ideas)形成的快速;
  3. 與世界分享想法祇在瞬間;
  4. 發現其他學術領域但有相同興趣的同好共同學習。

  綜合上述,網際網路資源對學術傳播已存在不同層次的影響,同時改變了學術研究者間資訊的溝通、搜尋和分享模式。惟究竟網際網路資源對學術傳播的整體影響程度為何?學術研究者引用網際網路資源的來源和特性為何?所引用的網際網路資源的可及性或可得性如何?影響引用網際網路資源的因素為何?不同的學科領域引用網際網路的行為、特性及影響因素是否有差異?等等….極待更進一步的實證研究瞭解。

四、引用文獻分析

  就科學與技術研究而言,引用文獻分析(citation analysis)已是一個量化研究的重要工具,而引用文獻索引更是經常被使用來檢索特定主題的相關文獻(註24)。就學術溝通而言,在連續的溝通過程中,引用文獻告訴我們訊息是如何被接收、被轉譯及被傳送予他人 (註25)。引用文獻提供與作者論點相關之作品的參考書目,透過參考文獻可以指引讀者得知該作者的想法及其所參考之資料的來源(註26)。史密斯認為研究文獻的必要部分是指引前人作品的參考書目清單(註27);日門(John M. Ziman)則指出科學文獻並非單獨存在,而是包含所有與該主題相關的全部文獻(註28)。理論上,所有的研究文獻皆應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鑑於研究領域的誠信原則,作者亦應將該篇文章所引用的文獻標示出來。

  一般而言,作者引用他人文章的目的可能是批評前人的著作、以前人著作為基礎、利用前人著作來增進自己的論點、或者是肯定前人的著作;有時作者引用的目的則只是為表示作者有廣泛地閱讀與其研究相關的作品。布魯克斯(Terrace A. Brooks)依據前人與引用文獻動機相關的研究,將引用文獻的動機歸納為如下七類(註29):

  1. 新穎性:告訴別人自己所參考的資料的新穎性,因此只引用最新的資料。
  2. 負面證據:引用負面證據來批評、改正、否定或反駁他人的作品。
  3. 操作型資訊:當沿用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方法、結果、參考工具或結論時,必須予以標明。
  4. 說服性:引用別人的文章來達成說服的效果。
  5. 正面評價:對同類型的文章或相近的研究成果,給予正面評價。
  6. 提醒性:引用別人的文章以提供讀者對背景資料、原始資料和最新資料的注意。
  7. 社會認同:引用某些文獻有時是為了得到學術上同儕的認同。

  所以,引用文獻分析一向被認為是一個分析個人、組織及期刊影響力的有效工具(註30),也是研究者尋找相同主題有關資訊的重要線索;由於其無感式(unobtrusion)及容易取得研究資料的特色,不像問卷及面談須獲得反應者的合作方可進行,因此也為許多學科主題的研究者所吸引。史密斯(L. C. Smith)認為引用文獻分析有其實際的應用效果,例如(1)文獻特性的研究。被引用資料的特性最常被探討的是資料類型、年代、被引用最多的作者及期刊、語言及國家分佈等;(2)研究某一學科的發展歷史、分析研究興趣的改變及未來發展的方向;(3)使用者研究。研究結果可做為館藏發展及提供服務的參考,如分析圖書館使用者其著作的參考文獻,以決定館藏的資料類型、年代、主題和語言等。(4)館藏發展。引用文獻分析可幫助圖書館擬定資料的選擇、淘汰等政策,並可評估館藏的完整性及使用情形等等(註31)。另外運用引用文獻分析法,研究網際網路資源對學術傳播影響的研究大有人在。就研究方法與研究結果的應用而言,引用文獻分析法確實有其重要性。

五、相關研究

  雖然許多學者對網際網路電子資源在學術傳播的影響,有如以上所述之樂觀看法;但極少是實際運用實證研究來評估影響情況。湯坦(Y. Tonta)在1995年1月實施實證性研究,確定網路資訊來源是如何大量的被從1993年到1994年的學術性紙本期刊所引用。27種紙本學術性期刊中,共得97篇文章(每卷期選二篇),涵蓋的學科範圍相當廣泛(化學、工程、社會學、社會科學、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和商業);研究結果顯示97篇文章中只有2篇有引用網路資訊來源(註32)。

  1995年末哈特(S.P. Harter)研究電子期刊對正式學術傳播的影響,提供一個具體的評估方法,他利用衡量電子期刊被引用的程度,來評估電子期刊在學術傳播的影響,列入研究的電子期刊樣本總計有39種主題涵蓋範圍廣泛的學術期刊;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學術性、評論性的電子期刊,在其個別領域的學術傳播基本上是沒有影響的(註33)。

  除此之外,哈特和肯(H.J. Kim)研究74種經同行評審的學術性電子期刊,利用其參考書目檢查電子期刊文章的作者引用電子期刊和其他電子來源(包括Web網頁、電子式的個人文章、電子郵件、電子期刊文章和網路論壇的資訊等等)的程度;研究結果顯示1.9%(83/4317)的參考書目是電子來源,其中只有0.2%(9/4317)是電子期刊,他們於是判斷利用被引用的參考書目,衡量目前電子期刊在學術傳播上幾乎未扮演任何角色(註34)。最後,哈特和肯指出電子期刊文章的作者對電子媒體,較傳統的作者更具贊同、更傾向於引用電子來源。

  茲漢則嘗試利用1994到1996年間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領域的個案研究,調查電子資源在正式學術傳播的影響狀況,提出四個以引用為基礎的指標,利用這些指標來衡量影響狀況。結果顯示同紙本來源相比較,電子資源在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領域的正式學術傳播影響相當小,若以電子資源被引用狀況來衡量,雖然1994-1996每年看得見影響的成長量,但並未呈現逐年顯著增加。研究發現期刊發行的形式與引用電子資源的比率相關,例如電子期刊文獻較紙本期刊文獻似乎引用較多的電子資源,與先前哈特和肯提出電子期刊的作者較傾向於引用電子資源的看法一致(註35);但一旦作者引用電子資源,無論何種期刊發行形式或年代,每篇文獻引用電子參考書目的數量並沒有明顯的差異,換句話說引用電子資源可能視作者而定,而非依作者選擇出版在何種期刊形式而有不同;另外在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的文獻,1994年似乎是引用電子資源的轉捩點,從1994年開始引用電子資源便存在著因期刊形式而有所不同(註36)。

  整體來說實施實證性的研究,藉著調查紙本和電子型式的文章,來檢定網際網路資源對正式學術傳播的影響並不多。大部份的研究限制在個別的科技或電子資源對學術傳播的影響,所探討的問題可歸納為:(1)電子期刊被文獻引用的整體影響程度,事實上在正式的學術傳播上,被引用的不只是電子期刊;(2)在電子期刊和紙本期刊的文章中,引用電子資源是有任何差異;(3)隨著時間的流逝,電子資源的數量快速增加時,是否電子資源的影響也會隨之增加(註37)。

  另外探討學科領域在使用網路科技和資源的可能影響因素,似乎在先前許多嘗試評估電子資源影響的研究,都未被提出討論。希特卡克(S. Hitchcock)、卡兒(L. Carr)和哈(W. Hall)調查1995年末期的科學、科技和醫學(STM)領域的100種全文且經同行評審的線上期刊。結果發現電子期刊出版品隨著學科領域而有差異,有先行印刷(preprint)文化的物理和數學領域,較其他沒有先行印刷文化的領域,似乎有較多的電子出版,同時他們也注意到電腦科學其實很少發表文章在電子期刊。研究結果建議,當評估電子資源的影響時,必須思考學科領域差異所牽涉的問題,因為從不同的學科領域所選擇的期刊,甚至同一學科領域期刊的選擇,也因不同期刊引用電子資源的差異,可能得到不同的研究結果(註38)。

  然而是否引用電子資源,可能與作者對電子資源的評估,及使用電子資源所需相關技巧和技術知識有關聯,因此引用電子資源的習慣也是許多研究者思考使用網際網路資源的障礙之一(註39)。另外電子資源被接受和引用的問題,或許也與電子資源本身的限制有關聯,網際網路的典型特性是部份資源的不穩定性,包括內容的不固定性和提供使用電子資源通路科技的改變,雖然大部份的電子期刊擁有明確清楚的檔案記錄政策,群體討論和網路討論群則很少有檔案記錄政策,因此電子資源持續的可及性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且可能影響學者們將電子資源當作一個正式學術傳播的合法中介媒體(註40-41)。

  1995年中旬哈特和肯實施一個實證性研究,重點在當時可從網際網路找到之學術性且經同行評審的電子期刊,探討可及性問題和許多其他問題,研究報告分為名錄資訊的正確性、電子期刊文章的可及性、電子期刊檔案記錄的現況、被電子期刊使用的資料型式、及可使用來檢索現刊和回溯卷期的方法,並藉著電子期刊文章引用的電子出版品,來研究其引用電子出版品的可及性。研究發現對使用者嘗試檢索電子出版品時,可能增加許多實際上的問題提出圖解說明,並揭露相關電子期刊研究之可及性和可用性的薄弱,該研究發現所提出的暗示,值得學術和研究圖書館深思(註42)。例如假若學術和研究圖書館擬提供檢索電子期刊文章的通路,那麼必須具備適當的硬體和軟體,因許多電子期刊提供二種以上存取和散佈的方法,且可能是不同的資料型式,包括DVI,PostScript,TeX和audio,video等等,而許多使用者因為缺乏合適的硬體或軟體,導致無法在他們自己的電腦完全使用電子期刊;另外假若欲使用者有效的使用圖書館所提供的設備,對許多使用者提供適當訓練是必須的(註43)。

  哈特和肯的研究結果使人憂慮的另一發現,是他們所使用的二種電子期刊名錄,結果發現儘管這些名錄的出版日期都是最近的,仍有超過一半的電子期刊無法經由名錄所提供一種或更多種的方法檢索到,而發生最頻繁的檢索失敗原因是不正確的名錄資訊,作者們假定名錄不正確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名錄都是每年編纂出版,遠不及相關資訊快速變化的腳步,紙本的電子期刊名錄可能也不很適合。因此為趕上電子期刊之快速變化的特性,作者暗示名錄應該放在網際網路,且是保持最新狀態的版本(註44)。其他檢索失敗的原因是電子期刊本身的問題,例如主機當機或主機位置改變,此外大約五分之一的電子期刊有不完整檔案,約四分之一的電子期刊或許已停止出版,研究結果對關注電子期刊檔案的永存性和可靠性,提高問題的嚴重性。作者們發現免費的電子期刊較付費的電子期刊更顯著的有檢索方面問題,暗示著較小的電子期刊出版者必須花較多的注意力在品質控制問題,特別是檢索的相關問題,他們同時暗示免費的電子期刊想法,可能是一個無法持續的假像(註45)。

六、結語

  總之,網際網路資源已成為傳統正式學術傳播系統的另外途徑,其被接受和使用的程度仍然不是很清楚。針對作者使用網路知識,和關於透過網路取得電子期刊文章的可及性問題,亦未有實證性的研究出版。假若電子期刊擬成功的被正式學術傳播當成一個新的中介媒體,可信賴的通路和可用性似乎是決定性要素(註46)。而書目計量學主要研究課題在描述文獻的特性及文獻內涵間的關係,除正式傳播的研究之外,另有部分書目計量學的研究則著眼於非正式傳播的探討(註47)。學術傳播的具體產物,提供了書目計量學的有效研究對象,系統化的書目計量學研究成果,讓我們窺見了學術傳播的種種現象,兩者關係密不可分(註48)。因電子出版使得資訊搜尋途徑更具多樣性與選擇性,蔡明月認為電子媒體的檢索與使用多樣化,電腦網路資源豐富,學術傳播可在彈指之間完成,使用者可建立自己的虛擬圖書館。至此,學術傳播已超越時空限制,呈現一劃時代嶄新風貌。為書目計量學開闢另一片研究疆土(註49)。因此,實施實證性研究,調查網際網路資源被使用於學術傳播的程度,運用引用文獻分析,進行各學科領域個案研究,可試圖尋找各學科是否有特定引用網際網路資源的模式,或不同學科間引用網際網路資源是否存在著差異,為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學術傳播模式有更深入的認識。

【附註】

  • 註1: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Directory of electronic journals, newsletters and academic discus-sion lists (ARL, Washington, DC, 1991).
  • 註2:M. Strangelove, D. Kovacs and A. Okerson (eds), Directory of electronic journals, newsletters and academic discussion lists 2nd ed.(ARL, Washington, DC, 1992).
  • 註3:M. Strangelove, D. Kovacs and A. Okerson (eds), Directory of electronic journals, newsletters and academic discussion lists 3nd ed.(ARL, Washing-ton, DC, 1993).
  • 註4:M. Strangelove, D. Kovacs and A. Okerson (eds), Directory of electronic journals, newsletters and academic discussion lists 4nd ed.(ARL, Washington, DC, 1994).
  • 註5:M. Strangelove, D. Kovacs and A. Okerson (eds), Directory of electronic journals, newsletters and academic discussion lists 5nd ed.(ARL, Washington, DC, 1995).
  • 註6:M. Strangelove, D. Kovacs and A. Okerson (eds), Directory of electronic journals, newsletters and academic discussion lists 6nd ed.(ARL, Washington, DC, 1996).
  • 註7:Janet Balas, “Beyond document delivery,” Computers in Libraries 16:9(Oct. 1996) : 29.
  • 註8:S.P. Harter and H.J. Kim, "Accessing electronic journals and other epublications: an empirical study,"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57:5(1996) : 440-441.
  • 註9:Yin Zhang, "The impact of Inter-net-based electronic resources on form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the are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 cit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4:4(1998) : 242.
  • 註10:C.L. Borgman, "Editor's introduction," In: C.L. Borgman(ed.), Scholarly、communication and bibliometrics (Sage Publications, Newbury Park, CA, 1990), 13.
  • 註11:蔡明月,"學術傳播與書目計量學,"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第35卷 第1期(1997年9月):39。
  • 註12:同註11,46-51。
  • 註13:T. Duncan,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change in scholarly research," In: A.Hirshon(ed.), After the electronic revolution, will you be the first to go? Proceedings of the 1992 Association for Library Col-lections and Technical Services President's Program San Fran-cisco, CA, 29 June 1992(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Chicago, 1993).
  • 註14:W. Crawford, "Creativity and connectedness: results," PACS-L on 13 October 1992, available at:http://listserv.uh.edu/archives/pacs-l.html
  • 註15:J. Cohe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ation prductivity among faculty," Internet Research: Electronic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and Policy 6:2/3 (1996) : 41-63.
  • 註16:B. Cronin and G. McKim, "Science and scholarship on the World Wide Web: a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2:2 (1996) : 163-171.
  • 註17:F.W. Lancaster, "The Evolution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Library Trends 43:4 (1995) : 518-527.
  • 註18:C.W. Bailey Jr, "The Coalition for networked information's acquistion-on-demand model: and exploration and critique," Serials Review 18:1/2(1992) : 78-81.
  • 註19:M.E. Stoller, "Electronic journals in the humanities: a survey and critique," Library Trends 40:4 (1992) : 647-666.
  • 註20:Hazel Woodward and Cliff Mc-Knith, "Electronic journals: issues of access and biblio-graphical control," Serials Re-view 21:2 (summer 1995) : 71-78.
  • 註21:M.J. Kovacs and D.K. Kovacs, "The State of scholarly electronic conferencing," Electronic Net-working: Research, Applications and Policy 1:2(1991) : 29-36.
  • 註22:D.K. Kovacs, K.L. Robinson and J. Dixon, "Scholarly econference on the academic networks: how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als use the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6:4(1995) : 244-253.
  • 註23:A. Okerson, "The Electronic jour-nal: what whence, and when?," 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 2:1 (1991).available at:http://info.lib.uh.edu/pr/v2/n1/okersonv2n1.html
  • 註24:H. F. Moed and M. Vriens, "Possible Inaccuracies Occurring in Cit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15:2 (1989) : 95.
  • 註25:Henry Small, "Contributions of Citation Analysis to Understanding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1988 Symposium on Scienc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Research(Los Angel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988), 3.
  • 註26:Charles G. Roland, "Thoughts A-bout Medical Writing: XXXII Verify Your Reference,"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55:5(Sep-tember-October 1976) : 717.
  • 註27:L. C. Smith., "Citation Analysis," Library Trends 30:1(Summer 1981) : 83.
  • 註28:John M. Ziman, Public Knowledge: An Essay Concerning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Sc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58.
  • 註29:黃慕萱,「引用文獻初探」,在當代圖書館事業論集:慶祝王振鵠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王振鵠教授七秩榮慶祝壽論文集編輯小組編著 (台北市:正中,民83年),頁810,citing Terrace A. Brooks, "Evidence of Complex Citer Motiv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37:1(January 1986) : 35.
  • 註30:Laura M. Baird and Charles Oppenheim, "Do Citations Matter?*"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994) : 2.
  • 註31:L. C. Smith., "Citation Analysis," Library Trends 30:1(Summer 1981) : 94-98.
  • 註32:Y. Tonta,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the use of networked information sources," IFLA Journal 22:3(1996) : 240-245.
  • 註33:S.P. Harter,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journals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 citation analysis," 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 7:5(1996).
    Available at:http://info.lib.uh.edu/pr/v7/n5/harterv7n5.html
  • 註34:S.P. Harter and H.J. Kim, "Electronic journals and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 citation and reference study," In: J.M. Griffiths, C.A. Hert and G. Whitney(ed.), The Digital Revolu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SIS 1996 Mid-Year Meeting, San Diego, California, 18-22 May 1996(Information To-day, Medford, NJ. 1996) available at:http://ezinfo.ucs.indiana.edu/~harter/harter-asis96/midyear.html
  • 註35:同註34。
  • 註36:同註9,248-249。
  • 註37:同註9,243。
  • 註38:S. Hitchcock, L. Carr and W. Hall, "A Survey of STM online journals 1990-95: the calm before the storm," available at:http://journals.ecs.soton.ac.uk/surv ey/survey.html
  • 註39:G. Fletcher and A. Greenhill, "Academic referencing of Internet-based resources," Aslib Proceedings 47:11/12(1995) : 245-252.
  • 註40:同註34。
  • 註41:同註8,440-456。
  • 註42:同註8,440。
  • 註43:同註8,453。
  • 註44:同註8,453-454。
  • 註45:同註8,454。
  • 註46:同註8,441。
  • 註47:同註11,51。
  • 註48:同註11,39。
  • 註49:同註11,55。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