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教堂與圖書館的美妙結合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侯聰慧

陳主委與造橋鄉圖書館的志工媽媽們合照,並希望她們能持續為文化建設而努力  教堂是宗教的信仰中心,如今更成為生活的學習中心!苗栗縣造橋鄉圖書館將過去遭到廢棄的天主教堂,透過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方式,結合圖書館、舊天主教堂,擴大圖書館的空間規模,讓圖書館在空間的使用與規劃上更具變化。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在訪視時心有所感地表示,「圖書館與教堂是美妙的結合」,並期許造橋鄉能成為文化立鄉的典範,以再造造橋。

地方民眾的信仰中心

  在前年的公共圖書館空間及營運改造計畫中,造橋鄉圖書館與教堂結合,讓空間變得更大了。過去陳主委在訪視地方圖書館時經常比喻,要讓地方的圖書館就像廟宇一樣,讓民眾在初一、十五都會習慣性的前往,接受知識的薰陶。但是,造橋鄉鄉長張雙旺卻將此一概念發揮得更徹底,因為結合教堂的圖書館更要提升民眾到圖書館的次數,不只一個月來兩次,而是至少每個星期都要來禮拜一次。

文建會主委在訪視地方圖書館時,期勉造橋以文化立鄉、再造造橋  廢棄的教堂經過改造後,不只改善了地方的風貌,也規劃圖書館的自習座位約一百席,更增加了藝文空間與教學教室,讓圖書館的空間運用更多樣、更靈活了。復古的檯燈,木頭的氣味,混雜著自然與電燈的光線,還有隨風飄進的豬圈味,圖書館自然、淳樸的氣味,讓不安的靈魂得以沉澱。張雙旺開心地表示,利用舊教堂的閒置空間成為自習室,使地方子弟要考上大學變得容易多了。

推廣文化造鄉

  由舊教堂一樓改造成的藝文館,定期會舉辦文藝展覽與活動,藉由活動的舉辦誘發鄉內的文藝氣息,並提供鄉內或縣內的藝術家一個展示作品的場所。雖然造橋鄉的行政區域人口數只有約一萬四千多人,但是,張雙旺仍舊希望能儘量提升鄉民對藝術、文化的重視。

  在公共圖書館空間再造計畫後,張雙旺將原有的圖書館調整成圖書館資訊館,將閒置教堂再利用而成藝文館,而連接圖書館資訊館與藝文館的天橋,鄉民稱之為「書香橋」。巧合的是,這座橋也可象徵是「鄉民心靈相通之橋」,正好與「造橋」的地名相互呼應,他滿意地表示,這座橋可以宣揚造橋鄉的文化特色,也能以此強化造橋的文化鄉形象。

造橋鄉鄉長張雙旺向陳主委報告,再利用閒置空間的成效  造橋鄉圖書館的空間改善方面,讓空間不僅變大,增加規劃的靈活度,也在圖書館的周邊戶外庭園進行綠化、美化,也希望圖書館帶動周邊聚落、景觀風貌的營造,透過建築群的高低、錯落,以及建築群間的開放空間改善,成為具有整體意象、視覺豐富的建築群。對此,陳主委也提出以圖書館為核心,發展為觀光景點的想法:如果再規劃咖啡廳,活絡人口流動,或許造橋鄉就能結合文化與觀光,發展為另一個台灣深度旅遊的景點。

結合社區營造與文化推廣

  苗栗縣文化局於九十二年提報各鄉鎮市的「公共圖書館空間及營運改善計畫」,以造橋鄉圖書館獲得七百萬的補助款為最多。陳主委視察後表示,造橋鄉圖書館是文化立鄉的典範,無論是館內的配置或館外的景觀,都足以成為發展地方的基礎。透過圖書館的文化力量與地方發展相輔相成,不僅能讓人口回流,也能讓當地的生命力,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下,盡情展現。

  白色教堂、綠色草地,親切的志工媽媽、快樂的閱讀環境…,要以「文化立鄉」的造橋鄉,正從圖書館出發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吸引鄉民走進「書香橋」,找到心靈的歸屬。

將廢棄的教堂規劃為自習室,嘉惠地方的莘莘學子重造廢棄的舊教堂,擴大了館舍、也活絡了圖書館的利用功能造橋鄉圖書館在空間改造後,也美化、綠化週遭的環境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