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溫馨書香─看見西拉雅 尋找回家路

文:鄭乃華 照片提供:鄭乃華

  耶穌講了一個比喻,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人拿去把它種在田裏。它是種子中最小的,但長大了,卻比其他的蔬菜都大,成為一棵樹,甚至天空的飛鳥也來在它的枝頭搭窩。」──截取自《馬太福音》第13章 天國比喻

臺南縣西拉雅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執行秘書萬淑娟VS.《印‧記歷史─西拉雅正名運動暨文化復振回頊專輯》。  以上這段話是西拉雅族人,也是《西拉雅詞彙初探》作者萬益嘉(Edgar L. Macapili)對於西拉雅期待的一個畫面。

  臺灣新五都之臺南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在合併升格前夕,由臺南縣政府文化處發行「西拉雅系列」新書及相關文宣品,包括《西拉雅語繪本》、《印.記歷史──西拉雅正名運動暨文化復振回顧專輯》、《大臺南西拉雅文化地圖》、《佐證時光的左鎮:左鎮》、《美麗的西拉雅山村Tavokan:新化》、《埔落PRO──阿立帶我暢遊西拉雅系列:六重溪》、《埔落PRO──阿立帶我暢遊西拉雅系列:吉貝耍》、《埔落PRO──阿立帶我暢遊西拉雅系列:番仔田》、《埔落PRO──阿立帶我暢遊西拉雅系列:北頭洋》及《埔落PRO──阿立帶我暢遊西拉雅系列:頭社》,在2010年12月21日新書發表會現場並贈送民眾西拉雅明信片。

看見,西拉雅

  過去,有關西拉雅的文宣品其實不多,這次一次推出10餘款與西拉雅有關的書籍及簡介,臺南縣西拉雅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執行秘書萬淑娟總算鬆了一口氣表示,「編輯撰稿真是件辛苦的差事,感謝大家幫忙!」這些文宣,也是對長期支持、推動西拉雅正名運動的臺南縣長蘇煥智一份美麗的結業報告,蘇煥智在新書發表會上幽默地說,「好像是送給我的畢業禮物!也期望未來西拉雅正名運動能持續壯大!」蘇煥智強調,臺灣平埔是這塊土地上失落的文化,目前有許多資料都在荷蘭的檔案館,應繼續研究,並針對荷據平埔成立研究中心,讓西拉雅的文獻更普及化,找回失落的西拉雅族。

印.記歷史

  《印.記歷史──西拉雅正名運動暨文化復振回顧專輯》一書,整理過去17年來平埔運動歷程及西拉雅文化復興的現階段成果。萬淑娟解釋,限於時間未能呈現完整資料,正名運動內容多以2009年至2010年間的歷史檔案作為焦點事件撰寫重點。附錄中英文記事簿及相關資訊,其中一項特別的調查是,該書編入由縣府初步統計臺南境內西拉雅族的百家姓。

教材,文化傳承媒介之一

《西拉雅語繪本》1-3冊以小段文字引進,再進入簡單對話,讓讀者在無負擔之下接觸西拉雅語。第4-5冊,則是進入一個文字采風的部落,並窺見西拉雅在變遷時空中隱約透露的故事與心境。  另一本讓小朋友與大人皆愛不釋手的《西拉雅語繪本》,一套共5冊,3種語言,以西拉雅語、中英文對照書寫,主要做為西拉雅語言和文化的傳播與教育,提供部落小學及語言培訓研習之用,並讓一般大眾可以輕易學習上手。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由萬益嘉、施朝凱、萬淑娟等西拉雅語言研究團隊繼2008年底《西拉雅詞彙初探》出版後以西拉雅語書寫的又一力作,為西拉雅語言復育工程再上層樓!這套繪本由新一代創作者胡惠鈞及余宛容兩位完成,兩位後起之秀的繪者畫風質樸可愛、明亮天真,將西拉雅族的生活文化繪製得栩栩如生。充滿想像力和創造性,為繪本添增生動的西拉雅美學,讓讀者對西拉雅印象有一股想繼續探究的慾望。

  另外,難能可貴的是邀請澳洲墨爾本大學南島語言學也是西拉雅語研究專家Karl Alexander Adelaar教授為此書撰寫序文,給予本書高度的肯定與評價。也特別感謝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翁佳音教授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李勤岸,在繁忙之際協助繪本的編審作業。

尋找「回家的路」

  臺南縣長蘇煥智極為重視西拉雅相關出版品,親自主持新書發表會,這也是他以縣長名義最後一次主持西拉雅會議。除了臺南縣境族親相約而來,專程由北南下的平埔族群代表亦共襄盛舉,互相打氣,感謝蘇煥智縣長對平埔文化的支持,場面隆重感人。這次的新書發表會階段性圓滿告一個段落,而西拉雅的故事才正式開始、西拉雅記憶正式被打開,繼續尋找臺灣土地上一直存在但一直被忽視的「回家的路」。

臺南縣西拉雅系列新書發表會。Musuhapa Siraya─發芽的西拉雅!(馬太福音13-31及32)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