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大甲圖書館 地方文化重鎮

文:林明志

館長雷養德  「圖書館是為所有人而產生的」~印度圖書館學之父加納桑,這也是大甲圖書館館長雷養德心裡的圖書館世界。

  台中縣大甲鎮是個人文鼎盛的沿海小鎮,以大甲鎮瀾宮「大甲媽」宗教文化盛名,而大甲圖書館推展文化展演與鎮民閱讀,它編織在地文化的書香世界,而圖書館長雷養德是幕後默默的推手。

   大甲圖書館是台灣早期的圖書館之一,昭和七年(1932年)日治時代即設置,名為「大甲街圖書館」;設在大甲媽祖廟(鎮瀾宮)北面廂房,後移到「大甲街消費市場」(現大甲第一市場),台灣光復改名為「大甲鎮圖書館」,民國44年,政府下令更名為「大甲鎮民眾書報所」,但鎮民仍習慣稱「大甲圖書館」。

  大甲鎮第一市場舊館設備簡陋,地方一直有籌設新館的想法,但是,鎮公所的財政困難,延宕到七十三年三月,台中縣政府同意遷到大甲國小旁新建圖書館營運。鎮公所獲得「一鄉鎮一圖書館計畫」補助,大甲圖書館直到七十七年竣工啟用。

雷養德 元老級館長

新書借閱區  現任大甲圖書館長雷養德,是圖書館罕見的元老級館長,雷養德說,他是台北縣瑞芳人;通過高普考分發到大甲鎮,擔任圖書館館長已十八年了,雷養德說,他不是苦守寒窯十八年,而是欣喜的為圖書館付出,因為他喜歡圖書館的人文氣息。

   大甲圖書館原本與其他鄉鎮市圖書館相似,只是一棟硬體建築物,提供民眾閱讀與借閱書籍的地方,圖書館例行性的舉辦各種展演與活動,當時,圖書館業務的推展不受重視,吸引的閱讀人潮有限,直到文建會大力推展圖書館轉型,大甲圖書館也就顯現多樣的風貌。

   雷養德指出,九十二年文建會提出十餘億的「公共圖書館空間及營運改善計畫工程」,讓大甲圖書館有機會改善長期空間配置不當的問題,雷養德說,大甲圖書館爭取全縣最高補助款450萬,重整圖書館的門面與動向,讓圖書館更親近及方便使用,提供更舒適的人性化空間。

   歷經不斷的與建築師溝通,三個月的施工改造圖書館計畫,館長雷養德說,他是元老級的館長,熟稔圖書館與閱眾的需求,而他是學機械工程,看得懂工程設計圖,在大甲圖書館空間改善計畫,提供不少構想與創新的想法。

   大甲圖書館的大門,是四片大型的玻璃門,活動式的設計可旋轉成四面展示櫥窗。雷養德說,他告訴設計師說,我的大門要活動式,最好能運用成文化櫥窗看板,設計師將藍圖告訴雷養德,看到設計圖的雷養德雀躍不已,那是他心裡的圖書館大門,全國首創的文化櫥窗兼門面,那是美夢成真及理想的呈現。

打破冰冷外牆 使用強化玻璃

  大甲鎮圖書館的空間改善,最具特色是大量使用強化玻璃,一樓的兒童閱覽室完全沒有空間阻隔,重新打掉冰冷的外牆;運用大量的玻璃採光。兒童閱覽室的空間變大了,視野無阻礙的透視到外面的世界,可以看到社區、學校及街景,室內陳列低矮書櫃方便學童,也讓空間更加寬敞。

   兒童閱覽室到處可以看到小朋友的彩繪,不管是樑柱,甚至是燈飾開關,圖書館提供給學童彩繪,雷養德說,小朋友的色彩是鮮艷活潑,極適合在兒童閱覽室,況且兒童閱覽室原本就是孩童使用的空間,讓他們自由運用更符合閱覽室的調性,各式的擺飾也是親近學童喜愛的物品。

重視夜間照明 營造親近氛圍

鑿天井採光,改變冷硬的水泥色調  大甲圖書館很重視夜間照明,雷養德指出,藝文展館在夜間需要打燈,圖書館與其他建築物都是如此,大甲圖書館是少數夜間打燈的圖書館,雷養德說,光線營造的氣氛會讓人更親近,更有安全及舒適感,光線並不需要花費太多錢,打燈都是使用暖色調的小燈,要讓圖書館有溫韾的感覺。

   雷養德說,一般圖書館都是用白光,大甲圖書館偏愛暖調的色彩,透過大型的玻璃窗、門,看到圖書館內部空間,讓閱讀者與路人皆感到溫馨。雷養德說,「騙得了眼睛;就騙得了一切」,如何讓民眾親近圖書館,如何提供舒適的環境,吸引更多的人駐足圖書館,都要藉由眼睛改觀開始做起。

  圖書館的二樓與三樓鑿個天井,館長雷養德指出,空間改善設計,二樓與三樓的室內採光受到阻隔,他告訴建築師說,我要鑿個天井改善光線問題,異想天開又帶著創造性的想法讓建築師很驚呀,評估之後,在施工上有些困難;卻又是可行的好辦法。

   雷養德指出,二、三樓受限於建物,採光不夠,圖書館是明亮溫韾的空間,改建成天井採光之後,裝成木製的裝置包裝天井,改變冷硬的水泥色調。空間改善之後,鎮民到圖書館直喊著「我們的圖書館真的變大了」,空間與色調的改變造成視覺的改變。

暖調的圖書館,吸引人的駐足暖調的圖書館,吸引人的駐足暖調的圖書館,吸引人的駐足

年借書量達十一萬冊

  空間設計與暖調的圖書館空間,圖書館的年借書量由六萬冊增到十一萬冊,大甲鎮約八萬人口,增加近一倍的借書量,讓圖書館同仁備感欣慰。借書量的躍進的原因,不僅是圖書館的空間設備符合人性,雷養德與圖書館同仁親切的態度,幾乎與閱眾完全融合,親切的問候與寒暄,在圖館內到處可見。

   雷養德說,圖書館就是人聚集的地方,什麼因素人會聚集就用什麼態度去工作,雷養德樂於享受人群之間的互動,同時認為圖館知識是不設限的「人」空間。雷養德將圖館借書證的年齡降到零歲,雷養德說,只要是人,都可以使用圖書館,圖書館不可以自己設限,要採開放式的經營。

提高學童借閱率

照片  大甲圖書館也是縣內首家將圖書可借閱數增到十二本,首創「整班辦證」到校服務,包括幼稚園到國中、小等學校,都可以向圖書館申辦,推出至今已超過五千位學童辦證,大幅提高學童使用圖書館的借閱,雷養德指出,他與借書的學童交談,國小一、三年級的賴昱蓁姊妹,各自記錄的閱讀書籍,皆達一千五百冊左右,學童閱讀的空間很大,讓成年者難以想像。

   目前大甲圖書館推動「圖書起跑線」系列活動,雷養德向扶輪社等社團、商家與企業界募款十八萬,學童辦證即贈送三本童書;與商家配合推出「圖書館之友」活動,只要憑借書證即可享有折扣。雷養德說,異業結盟的方式來行銷圖書館,讓商家、圖書館、閱讀者「三贏」。

   館長雷養德是大甲文化界的「拚命三郎」,酷愛藝術與文學及攝影,大甲圖書館的借書證有二種樣式,分別是鎮瀾宮的大甲媽、大甲鎮的象徵——鐵砧山,都是雷養德攝影作品提供給圖書館使用,其中,大甲媽祖神像的借書證取名「大甲媽祖智慧平安卡」,雷養德很喜歡攝影的感覺,除圖書館建檔需要之外,更提供地方文化刊物使用。

倡導「道卡斯」文化

因應耶誕節的來臨,舉辦主題書展  「道卡斯(Taokas)」是平埔族稱呼「大甲」的地名,雷養德與藝文界尋找地方根源,在大甲鎮倡導「道卡斯」文化,圖書館陳設「道卡斯藝文空間」不定期展示地方藝術家的作品及長青學苑師生作品,舉辦「大甲道卡斯藝術月」系列活動等。 

   雷養德指出,「道卡斯」這個名詞,經不斷的倡導與促銷,在地方名氣大增,甚至有著名糕餅業者以「道卡斯」為名推出大甲的地方小吃。雷養德推動地方藝文不遺餘力,運用圖館空間與「中時開卷」、「博客來」舉辦各項微型書展,精美的布置及推薦相關叢書,小而美的書展讓讀者與好書無距離的心靈接觸。

   舉辦「台中縣大甲媽祖文化節」——大甲媽祖進香老師研習團,進行進香之田野調查,出版「民俗與文化」專書,為保存大甲鎮的文化遺產。推出搶救舊大安溪橋,填報古蹟調查表,列為「台中縣縣定古蹟」,並在今年七月由專家學者進行勘查。

讀書會已運作十多年

圖書館結合行銷通路,舉辦微型書展  大甲圖書館較特殊的是,有個十多年的大甲圖書館讀書會,協助建立地方文獻資料中心,負責調查、蒐集、整理出版地方文獻。雷養德是讀書會的成員之一,讀書會配合圖書館推廣文化活動,義務擔任鎮瀾宮、三級古蹟貞節牌坊與文昌祠的導覽解說。

   讀書會協助出版《大甲芋頭節——芋的故鄉》導覽手冊、《鐵砧山傳奇》導覽手冊、《大甲最早的學校——文昌祠》、《發現道卡斯——大甲老照片」、《發現道卡斯——大甲村庄史》等叢書,預計出版冰心玉節——貞節媽林春娘。

   雷養德說,地方文獻的收集,未來要作為圖書館的資料庫,積極蒐集典藏日治時期的書籍、教科書及遷台初期的教科書、進行大甲鎮口述歷史訪問計畫、大甲鎮博、碩士論文建檔保存、族譜蒐集保存等計畫,大甲圖書館是少數落實地方文化建檔保存的圖書館。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