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預約美麗人生-《健康快樂100歲》導讀

文:林美玲(國立臺中圖書館科教中心主任)

著 者:王正一
出版者:天下遠見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四月

  本書的著者王正一醫師,係臺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日本東京女子醫大消化器病中心醫學博士,現任臺大醫院副院長、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同時也是連戰先生一家人的醫師朋友;因此連夫人—方瑀女士也以「遠離座椅的醫師」一文為序,推崇王副院長是位醫術專業與人文素養兼備的好醫師,秉持感同身受、醫病醫心的大智慧來行醫。《健康快樂100歲》是王醫師將多年來臨床及在各地行醫時所觀察到的點滴與體驗,分門別類的記錄與整理,再以系列篇章的方式寫出進入高齡化社會的臺灣,資深的朋友們該有的照顧與自我調適,文筆流暢、淺顯易懂;王醫師以「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為前言,娓娓道出他的仁心胸懷,提及我們臺灣其實已在民國八十二年七月,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達到百分之七時,進入了所謂高齡化社會的行列,而老年人口的增加所產生的醫療、照顧問題,將帶給整個社會更多的負擔,但令其憂心的是我們現今社會似乎並沒有做好準備,因此他試著從生活的細節層面著手,衷心期盼老人家們獲得尊重,在健康時力求自立自強,生病時尋求醫療照顧。一九九九年正好是世界老人年,所以王醫師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千禧年提供為人子女者孝親敬老,以及社會大眾關愛老人的一個參考。

  《健康快樂100歲》一書分成三大段落,第一段落是「醫師的叮嚀」,內有「食、衣、住、行、性」、「退休之後大有可為」、「自己照顧自己」、「遠離疾病」及「面對最後的日子」等五個章節,談到站在醫師專業的立場所能夠給予資深國民的建議及實例說明,如在「何不學跳舞」一文,即是很有見地的新觀念,特別是年紀較大的朋友們,因郁於保守的傳統,總認為跳舞是年輕人的專利,擔心被同儕取笑而很難放開心懷去接受它,再其次也由於一把年紀了,對一些舞步、節拍的反應較慢,三步舞變五步舞是常有的事,跟不上大夥的速度,徒增身手不靈活的窘態;但其實王醫師認為跳舞是一種很好的運動,跳一兩隻舞暖暖身子,跟著音樂的拍子搖擺、手腳並用,不必太用力,是相當好的運動之一。而在「住與行的安全」一文,著者給予極中肯的建議,若老人家跟陌生人談話時,要謹慎小心,最好少談自己的生活作息和財務狀況,平常出入也要注意門戶,隨手關門鎖好;室內照明不可過於昏暗,床邊裝設一架可撥外線的電話;出門前須交待去向,並帶著身分證及一些零錢,若記得的話,最好先去上廁所,以防內急不便;一但人在外頭,謹記過馬路或上下階梯要小心,儘量利用旁邊的扶手,不宜兩手都拿東西或攜帶太重的物品,遵守交通規則,減少夜間出門等。

  至於「退休之後大有可為」,王醫師則列舉相當多的事項供老朋友們參考選擇,第一節以「上青」為開場,先引申上青就是「上了年紀的年輕人、有活力、肯動、肯走」;他認為「只要永保年輕的心,不要對社會不理不睬,你會很快樂,只要早一些起床,走到戶外,活動筋骨,運動身體,你會很健康」。其次,退休之後最好先重新定位,回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讓生活規律正常,上午可清醒、忙碌的「工作」,下午則輕鬆一下,休息午憩一番,而「工作」當然是指從事有意義且固定的事,如當義工或顧問、參加社團活動、整理家務、學習有興趣的課程;因此,一週七天,實施週休三日制,即週二、三工作,週四休息,週五、六工作,週日、一又休息,這三個休息的日子可以自由安排,或約老友打球玩牌,或與子孫團聚,或甚與醫師預約聊聊等有必要但不急迫的事。「自己照顧自己」與「遠離疾病」二章,談及不管是否與子女同住,皆須要有自保的方法,特別是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瓦斯爐、熱水器、電鍋及簡單的現代化電器設備開關的使用,牢記幾個重要的電話號碼,與鄰居保持良好的關係,和三五好友時常往來,特別須注意的一點是不要貪財或投機於高風險的事業,預留足夠的錢財供自己花費。至於年歲增長,身體狀況相對的也進入老化,因而定期的健康檢查就顯現出其重要性,不論是一般簡單的檢查、住院總檢或是渡假型健檢,至少一年安排一次,讓自己掌控最新的體能狀況以利生活上的不時之須,如參加比賽、出國旅行等超越平日負荷的體能變化行程;王醫師同時也附帶說明有關健檢所列出的數據及評語,最好再請熟悉的醫師判讀,可能得到較中肯的結論,因為有些健檢中心是企業化的經營,為了生意著想,可能會將因年齡漸長常出現的變化,當成病態的症兆,而在電腦的評語上出現「…偏高,應在門診治療」的字樣,反而令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喪失信心,讓健檢的美意大打折扣。除了定期健檢之外,要遠離疾病最好還要謹記:少吃高油脂食物以防心血管疾病、多動腦筋避免老人癡呆、注射感冒疫苗增強扺抗力。而在「面對最後的日子」一章,王醫師提及「指導病人接受死亡應是醫師的責任之一」,我們的社會對有關死亡的教育做得太少,所以當面臨這樣的問題時,醫師與親人要讓病人真正了解疾病的預防後,提醒病人是否要考慮遺囑的交待及臨終照護,而臨終照護就是一種消極性、症狀性的治療,可以減少病人與家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折磨,在無特別原因之心臟、呼吸停止時,可以不必施行人工呼吸、心臟按摩及使用其他維生系統。

  第二段落為「他們的養生之道」,是王醫師近年來有機會在各地走走時,從健康老人口中獲知的養生之道,因此他決定將記錄到的老人們之生活智慧與世人一起分享;文內所提到的都是一些市井小民,既不養尊處優,也非達官顯貴之輩,是你我生活週遭就會碰到的老先生、老太太,他們各有各的看法與竅門,有些人種種菊花怡心養性,有些人常吃蔬果排泄順暢,有些人則參加宗教活動或投入義工行列以充實心靈,有些人選擇爬山、晨泳、練功來活絡筋骨,當然還有一些較為奇特的主張或習慣,但都不外乎生活規律、心情開朗、經常運動,才是這些老康健老而彌堅的快樂秘訣。

  最後,「二十種愛爸媽的方法」是著者想告訴天下子女,至少有一千個關懷老年父母的方法,切勿以忙著賺錢養家或爸媽還很健康等理由,疏忽了與父母間的互動;「取悅父母,不必等明天」,不管是一起吃飯、談天、散步,一定要讓父母覺得很愉快,也因為有親情的交流,爸媽內心所感受到的安慰比任何的仙丹妙藥加諸於他們身上更為受用;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只要發揮你的孝心,好好的愛父母,一個小小的擁抱、扶持,一聲吃飽沒、穿暖些,他們其實是最容易滿足的。在王醫師建議的二十種方法裡,如請爸媽吃頓好吃又有名的牛肉麵或料理,假日陪父母親出去走走,送爸媽一支大哥大等都是簡單易行的事項,卻能讓父母感受貼心與無盡的欣慰。

  《健康快樂100歲》是王醫師將多年來臨床所觀察到的點滴與體驗,分門別類的記錄與整理,再以系列篇章的方式寫出進入高齡化社會的臺灣,老人們該有的照顧與自我調適,文筆流暢、淺顯易懂,在字裡行間都可以感受到春風拂過杏林樹梢,和暖又清涼。王醫師在本書首頁寫道:「謹以本書獻給普天下的老人,並願天下的子女感念親恩,及時關愛父母。」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