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無所不在的學習社會

文:李欣如

  天下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有些改變較快且明顯,有些較慢且不易發現,有些改變是同時發生在每一地方,有些改變是發生在不同的時段裏,有些改變是橫跨時空……,在種種不確定的元素下,只有透過不斷地學習來豐富生命的深度與廣度。

一生都是學習的機會

  有人說,生命本是場永無止境的學習;也有人說,生命終有逝去的一天,怎麼過不都一樣?對於學習,除了消極與積極的看法外,其實還有很多有趣的聲音等待我們去發掘。如同以上不知覺的思考,似乎也正是一種學習。的確,學習不光只侷限在教室的知識那麼狹隘,它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面向。

  在富裕社會、資訊社會、開放社會及開發社會來臨之後,世界上進步的國家紛紛邁向學習社會,台灣也不例外。「生活中學習,學習中生活」明顯描繪出世界是複雜的、多樣的、交錯相互影響的,所以,要活得自在、有尊嚴、有價值,就必須在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有充分的規劃與發展。

終身學習

  財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任高茹萍說,社大是民間推動的教育改革運動,希望成為終身學習社會的教育活動,讓每一個民眾都能從學習、回饋中,落實文化公民的權利。
  
  而終身學習也蘊含著對學習主體的尊重,提供所有學習者全人的發展,重視個人自由,使教育成為一種生活。對此,國家台灣文學館的志工承辦人吳瑩真感受特別深刻,「每次看到館內80多歲的志工,不畏風雨前來服務的堅持,就覺得很了不起」。當然,學習的精神與服務的熱忱,不會因年齡的大小而有所分別,只是從這些特殊的例子中,我們更能體會終身學習的重要。

公益學習

  除了從身邊環境的學習外,也能出國到海外,從事義工旅行家的活動,邊做公益、邊旅行,開拓自己更多元、更豐富的國際視野。目前台灣的海外志工招募與派遣,規模最大的是「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用援助人、援助錢、援助機器、援助知識的方式,與友邦國家合作,讓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外交大使。

在自然中學習

  除了以服務為出發點的學習外,其實當志工也可以「很興趣」。「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無論是仁者、還是智者,只要對環境教育推動有興趣,都可以加入大自然這塊充滿活力的園地。與熱愛自然的同好們分享體驗、與山林間的小鳥共同歡唱、也與天地萬物的脈搏共同跳動……,人生如此,夫復何求?多元的社會中,個人不一定要以特定的形式出現,可以有遠大的理想,也可以讓興趣帶領你敲開任何一扇學習的窗。

  僵化、單調、沒有目標的呼吸,是生命設下的陷阱,要避免掉入陷阱之中,就必須看清自己的生命內容和本質。而當你想到要成為怎麼樣的人的同時,也正表示美好生活的實踐已悄悄展開。

  當大家都往學習的路上邁進,為美好生活而努力的同時,別猶豫了,開始學習吧!為人生的下一個階段畫出美麗的藍圖。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