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花蓮市立圖書館 魅力不凡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花蓮市立圖書館

花蓮圖書館外貌。  「我們圖書館就像是不美麗的女人,卻散發出優雅的氣質」花蓮市立圖書館館長蔡淑香比喻得很貼切。圖書館經過了二十多年的風雨、外表的風華殆盡,卻不因此而殞落,反而在大家共同的創意發想下,將圖書館經營得更有活力、更有魅力了。

  外表樸實、內在親切,是圖書館給人的第一印象。「因為圖書館要成為0~99歲民眾的終身學習中心,所以,館方提供良好的服務態度是應該的。」蔡淑香以平和的語氣,訴說著令人備感貼心的服務。也因為她將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於是,幾乎所有便民的服務在這裡都找得到。

認識花蓮的起點

認識花蓮從旅遊資訊站開始。  一提到花蓮,絕不會漏掉它的好山、好水。花蓮瀕臨浩瀚的太平洋,西倚雄偉的中央山脈,有許多揚名國際的名山勝景,如:高山峽谷的太魯閣國家公園、秀麗的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充滿田園美景的花東縱谷,以及雄偉壯闊的玉山國家公園…等自然景觀。由於市立圖書館緊鄰花蓮火車站,為了讓花蓮當地的民眾或到花蓮觀光的民眾,能夠得到完整的旅遊資訊,館內特別在一樓規劃了「花蓮旅遊資訊站」,讓圖書館成為認識花蓮的起點。

  而圖書館的另一項特色在於,設置了「鄉土文化研究資料室」由花蓮師範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認養,負責提供花蓮的相關資料、書籍以及人力上的支援。

親切的服務 人性化的空間

  花蓮市立圖書館的建築完成於民國六十八年,一開始是社區活動中心的圖書館。到了民國七十六年,為落實「一鄉鎮一圖書館」的政策,才真正轉型為現今的花蓮市立圖書館,當時為了吸引讀者,也向交通部民航局申請補助,重新改善環境。

因應數位時代來臨,特闢個人視聽網站區。  隨著時代的變遷,圖書館的空間內部設計,已經無法滿足花蓮地區讀者的需要,經過市公所向中央政府反應後,圖書館在民國九十二年向文建會爭取到七百萬的經費作為空間、入口意象及營運改善之用。經過六個月的封館、進行空間整修後,花蓮市立圖書館在去年六月,以嶄新的面貌,歡迎更多的讀者到訪、挖掘內在知識的寶藏。

  蔡淑香說,「空間改造後,不論在內部空間的運用或功能設計上,都更具人性化」。整修後的圖書館將空間做了調整:一樓除了原有的「期刊及閱報區」外,因應數位時代的來臨,也特別規劃「個人視聽網站區」,並增設10部電腦,供民眾上網查詢資料。另外,為提供學生安靜的讀書空間,將地下室闢為自習室,座位也由原來的一百一十四個位子增加至一百二十六個位子。

  對小朋友來說,其實最吸引他們的是,能在圖書館內玩電腦遊戲。在讀者心中蔡淑香就像媽媽一樣關心著每一個人,「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負擔得起電腦網路的費用,所以對於小朋友利用圖書館的電腦玩遊戲,她不會反對」,反而在一段時間後,會提醒小朋友們休息一下,或是到樓上看書。雖然如此,但真正需要利用電腦查詢資料的讀者也不用擔心,因為館內還有兩台專供資料查詢的電腦可以使用。因為蔡淑香想得周到,使得讀者到圖書館不僅能各取所需,也活絡了地方上的知識中心。

館員把圖書館當成自己的家

花蓮市圖書館蔡淑香。  蔡淑香到圖書館服務已經邁入第十年了,資歷老,但心與想法卻不老。她笑說,為了不讓圖書館跟不上潮流,她整天想的都是該如何做,才會更好。她與館員甚至將圖書館當作自己的家,盡情發揮創意共同美化、綠化,這個屬於大家的家。

  由於圖書館位於市中心,擁有地利之便,所以目前圖書館的志工有二十位之多,其中有一半以上是退休的老師或公務員。因為志工人數多,所以就成為圖書館活動推廣的得力助手。「只花了四堂課就教會參與的民眾,用網路訂車票…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便利措施。由於館方人員有限,幸好有志工的協助,才讓活動順利落幕」。蔡淑香以剛結束的「大家e起來上網」活動,加以說明圖書館的整體績效,是館方人員與志工們共同努力的成果。

讓閱讀出走

大家一起來上網讓生活更便利。  誰說閱讀就非得坐在室內靜靜地讀?蔡淑香突發奇想地,將閱讀空間從室內移到室外、從靜態變成動態。她參觀過許多國家的圖書館,每參觀一間就激發出突破性的想法,「當然也會衡量,將整個模式移到台灣的可行性」談到圖書館如何邁向更好的未來?她的語氣顯得有些著急。

  蔡淑香先分享目前花蓮市圖的做法。她表示,「閱讀可以在陽光下、涼風中,更自由、隨性的進行」,她同時強調,在擴展閱讀空間到室外的過程中,安全的問題也不能忽略,因為圖書館的陽台也是經過多次的測試,才得以開放讓讀者進入閱讀。

  為了將圖書館的功能發揮到極致,蔡淑香更帶領市民們一同出走,為延伸市民的藝術觸角而走。她開心地說,有市民因此認識藝術、進而愛上藝術。這就是圖書館的「藝術欣賞」活動散發出的特有魅力。

「愛鄉讀鄉」花蓮知名作家張開基贈書給花蓮市圖。  其實,藝術的範圍很廣,連品嘗美食也都能昇華為撼動人心的美學。蔡淑香特別提醒,生活中只要留心,隨處都可以接觸到藝術,而鄰近花蓮市的藝文點是她們最先要認識的。只不過有些藝術讓民眾有距離感,有市民曾經對她說,「之前我們根本不敢進去畫廊那種高級的地方,好像不花一大筆錢,會出不來」。但是,隨同圖書館舉辦的活動去過後,市民反映藝術好像不再那麼遙遠了。

  除了「藝術欣賞」的活動讓市民熱烈回應外,「愛鄉讀鄉」的活動更深植花蓮的在地意識於每一個人的心中。無論是花蓮的本土作家,或是與花蓮相關的作品,蔡淑香要讓市民藉由創作的過程,更深入地了解地方上的人事物。不僅邀請作家分享寫作的背景,也要帶領市民體驗一本書,從執行到完成的經過。

用心、用情 讓書香飄散到每一個角落

花蓮市圖陳列出與當地相關的文學作品。  正門的金字招牌、環館的落地窗、木質地板、高低櫃配置,輔以典雅的藝術品、亮麗的掛飾、植栽美化及十一座旋轉式新書分類展示櫃,與館外公園林木扶疏的景象相互輝映,花蓮市立圖書館成為視野獨特的公園圖書館。

  多年來,蔡淑香試著發揮創意,讓圖書館更為活絡。在不斷改變的過程中,幫助市民適應新的生活,也保留了過去的生活,唯一不變的是她每天都在思考「怎麼做?圖書館的明天會更好」。

陳主委:閒置空間再利用 凝聚地方文化力

文∕李欣如

  「現今的圖書館已由靜態轉為動態、傳統走向多元、改善封閉的空間而成開放的場域…。」去年文建會推動「公共圖書館空間與營運改善計畫」的「公共圖書館強化計畫」與國立台中圖書館攜手合作,在全國353個申請圖書館中審核通過301個,至今圖書館空間改造的計畫已全數完成。文建會主委陳其南與國中圖館長薛茂松,正展開公共圖書館空間改造後的一系列訪視行程。

文建會主委陳其南訪視花蓮市立圖書館。  十月的訪視行程為花蓮地區的圖書館,並在花蓮市立圖書館與各鄉鎮地區的首長舉辦座談會,分享圖書館空間改造後的效益,以及共同構思圖書館在未來要如何定位?陳主委在聽取花蓮地區各鄉鎮圖書館的意見後表示,「在環境快速變遷下,只提供借、還書的圖書館已經不符合民眾的需求。從現在起,公共圖書館應以空間營運改造計畫為基礎,轉型為地方的生活學習中心,提供民眾一個終身學習的據點。」

  陳主委強調,將圖書館轉型為地方的生活學習中心只是個大方向,要真正的實行,還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合。薛茂松補充,根據地方制度法的規定,當地方的業務縮編,單位可自行調整,也唯有在鄉鎮市公所成立文化課之類的組織後,文建會才有提供資源的窗口。對此,陳主委認為,當社會的需求已不同於以往,政府單位也要靈活的調整,才能服務更多的民眾。而在座談會中,圖書館遇到的問題以「人力不足」最為普遍,陳主委說,如果能先調整地方單位,也能一併解決圖書館人力不足的問題。

假日文化廣場活動-包粽包中。  而將圖書館轉型為地方的生活學習中心,有助於服務形態的多元化。陳主委提出「學習的領域包羅萬象,不只是閱讀,還需要滿足不同領域民眾的問題與需求。」他同時鼓勵地方政府將閒置空間再利用,作為藝文團體表演的場地、地方文史工作室或具地方特色藝術的展示中心…,以凝聚發展地方文化的向心力。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