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閱讀城市─南部篇 打破城鄉不均 傳誦閱讀熱情

文:李欣如

  南台灣的碧海藍天與濃厚人情味,經常留給多數人深刻的意象;而各個城市的細部表情,則因推廣閱讀的作法而各有不同!為以書香襯托城市的美感,高雄縣、高雄市與屏東縣文化相關單位均秉持著帶動城市閱讀的使命,投入閱讀推廣的活動,而讓城市的表情更豐富、多元。

志工媽媽打造清新的圖書館環境,為促進地方閱讀風氣加把勁。(李欣如攝)高雄市 全面推廣城市閱讀

  閱讀逐漸形成風氣,高雄市立圖書館對於推動閱讀的工作,持續不懈!近年來,在社會大眾文化提升需求的推波助瀾下,促成原高雄市立圖書館第二總館變身為高雄文學館。尤其,高雄文學館是全國第一座以城市命名的文學館,除了象徵薪傳的重要使命外,也致力於「青年文學」的推廣。

  首先,基於推展青年文學所策辦的「送文學到校園」活動,不只以圖書館為推廣閱讀的平台,還將影響的層次拉進校園,每個月邀請作家到中學校園與學生面對面談文學。

  有一回,明誠中學師生因相當推崇高雄市文化局長路寒袖在詩文創作的成就,因而向高市圖提出申請,希望邀請局長與學校師生分享文學創作的生涯與歷經的寶貴經驗。這項由作家走出書本、引領學生進入文學殿堂的活動,自2005年開辦後深受喜愛。高市圖也順勢推動青年文學徵稿活動,以鼓勵創作並為打造高雄為書香城市而努力。

  高雄文學館內除設有「高雄作家資料專區」,也定期舉辦高雄文學家駐館講座活動,再輔以與作家互動提升城市的閱讀素養。不過,由於以館為推廣閱讀的平台,難免有距離的限制,所以,結合政府及民間推廣力量的「行動圖書館」與「全國故事媽媽培訓認證」是高市圖解決閱讀資源分布不平均的變通方法。

  另外,因為閱讀能讓感情釋放、讓知識充盈,所以,高市圖解決閱讀資源落差的第一步作法就是「啟動行動圖書館」!讓書籍仿如長出翅膀一般地,主動飛至社區、學校、醫院及弱勢團體……等,亟需閱讀資源的地區。而目前,高市圖各分館以一年主動規劃4個場次,並以與社區、學校合作的閱讀推廣活動為基礎後,行動圖書館就會依當地的實際需要而啟動。除了照顧偏遠地區閱讀的書籍需求外,行動圖書車也會帶著一群為小朋友說、演故事的志工媽媽們,一同走進閱讀的繽紛世界。

  也由於故事媽媽多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默默付出,為將這股默默帶動社會城市閱讀的力量發揚光大,高市圖也於2005年首創「全國故事媽媽培訓認證」,透過整合故事媽媽的熱情,來帶動散播愛心、享受閱讀的社會風氣。

高雄市立文學館設立近百位「作家資料專區」。(高雄市立文學館提供)受限於圖書館經費來源不穩定,許多推廣活動多為活絡圖書館,與閱讀無太大關聯。(李欣如攝)高雄市故事媽媽研習後,還需說故事實習15次才能發給初階結業證書或進階認證。(高市圖提供)

高雄縣 善用民間團體力量

  位於高雄縣的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於今年初設立「鳳邑‧佛光山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是民間團體與政府部門共同推廣閱讀風氣、營造書香社會的重要計畫。這項散播閱讀種子的計畫,不僅在高雄縣文化局圖書資訊課同仁的協助下完成基礎服務工作,更結合全高雄縣17所圖書館建立圖書資源共享的連線作業。

  「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從志工培訓、書籍採編以至於往後的營運與推廣,都由高雄縣政府文化局與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一開始硬體的籌設,如:圖書車與車內圖書的收集與採購,全由基金會負責;接下來涉及專業的圖書編目與閱讀志工的培訓,如:說故事的技巧與實務、閱讀團康活動帶領技巧與親子共讀技巧,則轉由高雄縣文化局提供協助。值得一提的是,為便利讀者借閱書籍,於行動圖書車上借的書可於高雄縣內任一公共圖書館歸還。

  除此之外,由於台灣皮影戲團歷經時代洪流的沖刷,目前僅存高雄縣境內的六個戲團分別為:大社的東華和合興、岡山鎮的福德、彌陀的復興閣和永興樂,以及燕巢的宏興閣。因此,高雄縣文化局與民間團體在傳承傳統戲劇外,也針對地方特色─皮影戲,進行相關的閱讀推廣。而以高雄縣政府文化局設立的皮影戲館為平台的皮影戲推廣,則以定期巡迴演出與重視教學,來進行傳統戲劇的扎根工作。

  然而,為鼓勵縣民參與藝術文化活動,增進地方圖書館與社區間的互動,並提升地方的人文素養,高雄縣也特別規劃「終身快樂學習護照」集點計畫。凡是高雄縣縣民均可以參與高雄縣終身快樂學習護照集點活動,只要參與高雄縣政府文化局圖書館或縣內36所鄉鎮(市)立圖書館辦理的閱讀推廣活動,就可獲得點數,集滿30點,還可參加年終的摸彩活動。

  由於鄉鎮圖書館經費來源較不穩定,推廣閱讀活動多仰賴上級經費的補助,館方除了自力救濟辦理小型活動,民間團體的支援更是倡導閱讀風氣的助力。雖然推廣活動是圖書館行銷重要的一環,但是許多圖書館因要服務0~99歲的廣大讀者群,所舉辦的推廣活動多為活絡圖書館,與閱讀並無太大的關連。

  為強化圖書館倡導地方閱讀風氣,在高雄縣文化局專業的協助與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資源的挹注,以加強閱讀推廣活動的比例,或許會有較佳的成效。

屏東縣 觀光與文學相互加分

屏東縣3、4月間的「我愛家鄉親子共讀月」,帶動親子一同關心家鄉的生活環境與閱讀風氣。(李欣如攝)  然而,無論是高雄縣民間團體主動加入閱讀推廣的行列,抑或是如同屏東縣文化局透過「異業結盟」,使讀者及特約商店互蒙其利共同營造書香城市的作法,皆是擴散閱讀風氣的好方法。

  為配合世界書香日的到來,屏東縣文化局在每年3、4月皆會舉辦與閱讀相關的活動,而今年為期三個半月的「寶貝、寶貝探險去─我愛家鄉親子共讀月」系列活動,則希望帶動親子共同關心家鄉的生長環境與閱讀風氣。活動包括:親職講座、我愛家鄉童詩文稿徵選、創意說故事擂台賽、兒童繪本手工書研習與結合縣內特約商店發行「悅讀卡」,以鼓勵在活動期間借閱書籍數量達20冊(含)以上的讀者享有到特約商店消費的優惠。

  除了積極與縣內優良商家合作外,其中,「我愛家鄉童詩文稿徵選」則透過童詩創作來豐富兒童文學的藝術內涵,也從鼓勵屏東縣地方兒童文學創作的當下,培育愛鄉的創作人才,由此促進地方閱讀的風氣。

  值得一提的是,館方在積極地建立良好閱讀夥伴關係,無論是尋求經濟支援也好,或是加強宣傳與資源共享的目的,並與企業、社區資源、學校與鄰近優良商店結合,將是未來圖書館達到永續發展的趨勢。

  而在公部門的經費補助下公共圖書館的硬體空間已陸續改善完成。以屏東縣來說,不僅館與館之間已完成的自動化連線、去年規劃完成的圖書宅急便服務以便利讀者借閱外,介壽圖書館二樓及其周遭環境的重新整理為「縣內作家文庫」與「旅遊文學館」則讓觀光與文學有相互觸碰的機會。

  「縣內作家文庫」目前已陸續針對屏東縣內作家的文學源流做詳盡的收集,往後文化局將規劃讓作家與讀者面對面交流,以播下縣內讀者對於文學創作或鑑賞的種子。另外,由於台灣的觀光旅遊勝地─墾丁,位於屏東縣內,同時為配合觀光科技的縣政發展主軸,讓「旅遊文學館」進駐圖書館空間,希冀能激盪出觀光與文學間相互加分的火花。

  雖然推動全民閱讀的具體作法,首先就要先激發個人閱讀的動機,但是,公共圖書館除了辦理說故事活動、讀書會、寒暑假閱讀活動、書籍展示……等常態性閱讀推廣活動,塑造整體社會的學習風氣外,最重要的癥結則在於「地方首長的重視與否。」

  台灣師範大學陳昭珍教授曾為文指出,鄉鎮圖書館閱讀風氣不佳、部分地方首長不重視閱讀及圖書館、鄉鎮圖書館人力缺乏與素質低落、政府採購法讓公共圖書館只有舊書等不良因素環伺,連帶地影響鄉鎮圖書館推動閱讀的能力。而在先進國家中「人民具有良好閱讀習慣,對於厚植一個國家的文化基礎有很大貢獻」的前提下,公共圖書館推廣閱讀與終身學習的使命,應在上級單位了解閱讀推廣活動的困難與所需的協助間,共同尋求一閱讀推廣活動的可行模式。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