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羅東這本故事書 就從李科永圖書館讀起吧

文:黃有卿 照片提供:黃有卿

2019映像節-曾貴麟〈燈魚〉

  羅東這個因林業發展而興起的商業小鎮,最令人驚艷的,莫過於至今仍保存完整的林業舊跡——前身為太平山木材集散地與營林辦公廳舍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讓後人有機會瞻仰林業曾經的榮景。
 

  小鎮繁華極盛,木材行業促進了王永慶、李科永等人發跡,於是在2007年,羅東鎮立圖書館搬進由李科永文教基金會捐獻的現代化圖書館,讓更多鎮民能遨遊書海之中。
 

  而位於李科永紀念圖書館旁的羅東文化工場,早中興文創園區一步,成為蘭陽溪以南的文化重心。承襲著林業發展脈絡,黃聲遠團隊鎔鑄鐵道與貯木池等意象入建築體,和鄰近的圖書館與東光國中相互結合,成為在地民眾休閒、運動乃至於參與文化活動的好去處。

 

羅東鎮立圖書館
讓閱讀的美好遍佈整個小鎮

圖書館二樓開架書區

  總面積約比桃園機場還小的羅東鎮上,除了李科永紀念圖書館外,還有南豪分館(舊館)、仁愛分館,以及由國際扶輪社捐建而成之兒童美圖書館,讓鎮民們隨時隨地都能輕鬆抵達知識集散地。
 

  從羅東車站步行至本館約莫20分鐘,三層樓的圖書館外觀方正,立面貼上「鼠年吉祥/閱讀羅東」的字牌,懸掛大紅燈籠,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民眾或可以為自己許個多讀書的新希望。觀察館內讀者群,孩童們聚集在一樓右側的兒童閱覽區,中年男性喜閱讀報章雜誌,而正直慘綠讀書歲月的青少年們苦雖苦,還是能自得其樂,要不就三兩好友成群,關在南豪分館自習室K書,相互砥礪,要不就和伴侶找個寥人的位子待著,邊讀書邊眉來眼去,任粉紅泡泡逸散。讀著累了,望向窗外,文化工場上正要降落的白鷺鷥完美演繹力學,處在這樣的閱覽空間,教人怎能心情不愉快呢?
 

  繞行館內,仔細瞧瞧被閱覽空間包圍的藏書,從文學到生物,從書本到影音,竟然如此多元豐富。值得一提的是,二樓的宜蘭專櫃不但羅列了黃春明、李潼、李榮春與吳淡如等知名作家的作品,亦提供在地文史工作者常用的參考資料《宜蘭文獻雜誌》雙月刊等,但凡宜蘭種種,都能在此尋獲。
 

  為了推廣閱讀,圖書館亦用心舉辦不少活動,譬如為長輩開設樂齡講座,提供肌少症、失智症的資訊與預防方法;與「醜小鴨故事劇團」合作,於仁愛分館講述繪本故事,引領大小朋友進入充滿童趣的繪本世界;此外,羅東大型節慶「藝穗節」期間,也在中山公園老人館二樓辦理「童話故事屋」,邀請大小朋友同樂,聽故事、DIY。課程活動五花八門,場場精彩,若想跟著圖書館一起讓自己的觸角拓展至更多不同領域,那麼,記得按讚「羅東鎮立圖書館粉絲團」,就能獲得最新消息,為自己打造在小鎮閱讀的美好時光。

 

文化工場 讓休閒與文化同時綻放

親子讀者——閱讀,從陪伴開始

  離開圖書館,往文化工場的方向行走,赫然發現地上金屬板鐫刻著歪仔歪詩社黃智溶與劉清輝二位老師的新詩,整個地景於是文學了起來。遠方,鷺鷥不疾不徐地踩著細長的腿覓食,近處頂上則有一樹白頭翁哄鬧,淹沒了呼嘯而過的汽機車聲,或許正是鳥兒的自適安撫了方寸,人類遂能歸於安定。
 

  文化工場命名概念來自早期鋸木廠,建築設計則沿襲林業發展脈絡,採用耐候性鋼材與婆羅洲鐵木等,打造運輸鐵道與貯木池之意象,因而榮獲2008年臺灣建築獎首獎等殊榮。作為半開放空間,工場大大的棚架讓民眾能不分晴雨地在此散步聊天、玩玩滑板,更能舉行容納上千人的大型活動。令人興奮的是,因應縣府勞工處青年事務科成立,2020年,宜蘭青年交流中心從宜蘭行口搬遷至工場一樓,未來也將繼續為在地年輕人辦理有趣實用的課程、提供青年更多演講與事業發表的舞臺。
 

  沿著極具設計感的階梯往上,在每個停駐的高度,都能瞧見羅東小鎮的不同樣貌。隨著下方孩影益發縮小,天空藝廊近在咫尺。2020開春,藝術家姚仲涵便在這全長114公尺的展覽室中,豢養「光電獸#17」,而這檔展覽「感覺 現場 獸」,透過光影與聲響的變換,讓人類在其間開啟與自身、與他人,乃至於跟世界的對話。
 

  帶著感動步出展場,佇立偌大平臺,只見漂浮跑道上兩三個成人腳步篤定地慢跑著,天空浮雲懶懶地移動,孩童嬉笑、麻雀吱喳——嘈雜熱鬧的羅東竟也如此靜好。

 

林業文化園區
貯木池即是鳥類天堂

2019映像節-林煥彰〈文定龜山島〉

  走著走著,肚子餓了,先到觀光客熱愛的林場肉羹用餐,再慢步至林場呼吸新鮮空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在地人多稱「林場」,為日治時期太平山林場貯木與辦公的地方,是以園區內可見當時的木造建築、五分仔車、貯木池與木馬等珍貴文化資產。木造建築包含昔日太平山鐵路終點「竹林車站」、站長宿舍、單身女子宿舍、檢車室與洋房宿舍,現今都改作展示館,讓遊客得以在圖文之間遙想當年;至於佔據林場大部分面積的貯木池,則和天然湧泉、浮島與草澤共同形塑鳥類天堂,無怪乎2019年甫出版《飛羽集》的飛羽藝術師伊絲塔也愛到林場賞鳥,觀賞夜鷺孵蛋、小白鷺鼓翅。
 

  園區內,偶爾可見導覽員引領孩子們認識水鳥一如收服寶可夢,讓孩子們眼睛全都亮了起來。在這可窺見覓食中的紅冠水雞、正窩在枝枒下打著盹的花嘴鴨、飛來飛去的綠繡眼們、小憩的白頭翁,以及整樹的鷺鷥(可惜還有幾隻外來種埃及聖䴉)。坐在木棧道上看著鴨鴨划水的波紋,以及他們飛翔時伸長頸子的可愛姿態,要人不噴發少女心實在太困難。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舊紙廠裡的宜蘭映像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最後一輛購入的第15號蒸汽火車

  告別林場,搭上往北的區間車到中里站後,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中興文化創意園區。2017年開幕的中興文創,前身為1935年創立的「臺灣興業株式會社」,從回收利用甘蔗廢渣、鬼芒製漿起步;國民政府接管後,更動為「臺灣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直至2001年結束經營。於是,園區內設有常設展「紙說-中興造紙故事」,讓遊客能一睹過往紙廠製作的各式用紙,並在紀錄片中發現工廠的有趣故事。(特別的是,園區內除了存放松柏、針葉樹等大型木材的備木場外,也跟林場一樣有貯木池哩!)
 

  循著紙廠造紙的工藝精神,文創園區提供在地廠商進駐——來自龜山島社區,致力於將大海帶入人們生活中的「海波浪」,便嘗試回收煮過的東北角石花菜,製作成海藻燈、海藻紙,並開設工作坊帶領民眾發揮創意,讓海廢成為藝術品。
 

  然而,龜山島的意象不只出現在海波浪,2019年底的映像節「從前、以前」,節錄林煥彰的〈文定龜山島〉為入口意象,15、16號倉庫內更座落著白色龜山島,透過沈浸式劇場,讓陳明章的歌聲,述說噶瑪蘭公主與龜將軍的長日思念。
 

姚仲涵以日光燈詮釋「時光(Current Light)」流動感

  口耳相傳的神話故事也好,在地詩人的作品也好,宜蘭這塊土地實在有太多故事了。探索宜蘭,到底是需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而我們的閱讀,就從羅東這本故事書開始。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