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井上靖《天平之甍》之論析

文:周淑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研究生)

壹、前言

  井上靖(一九○七~一九九一)是日本小說家中屬於國際級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在日本文壇曾獲得多樣的獎項,亦曾被推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候選人之一,可知其作品之受肯定的程度。

  井上靖對中國文化有很深的感情,他擅長寫歷史小說,且大部分是以中、日文化交流的歷史為題材,如:《樓蘭》、《敦煌》、《蒼狼》、《天平之甍》等,他的歷史小說得到很高的評價。他為了寫中國歷史小說,自己還曾多次到中國訪問、實地勘察,其歷史小說中的社會背景、人物塑造,都是經過綿密的實地調查,所以他可以算是「現代日本文壇的苦行僧」(註1),也是現代日本的「遣唐使」(註2)。

貳、主題內容

一、釋名
  《天平之甍》一書的命名乃是有其特殊意義,「天平」是指日本 聖武天皇的年號(西元七二九~七四九),天平時代約等於唐玄宗時代,在日本屬於奈良時代後期,「天平文化」的特徵之一便是佛教文化昌盛,因為當時聖德太子訂佛教為國教,對於佛教教義的推展不遺餘力,更重要的是他開啟了派遣「遣隋使」「遣唐使」的先河。所謂的「遣唐使」,今日而言相當於「留學生」的身分,不同的是當時以「留學僧」佔多數,本書的歷史背景便發生在一群任重道遠的留學僧身上,他們歷經千辛萬苦遠渡重洋至中國的目的,據井上靖的敘述有二:主要的目的是在宗教與文化方面,至於政治的意圖,縱算是有,也微乎其微(註3);其次是由於當時日本戒律尚未具備,因此,想遠向大唐聘請適當的傳戒法師,東來日本施行戒律(註4)。而本書主要描寫五位留學僧至唐的過程及其各自的使命,最重要的便是描寫邀請唐僧鑒真至日本傳戒的過程。

  而《天平之甍》的「甍」在本書中亦有其特殊意義,筆者先由其本義釋之:

  1. 「甍」根據《說文解字注》所載,其意義如下(註5):
    甍,屋棟也。棟者,極也。屋之高處也。
  2. 根據辭源所載,其意義如下(註6):
    甍,ㄇㄥˊ,棟梁屋脊。
    註:甍,屋棟。疏:此是屋上之長材椽,所以憑依者也。今俗謂屋脊。

  由字義可知「甍」乃是棟樑屋脊,而在文本中對「甍」的描寫為:「遣渤海使小野國田守之回國,…他特地為普照帶回一片脊甍。…這片甍原係砌於寺院大棟兩端的鴟尾…寶字三年八月,唐招提寺的主要建築物已大致落成。普照每一進入唐招提寺境內,就不忘仰頭看看金堂的屋頂。其上大樑的之端所砌的脊瓦,樣式就是照著自己所交出的那片唐式鴟尾之狀所製成的。」(註7)由上述可知,何以此書命名為「天平之甍」,而「天平之甍」也便成了中 日文化交流的象徵物(註8)。

二、內容簡述
  日本於聖武天皇(天平)時期,因欲盡速成立一個現代國家,因而想吸收當時的先進國家-大唐-的各方面先進經驗;此外,因當時日本 佛教戒律尚未具備,因此想向大唐聘請適當的傳戒法師,東至日本施行戒律,所以朝廷議定派遣第九次遣唐使,而普照、榮叡、戒融、玄朗四位留學僧亦搭乘此次的遣唐使船至唐朝留學。他們此行的重要使命便是邀請一位學德兼備的中國傳戒法師至日本公布正式的授戒制度。

  普照等人在海上飄泊、歷盡艱辛三個多月終於抵達唐朝,當他們到洛陽的寺廟時,見到了已在唐朝住了二十多年,將其心力全部投注於經文抄寫的業行。而後普照等四人也因性向之不同,而各自發展。個性狂狷、愛到處旅行的戒融,打算到處外緣,儘量地走遍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玄朗則因意志薄弱,最後竟還俗,且在唐土娶妻生子;榮叡致力於邀請鑒真至日本傳戒,連續經歷了五次的失敗,因顛沛流離、身體虛弱,最後在護送鑒真回日的途中,不幸病死;鑒真也因榮叡之死悲慟萬分,因而失明;普照則除了專心於律部的攻讀外,為完成榮叡的餘志也致力於邀聘、護送鑒真前往日本傳戒。

  在離開日本二十周年時,普照、業行、鑒真等人終於搭乘第十次遣唐使船回日本,但在途中因遇暴風雨,業行所搭的船不幸遇難,而其花費畢生精力所抄寫的經文也全都石沉大海,普照、鑒真等人則平安的踏上了日本的國土。鑒真根據詔敕被授予授戒傳律的權力,但當時的日本高僧卻以自誓受戒而主張不受儀式的規制,並據此主張而排斥唐僧所傳之戒。對於此問題,中 日兩方各推派代表於興福寺維摩堂舉行辯論。而中國方面則以熟諳日語的普照為代表,這場辯論最後由普照獲得勝利,而普照也因此聲名大噪,而後住宿於東大寺說開遮、講律疏。

  天平寶字二年(西元七五八年),出使渤海國的小野國田守回國,他特地為普照帶回一片脊甍,在唐招提寺建築之初,普照將它送給此寺的建築工事籐原高房。天平寶字三年八月,唐招提寺的主要建築物已大致落成,而普照每一進入唐招提寺境內,就不忘仰頭看看金堂的屋頂,因其上大樑的之端所砌的脊瓦,樣式就是照著自己所交出的那片甍所製成的。

  天平寶字七年五月六日,鑒真於招提寺圓寂,享年七十六歲。據史料記載,同年戒融由唐乘渤海使船,經渤海歸國。而普照的歿年則不詳。

參、主題思想

  《天平之甍》是井上靖根據史實所寫成的小說,其將歷史小說化,所呈現的內容一定有著者欲表達的思想意涵,筆者就所讀之感想說明如下:

一、呈現鑒真東渡傳戒的經過
  小說一開始便描寫日本於聖武天皇天平年間派遣遣唐使的情況,也說明了日本不斷地派遣遣唐使至中國,是為了吸取當時盛唐的文化與宗教知識,以利於國家改革。因而整篇小說中的幾位留學僧其基本任務便是為完成中 日文化交流的神聖使命。而小說中主要呈現的內容乃是留學僧赴唐邀請鑒真赴日的經過,因為鑒真的赴日,使得日本 佛教戒律得以施行,這是小說中所要強調的主題。

二、表達生命的無常感
  井上靖歷史小說中一貫的中心思想便是-受時代流轉所擺佈的人類的無助與無奈,以及無常的命運觀(註9)。在《天平之甍》中著者對留學僧命運的安排便是呈現這樣的思想。

  業行花費了二十多年埋頭苦幹所抄寫的經文,卻因為無法克服大自然的因素,而使這些經文隨同他一起石沉大海,著者在文本中也藉由普照發抒他對這件事的慨歎:

  經卷以極短的間隔一卷接著一卷沉到海底的樣子,予人一種無休無止的印象,看得普照怵目心驚,心中痛切地迸發出一種確實已無可挽回的喪失感。接下來,每當普照的眼光一接觸到那一片海面,耳中就似乎聽到業行絕望的悲叫聲。(頁158-159)

  安籐更生教授說:「業行嘔心瀝血抄就的龐大經卷,乃屬『祕密部』,亦即密教的經卷及儀軌類,如果這些經卷抄本未因海難而遭覆沒之厄,也許,日本在弘法大師之前,就已經傳入正式的密教,這怎不令人興起人算不如天算之浩歎呢!」(註10)的確,這樣的結局不得不令人感慨生命的無常與人類力量的渺小。

  一心積極邀聘鑒真赴日傳戒的榮叡,卻在第五次護送鑒真渡海的途中不幸病死,而他的遺志卻由對此事並不那麼熱衷的普照完成,不免令人對於命運的安排感到無奈,有心者無法遂其所願,而無心者卻能插柳成蔭,這樣的結局也是頗令人難以忘懷的。

  井上靖的歷史小說,受無常觀的影響很深,讀了每一部以西域為背景的作品,都會有一致的感覺:人生就像一場戰鬥,為了一個目標,迸發出青春的火花,但轉眼間絢爛歸於平淡,一切回到靜寂(註11)。

肆、結語

  井上靖先生寫了《天平之甍》一書,不但有其文學上的價值,在宗教上亦有其影響。中國大陸原本對於鑒真的事蹟並不了解,但因日本 安籐更生教授的研究與井上靖寫了《天平之甍》的影響,鑒真的事蹟才在中國逐漸彰顯。

  井上靖先生此書把在日本文化史、思想史上最受矚目的鑒真東渡事件,透過幾位日本留學僧坎坷的命運加以烘托此行之不易,與鑒真堅持東渡日本弘教精神的偉大。雖然普照等留學僧在歷史上的地位並不如鑒真彰顯,但我們由此書可看出,偉大的人物之成就,並非個人所為,還須要一些無名英雄的推波助瀾,才能在歷史上留下功名。

註釋

  • 參見井上靖著、劉慕沙譯《樓蘭》,頁187,臺北:遠流出版社,民80年初版。
  • 參見侯會《文學之旅4—世界文學五千年》,頁414,洪葉文化出版,民85初版。
  • 參考井上靖著、張蓉蓓導讀《天平之甍》,頁2,臺北:花田出版社,民84年9月初版。
  • 參同上註,頁4。
  • 見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頁644,臺北:洪葉文化,民87年10月初版。
  • 見《中文辭源》第三冊,頁2089,臺中:藍燈文化,民76年4月修訂再版。
  • 見註3,頁172-172。
  • 見註2,頁414。
  • 見黃鴻信譯《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30》,頁45,臺北:光復書局,民77年5月初版。
  • 見註3,頁206。
    見註1,頁188。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