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集合眾力打造移工友善閱讀環境:高市圖多元文化部蔡玉庭、韓念庭

文:謝欣珈 照片提供:謝欣珈

高雄市立圖書館東南亞行動書車

 高雄市立圖書館多元文化部蔡玉庭與韓念庭,集合移民署、新住民、企業等多方協力,讓行動書車巡迴於公園與廠房之間,方便東南亞移工來臺工作也能持續閱讀。

 

 下午的勞工公園天氣開始涼爽,外籍看護與雇主兩兩一組,紛紛走出家門,到公園透氣、找朋友。暖黃色的「東南亞行動書車」緩緩開進勞工育樂中心前的廣場,展開車廂像張開翅膀,準備帶領移工朋友乘著文字飛向家鄉。

 

行動的意義:主動接觸無法親近圖書館的人

高雄市立圖書館東南亞行動書車

 「行動書車原本用來服務鄰近沒有圖書館的偏鄉小朋友,把車開去學校據點、或小朋友聚集的地方,讓他們可以借書。後來每個行政區都有圖書館了,書車的需求減少,我們就想有沒有什麼族群其實也很需要閱讀,但我們一直沒有好好照顧到的?」玉庭說起行動書車的開始,便是主動接觸無法親近圖書館的人,將書親自送到他們面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以下簡稱高市圖)在2014年啟用之後,五樓的「多元文化區」多了十櫃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柬埔寨、緬甸等東南亞各國書籍, 可惜借閱率一直不高。「我們一直在想為什麼,後來發現工廠移工會把握假日和朋友出去玩,不然就是待在宿舍,很少來圖書館;看護移工都在雇主家裡,比較難自行外出。」

 

有力的夥伴:移民署提供數據、新住民建立網絡

多元文化部蔡玉庭(左)韓念庭(右)

 「他們不來,我們就去。」但是要去哪裡呢?和大多數的臺灣人一樣,雖然常常能看見移工,卻對他們一無所知,這時移民署對移工資訊的掌握,就是最好的幫手。「移民署知道移工的國籍、男女比、年齡層等數據,會推薦我們適合前往服務的地方。」透過移民署介紹,106年11月書車第一次出任務,停在日月光集團工廠的宿舍旁,移工的下班時間。除了隨車的圖書館員、志工之外,還有一位新住民。
 

 「日月光是菲律賓籍比較多,我們就聘請一位菲律賓籍的姊姊,幫我們翻譯,直接和移工溝通,他們會覺得比較親切,沒有距離。」新住民嫁到臺灣家庭、融入臺灣社會,在兩地都有「家」的她們,便成為臺灣人與移工之間的最佳橋樑。「她們不只親切,還幫我們建立群組,跟大家說明天有書車喔!幾點到幾點,歡迎來玩!有的姊姊還會煮一些小點心分大家吃,移工來借書又可以吃到家鄉的點心,會很開心。」玉庭與念庭異口同聲地大讚。

 

尋找停車位竟比選書更具挑戰

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三書車會停在勞工公園(圖/高市圖提供)

 「書車的書是從館內來的,依照移工國籍,以菲律賓文、印尼文為大宗,還有越南文、泰文。書籍由採編部負責採購,在高市圖法人化之後,可以進用專業人才,有新住民、熟知東南亞文化的董事提供選書建議,以及東南亞暢銷書排行榜可以參考。有了書車之後,移工也會說想看什麼書,讓我們記下來彙整成書單,提供給採編部同仁。像是館內的東南亞雜誌,就是移工們推薦的,比較生活、時尚。」提到困難的部分,原本以為不懂東南亞語,選書會是最大挑戰,「其實停車才是問題。」玉庭與念庭相視苦笑。
 

 看似稀鬆平常的「停車」為何困難?「像當初觀察到中央公園有外籍看護聚集,便想在那邊設點,但是礙於公園的路權問題,一般車輛無法開進去,路權是最難協調的。」不一定是公共區域,有時私人區域也會受環境限制。「因為書車展開很大,不只需要一個停車位,還要一點腹地。像我們原本也想和文藻大學辦的多國語言市集合作,但後來發現那邊的腹地太小,停不進去,後來只好放棄,很可惜。」

 

不只和移工溝通,更要與被照顧者溝通

 書車開進勞工公園的時候, 印尼姊姊秀鸞(Linda)正在和推著阿嬤的年輕看護移工聊天,鼓勵參觀書車。不像工廠移工有固定的下班時間,看護移工的作息是跟著被照顧者的,所以即使有時間看書,也未必能在書車巡迴的時間出來,即使可以出來,也得掛慮著阿公、阿嬤。「我覺得阿公、阿嬤看見移工離開自己去借書,會沒有安全感,就會想催促移工送他回家。」念庭說,「這時候我們就會跑到阿公、阿嬤旁邊陪他們聊天,安撫他們,講故事給他們聽,分散注意力,讓移工能稍微放心一點去借書。」除此之外,他們也曾舉辦教移工生活中文的活動,讓阿公、阿嬤一起參與,增加三方互動,拉近彼此距離,也建立信任關係。
 

 還有一些移工因為證件不在身上,無法辦理借書證,「這時候就要謝謝臺北的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提供200 本書讓我們放在車上,不用借閱證、也不限期,只要登記,有時間再還就好。」或者念庭也曾看過有借閱證的移工慷慨出借,讓大家都有書可讀。

 

推廣閱讀成為使命感,連結網絡發揮最大效益

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三書車會停在勞工公園(圖/高市圖提供)

 書車停好展開,架好電腦,玉庭、念庭、秀鸞和其他館員、志工便分頭走向附近的街區、公園,尋找聚集的移工,邀請他們來書車看看。「一開始他們雖然好奇,但會以為借書要錢,只敢遠遠地看,我們主動跟他們攀談之後,才會慢慢敞開心房。」接下這個業務之後,念庭才開始注意到生活中的移工,觀察他們拿著書和遠方的家人視訊,覺得親切又開心,也長出一份對移工的閱讀權益的使命感。
 

 秀鸞想起自己二十年前初來乍到不懂中文,還得從家鄉扛書過來,「現在有書車很好啊,對移工幫助很多。」
 

 關於未來規劃,除了增加停留地點之外,玉庭也想和其他關注東南亞閱讀的團體合作,「可以更有效率地深入移工社群,明確地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書,這些書真的有人看,才能把一本書的效益衝到最高。」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