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圖書館要發展山林生態特色館藏
每次看著200公尺外已成危樓的前土城鄉立圖書館的大樓,館長許家郎就會做起「文化大樓」的夢。
如果能蓋起來,土城圖書館的總館就可以放在這裡,也比較能發揮總館的功能。」許家郎說:「我還想設立一個兒童專用圖書館。」
「土城需要一個夠好的圖書館。」許家郎分析說:「土城外來人口很多,人口密度也很高,算是一個都會型的圖書館。」
都會型圖書館?土城圖書館不是歸類為鄉鎮圖書館嗎?
許家郎說:「早期土城就是個工業城,後來人口大量湧入,地理位置又鄰近板橋,城市型態已較趨近都會型。」
讓台灣新移民走進圖書館
這棟大樓是在九二一大地震時受損被判定為危樓,到現在還沒有拆的原因是土城消防隊還在使用,對消防隊來說也很無奈,天天冒著不知何時會發生的危險在辦公,等待著一年半後才會完成的消防大樓來讓他們脫離險境,消防隊每使用一天,許家郎的夢實現之日就要往後延一天。
夢還是夢,眼前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就像服務這些大量湧入的新住民。
許家郎注意到土城的外籍媽媽很多,但很少來圖書館,為什麼?他說:「可能是不熟悉也不知道怎麼用吧。」
呼山不來去就山,許家郎打算辦一系列的外籍媽媽親子共讀活動,讓這些媽媽知道圖書館是她們在去遊樂場之外,可以用來做親子活動的好地方。
是社區的免費安親班
土城圖書館除了總館外,還有清水分館、祖田分館及柑林埤閱覽室,在過去最大的客群就是學生,清水分館的特色館藏就是兒童讀物,又剛好在清水國小旁,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免費安親班」的型態,放學的清水國小學生有不少都會直接進館來看書或寫功課,土城圖書館幹事陳雅卿說,閱覽室使用率很高,甚至比總館還高。
總館的兒童讀者又不太一樣,由於大樓本身是市場綜合大樓,所以常可見到媽媽推著嬰兒車到館裡看書的鏡頭,有時是大人看大人的,小孩看小孩的,有時是大人講給小孩聽。
吸引全職媽媽帶小孩到圖書館是土城圖書館一直在努力的事,他們曾辦過一些活動,例如英文閱讀,找來了英文老師當志工,跟孩子講一些英文繪本的故事,陳雅卿說:「連安親班的老師都帶著孩子來聽。」
山林生態是未來館藏主流
土城是一個三分之二是丘陵地的城市,向來有「台北縣的後花園」之稱,許家郎說:「這就是我們今年的目標,朝山林生態的特色館藏發展。」
許家郎說,土城有一個很有特色也行之已久的文藝季活動,就是每年四、五月辦的「土城桐花節」,過去圖書館在這方面很少參與,但他認為這是一個具有本鄉本土的特色活動,圖書館可以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
「土城有很特別的山林生態。」許家郎說:「過去土城辦過蝴蝶祭、螢火蟲祭。」這回圖書館想扮演的是山林生態資訊的提供者角色,也希望能辦些活動來徵集土城山林生態的資料。



積極追求文化大樓之夢
許家郎的思緒又回到200公尺外的危樓,這棟危樓及旁邊連接的一塊機關用地,合起來可以蓋一棟很棒的文化大樓,全部經費預估要3億,許家郎曾在一次教育部官員來訪時提到這個想法,教育部官員不置可否,只著重於圖書館軟體的討論,許家郎知道,這個夢還沒有得到圓夢所需要的支持。
夢要繼續做,事也要繼續做,不管有沒有新大樓,土城圖書館還是朝著成為土城居民心靈食糧主要供應站的角色繼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