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故事織夢─飛越純文字閱讀

文:黃慶惠 照片提供:小魯文化

繪本閱讀 兼具魅力圖像和動人故事

  當我們已厭倦台灣紛擾的現狀,企圖發揮一己之力作根本性的改變時,該從何處著手呢?當我們想打破M型社會的緊箍咒,期待一個均富祥和的生活環境,又可以付出什麼樣的努力呢?

  閱讀!向下札根式的閱讀推廣!

  這是唯一的答案!更是進入正向循環的最佳切入點!

神奇魔力的閱讀繪本

故事書是小朋友成長中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現今台灣閱讀推展最具成效且長期進行的,以校園中的札根最令人矚目;各小學老師和志工故事媽媽無私的奉獻,讓孩子從閱讀中看見未來的希望;而其中繪本的閱讀,更是引領孩子進入閱讀天堂的敲門磚。

  閱讀繪本到底有何神奇的魔力呢?

  打開繪本,我們馬上看見兩個精采的舞台正在眼前。

  文字主角時而以優美抒情的模樣,演出感性動人的故事;時而以激昂壯闊的情節,撞擊讀者的心緒;時而以幽默誇張的述說,逗得你樂不可支。

  另一個主角更令人激賞,那就是魅力無窮的圖像。有時他穿上水墨風格的舞衣,傳遞了中國文化的濃濃風情;有時又換上鮮艷亮麗的戲服,讓你捨不得轉移目光;有時他又穿得童趣十足,使你誤以為是自己孩子的塗鴉;甚至還為了搶鏡頭,在配合文字主角之外,免費提供更多自己的創意,等待眼尖的讀者來個探索大發現,尋找文字未盡之意,或直接讓你「看圖說更多的故事」。

繪本閱讀如同賞味美食一般

  這兩個主角各司其職,可是繪本最豐富的寶藏,也是他們共同激盪出來的火花,因此我們不可讓孩子忽略其中任何一員,這也是共讀帶領者的重要工作之一。

  年紀越大的孩子或成人閱讀繪本時,通常習慣性的只關注故事情節的發展,急忙翻到下一頁想預知後續詳情,讀完一次後就覺得自己知道了這個故事,就可以進入另一本故事情節。這樣的讀法太過浪費作者的創意了。

  建議繪本閱讀應當視同賞味美食一般,細細品嚐,慢慢咀嚼,深深醞釀,不要錯過每個小細節!

和孩子從書的封面聊起

各式各樣的故事書都是童書作者的心血。  拿起繪本,請先別急著打開,試著和孩子聊聊這本書的封面,以《鼴鼠寶寶挖地道》為例,一個從外太空所看到的平面地球,在南極的地表矗立著雪白的冰山,赤道地區長滿了茂密的叢林,蔚藍海洋則佔據了地球絕大部分的區塊,正中央才有一小塊草坪陸地。這樣的一個畫面,將簡單的地球科學視覺化,正是我們提醒孩子透過觀察,歸結出地球知識的最佳教材。

  而草坪陸地中間探出一隻鼴鼠的臉部和雙手撐開的地洞,傳遞了什麼訊息呢?問問共讀的孩子吧!看他們會從這些封面的線索說出哪些精采的故事!

  在這種互動式的共讀中,孩子不只是坐在下面被動的接受故事,而是站起來,運用自己的話語,說出個人的想法,並聆聽同學的意見。在討論撞擊中,孩子學習如何用他人聽得懂、能接受的方式,包裝自己的創意,尋求群體競爭與合作的機會,這不就是日後他們進入社會生活的模式之一嗎!

成就孩子獨立學習

  而在這樣的過程裡,繪本不僅僅在扮演提供故事的角色,它是在完成這樣的功能之外,還退居配角地位,靜靜的觀看共讀孩子接替它成為主角,進行思考、討論和深化的動作,也成就了孩子獨立學習的可能!

  當然,此方式可以繼續善用在後續的前後蝴蝶頁和正文中,幫繪本閱讀帶進更多層次的品味,發展更具多元的共讀模式,更讓孩子乘著繪本閱讀的翅膀,順利的過度到純文字的閱讀,逐步形成具有個人風格的成熟思想!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