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主題館-台北縣 客家文化園區 展現多樣風情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李欣如

入口處的透雕窗花呈現傳統客家意向。  「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是客家文化的精神。但由於在威權時期,母語的使用受到壓抑,無論是客家人、閩南人或原住民,都無法在公共場合使用母語與他人溝通。但解嚴後,台灣不斷邁向民主化的過程中,「多元文化」的觀念與想法才逐漸被接受。如同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園長張書欽希望,以現代感的空間規劃、多媒體的呈現方式,讓園區成為有特色的平台,讓了解客家人的生活、語言、文化…,從這裡開始。

  位於台北縣三峽的「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是目前全台最大的客家文化館,集研究、保存、推廣客家文化等功能於一館。外觀上,以融入客家聚落的圓樓為主體建築,園區內的設置,也真實地展現出客家的常民文化。寬敞明亮的園區規劃有:簡報室、常設展室、特展室、典藏室、研習教室、會議廳、演藝廳、食飯間、店仔等空間。

透過藝術 讀出傳統的客家文化

  尚未進入園區前,有不少人被入口處的透雕窗花所深深吸引。細看之後,更發現其中融合了客家文化「晴耕雨讀」、「惜敬字紙」的價值觀、「伯公信仰」的敬天美德,於青銅鑄造的門框藝術品中。

園區佔地廣大,可以舉辦大型的戶外活動。  其中,「晴耕雨讀」是客家人教養子女的方針。除了表現客家人積極勤奮的精神外,更說明客家人對下一代教育的重視,期許子孫能出人頭地。而「惜敬字紙」,則是最典型客家人敬重知識的文明習俗,「惜字亭」更是客家族群特有的焚毀字紙設施。除勤奮、敬重知識外,信仰也是客家族群豐富的文化內涵之一。「伯公信仰」其實就是對土地公的崇祀,以「伯公」來稱呼土地公,意味著將祂視為家族一分子的意思,共同度過家族裡的興衰悲喜。

  為呼應園區內豐富的客家文化內涵,公共藝術建築與光線的合作,也散發出層次變化的趣味。大廳裡,飄著台北縣三芝鄉客家聚落的傳統八角風箏,導覽志工林小姐說明,藉由八角風箏的「八卦意象」與象徵「夜晚星空」的圖像融合,能重新塑造出兼具傳統與現代特質的客家意念。值得一提的是,八角風箏翼面上的八卦,為適應台灣的海島型氣候,可以依區域的排風特性調整尾長,是台灣具代表性的客家技藝。

認識客家、了解客家從這裡開始

園區以傳統客家圓形建築為主體。  順著圓形扶梯而上、試著從不同角度欣賞風箏,步伐也正邁向「常設展室」。位於二樓的常設展室以「流動與溝通」為主題,從客家人的語言、產業、信仰…等不同面向,呈現客家的文化內涵。

  為顯示客家人積極勤奮的精神,入口處由「板車」和「打榖機」組合,散發出濃厚的客家農耕意象。陳舊的農具上承載著過往的記憶,而轉動的車輪與滾筒,也猶如客家族群的遷徙過程,散發出淡淡的離鄉之愁。不經意向下看,還可以發現地板上的水波紋路,彷彿是客家族群流動所留下的痕跡,正與客家遷徙的主題相互輝映。

  而客家文化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每年盛大舉辦的「義民祭典」。清朝乾隆51年發生林爽文事件,桃園、新竹、苗栗的客家義士犧牲無數,後來移居大台北地區的客家人與日俱增。直到民國74年起,由台北縣首開先例舉辦義民祭典。所以,每年七月的義民節,我們都能夠看到千人挑擔的隊伍,穿街走著,「義民祭典」不僅記載客家義民信仰的時代背景,也為了凝聚客家人的族群意識。而園區中也特別規劃30多台的小電視,一台台連續性的播放挑擔的動作,模擬祭典中綿延不絕的挑擔隊伍,也象徵客家文化將永久的傳續下去。

假日在廣場上的民俗舞蹈表演。  同為客家人的張書欽表示,「無論客家人或閩南人,其實都是漢民族的分支,但早期的客家族群在社會上卻處於弱勢」,他深入分析最根本原因在於,清朝時期的「渡台禁令」。在清廷的心目中,移民台灣的漢人全是危險分子,於是限制漢人渡海來台,就是防止台灣成為反清基地的根本方針。

  康熙23年(西元1684年),清廷接受施琅的建議,渡台者要經過申請才能拿到渡台證照,還有不准攜帶家眷,否則將嚴重取締。其中,更以「潮、惠之民,數為海盜淵藪,而積習莫忘」之名,禁止潮、惠之民渡台。直到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福建巡撫沈葆禎提出廢止渡台禁令後,渡台的人數才大幅增加。 

  因為這項禁令導致客家人渡台的時間,與閩南人相較晚了近二百年,以致條件較好的平原地帶多被閩南人捷足先登,而客家人只好居住在山麓地帶了。張書欽強調,由於人口失衡、資源不均的現象,讓客家人早期處於弱勢。

尊崇祖先 有別福佬習俗

八角風箏塑造出傳統與現代兼具的客家特質。  隨著社會走向民主、開放化,如何促進族群的和諧認同,成為現今重要的課題。「過去客家人不敢說自己是客家人,總是習慣隱藏真實的身分,最後也忘了客家話怎麼說。」張書欽訴說著歷史的沉重包袱。也因為客家族群長期處於弱勢,所以對祭祀祖先堅實不摧,而這些都是後代子孫寶貴的文化資產。

  因為客家人相當崇敬祖先,所以將祖先牌位供奉於祭祀桌的中間位置,導覽志工說,「客家人一出生就會把名字刻在牌位上,先用紅紙貼住,等到往生後,才把紅紙撕下」,這也難怪客家人的祖先牌位顯得特別大。另外,客家人在祭祀桌下也會供奉「龍神香爐」,他們相信這樣做能夠引來山川靈氣,以庇祐子孫。如果想一窺龍神意氣風發的樣貌,可能會大失所望,「因為龍神只是一個象徵的意象」,導覽志工笑著回應參觀民眾的要求。

經過時間淬煉 客家族群餘韻猶存

電視連續播放的動作,模擬義民挑擔的隊伍。  「山歌無唱心無開,大路無行生溜苔」園區以鼓、鋼琴、吉他與電吉他組合的數位方式,讓參觀民眾可以用腳採著音鍵,唱出自己所屬的特有山歌樂趣。張書欽一邊解釋、一邊提醒我們,唱山歌是客家人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客家人不唱山歌,心情就不會開朗,就像路太久沒走,就會長青苔一樣」。

  客家人唱出了歡愉,也舞出了希望。在園區內意外地發現,原來在台灣紅極一時的「雨夜花」及「望春風」等膾炙人口的閩南語歌曲,是由客籍藝術家鄧雨賢所做。而客家流行歌曲的創作,在1960年代,大多改編自日本歌或翻譯閩南語的流行歌。一直到1980年,吳盛智和製作人呂金守兩人才合作,以「無緣」專輯,開創客家流行樂的全新創作之路。近年來,耳熟能詳的藝術表演團體、以嬰兒油為創作發想的光環舞集創辦人劉紹爐,也是客家族群的一分子。

客家人尊重祖先,祖先排位顯得特別大。  客家族群歷經遷徙、適應社會發展,種種的歷練不但沒有將他們打倒,反而展現出客家人刻苦的精神與生命活力。為凝聚客家族群的向心力,也為了讓各族群了解客家族群的內涵,張書欽與館員也共同規劃一系列的假日活動,「各式各樣的研習活動,讓民眾從做中學」。

活絡性的文化園區

  除此之外,張書欽也與鄰近的景點合作,方便民眾只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就可以一次走訪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鶯歌陶瓷博物館與李梅樹紀念館。張書欽希望園區能成為最高利用、最有活力的場館,「未來也會與學校合作,發揮漣漪般的擴散效果」,落實族群認同的可能。

農具散發出客家的勤奮精神。  台北縣是全國客家人口最多的縣市,在今年八月才開館的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入園人次平均一個月已有一萬人。張書欽表示,未來會加強以DIY體驗、創意競賽、兒童夏令營…等活動吸引民眾參與。園區第一次的中秋節,特別與三峽客家協會、鶯歌客屬鄉親會,共同舉辦「月光華華,細妹煮茶」賞月晚會,讓客家歌舞表演與卡拉OK歡唱活動,伴隨參與的民眾度過佳節。

  認識客家文化從這裡開始,「ㄋ一ˇ ㄏㄡˋ 」是園區服務人員對民眾親切的問候;而「ㄗㄢ ㄌㄟˇ ㄌ一ㄠ」則是他們期待再次相見的意思。在園區中享受完認識客家族群的饗宴後,也別忘了以「ㄢ ㄗˇㄙㄟ」表達對服務人員最誠摯的感謝喔!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