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想像大學裡頭的圖書館,有個地方可提供學生如同網咖般便利,也能夠是電影城嗎?而且學生在裡頭吃零食,甚至坐躺沙發悠閒打個打瞌睡,同學有空間討論功課撰寫論文一用至少一個月嗎?以上通通都是免費,這就是位在嘉義縣的國立中正大學圖書館。
閱讀空間超輕鬆
這二年來中正大學圖書館重新改造,前前後後花了1700多萬元,從軟、硬體著手,讓整個圖書館呈現不同風貌,學生可以帶著咖啡,邊看書邊品嘗咖啡香和書香;也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面寫報告,打破傳統圖書館,規定學生一進入裡頭,必需噤聲,埋首苦讀的刻板印象。
從中正大學圖書館大門進入,首先映入眼廉是大門兩側,正舉辦藝文展覽,繽紛色彩、豐富作品,會讓人誤以為是沙龍藝廊,因為學校希望學生會唸書以外,還可以從生活中培養文化內涵。大門位在二樓,往下走到一樓,只見男女學生,獨自一人或三五成群,戴著耳機,坐在沙發上,正在觀賞自己喜歡的影片。
這裡是許許多多中正大學學生最喜愛的視聽閱覽室及多元創意教室。圖書館讀者服務組編審陳盈璋表示,這裡經費是由教育部教育卓越計畫補助,4月23日才剛剛開幕,學生可借覽電影DVD、VCD,包括早期電影或剛下檔院線片公播版等。成人教育學系三年級黃伊蕙說,書讀累了,到這裡看部電影,音響效果、舒適座椅不輸電影院,而且都是免費的。
開放時間超彈性
地下一樓是一個全新的個人化自修室,本身也正在攻讀博士的圖書館讀者服務組長楊志和指出,圖書館開放到晚間10點,許多學生反映,是不是可以延長時間,經館方討論決定,在這裡開闢個人自修室,有一百個座位,平時開放到凌晨1點,遇到學校期中、期末考,則採取全天候24小時開放,滿足學生的需求,為了安全起見還可以請警衛護送。
顧及社區超貼心
圖書館不單是只服務學校的師生,連社區的民眾也顧慮到,地下室一樓還設有社區親子閱覽室,只要是學校社區內的學生,不需要任何證件,就可以進來使用;這裡還有兒童繪本室,藏書豐富,父母親可以帶著小孩子,在這裡快樂閱讀。
從地下室電梯可搭往圖書館任何一個樓層,來到地上三樓,懸掛著「我行軒」三個大字,裡頭有大型液晶電視、投影機、沙發椅、桌子,還有電腦等,可讓學生休息,或是做為自由討論空間。館長王國羽印象很深,不久前有位學生跑來找她,說要借用「我行軒」。學生說,她剛到大陸福建廈門大學參訪,發現那裡的學生,平時聊天大都使用英語,而且說得很流利,讓他大吃一驚,為了不能輸給對岸的大學生,所以,她號召一些同學,要求至少每週一次,定期舉辦英語聚會,現在缺少的就是一個合適的空間。王國羽聽了之後,對學生力爭上游的精神大表讚賞,一口就同意了。
中正大學是個研究型大學,研究生的人數超過大學部學生,許多研究生撰寫論文時,亟需安靜的空間,圖書館設想周全,從3樓到8樓,總共設立了53間的個人研究室,為學生或老師提供貼心的服務。
兩性平權在中正大學不僅是口號,連圖書館都做到了,為彰顯女性在台灣文學占的地位,在頂樓也就是八樓,特地設置「台灣文學女作家專區」,古樸木製書架上,排列著一本本,100多位台灣著名女性作家,她們代表性的書籍,今年4月23日正式啟用,首位應邀請來演講的女性作家,就是知名的平路。
圖書館藏超豐富
八樓還有一個特色,讀者服務組長楊志和表示,這裡設有「美國研究館藏專區」,陳列著美國在台協會所贈送的「美國研究」相關圖書,多達1800多冊,內容包羅萬象,涵蓋了政治科學、外交政策、美術與表演藝術、文學、新聞傳播等美國研究的核心館藏。他說,這在全國各大學圖書館,並不多見。
圖書館館藏量高達212萬8000多件,其中西方語言有129萬多件,足足比83萬多件的中日文,多了46萬多件;流行的電子書有61萬多件;期刊方面達8200多種。
圖書館長王國羽強調,整個改變是站在學生立場思考,現代的學生喜歡明亮、喜愛成群結隊,不接受陳舊東西和思維,圖書館要投其所好,不能站在館員立場,所以她連沙發的顏色,都一起改變,造型也採取曲線型、半圓型。
從此,圖書館不再只是圖書館!走一趟中正大學圖書館,會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