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偏遠圖書館─成功鎮圖書館 納進山林寶藏

文:耿詩婷 照片提供:耿詩婷

  在等待前往成功鎮的鼎東客運站前,排班的計程車司機不斷恐嚇我:「客運要等很久喔,又遠,坐計程車比較舒服啦。」後來,一位阿美族婦女抱著剛出世的孩子來市區打預防針,也準備回到成功鎮上,我們一起上了車,我沿途來回數著男嬰的長睫毛,任憑東海岸的海風灌進我的鼻腔,想像著一間可以看得到大海的圖書館是什麼樣子,想著想著原本下著大雷雨的台東,竟也漸漸放晴。

小而巧的成功圖書館。生態之旅 走訪麻荖漏步道

  假日的一大早,成功鎮圖書館就人聲鼎沸,一點都不如想像中的偏遠圖書館都很冷清的感覺,原來圖書館不定期的會舉辦「閱讀家鄉‧走讀海岸山脈生態」活動,只要是成功鎮民都可以參加,活動分成兩個階段,導覽老師會先在圖書館幫大朋友、小朋友導讀生態書籍,告訴大家稍後可能會巧遇的動植物與注意事項,第二個階段也就是活動的高潮,就是實地走訪成功鎮的「麻荖漏步道」。

  「麻荖漏」是成功鎮的原名,屬海岸山脈,動植物相當豐富,步道兩旁為中低海拔之闊葉樹林相,大部分為殼斗科,樟楠類植物組成,光蠟樹、台灣黃杞、相思樹、九芎、血桐、無患子均為常見之樹木。地被植物、蕨類亦甚多,而筆筒樹尤甚。動物方面步道旁常可見竹雞及鵪鶉之蹤跡,大冠鷲、台灣獼猴、山羌、白鼻心、小卷尾、小彎嘴畫眉亦為此區常見之動物。原本圖鑑中的照片,全都活靈活現地出現在眼前,林勝勇館長說:「這就是戶外圖書館的真正意義,期盼孩子們以探險的精神和閱讀的方法,來探索與採集關於自己成長這塊土地的人、事、物。」

  家長與志工的大手牽著孩子們的小手,小心翼翼地走在步道間,經過老師的導覽,瞭解身邊的蟲鳴鳥叫,描繪各種植物與動物,並且順手清理遊客亂丟的垃圾,中午便在小溪旁休憩玩水,從團康遊戲中理解大自然的珍貴,看見孩子們的認真、愉悅的神情,似乎都忘卻了這段旅途的勞累且深受感動。藉由親子戶外閱讀的活動,可以將原本面積不大的圖書館,變成了最豪華的天然圖書館,「或許這就是偏遠的好處吧,跟大自然很接近。」林館長笑著說。

空間改善計畫 使用人數倍數成長

家長藉由圖書館的活動可以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原本的成功鎮圖書館,設施十分老舊,館長也不諱言的表示以前真的是門可羅雀,不過自從92年執行「公共圖書館空間及營運改善計畫」,獲文建會補助進而改善館內外空間,增加整個館舍內部空間,針對影音室、報紙期刊室、網路查詢區等配置,以及對書庫、兒童室重新裝修,使得圖書館變得明亮、寬敞,營造出一種家的感覺,使來圖書館是件舒服、放鬆的事情。另外,更重要的是對鎮民的宣導,因為成功鎮圖書館館長原本就是鎮公所的員工,兼職做館長,所以他利用圖書館的空間來舉辦許多鎮公所的活動,還有利用夾報的方式,請志工老師宣導,讓大家知道有這麼一個圖書館可以利用,現在使用圖書館的人數已呈倍數持續增加,林館長表示:「雖然做兩份工作真的很累,但是看到大人小孩沒事就會往圖書館跑,那種成就感真的是無法言喻。」

  成功鎮的地形是深水港灣,很早便有小型的中國船舶自由出入,初到此處的漢族商人利用這裡運送各種的民生物質,當時鎮海後,軍前營後哨官兵亦駐防於此,於是商業文教活動逐漸繁榮,蔚然成為東海岸一代漢人的主要聚落,加上後來的新港興建完成,成為東部最大的漁港。所以成功鎮圖書館要發展館藏特色,就少不了各類海洋漁業的書籍,另外也蒐集了原住民文化、地方文獻等藏書。並且在館內擺放許多海洋相關藝術品,營造出成功鎮圖書館獨有的太平洋氣息。

一整天的戶外閱讀活動,大家都收獲滿滿。成工商業水產職校蔡安泰老師也是圖書館的最佳導覽員。小朋友正在學習如何辨別各種樹葉。

館長用心 志工熱心

  已經來成功鎮定居的朱先生,原本在台北天母學校的圖書館工作,覺得偏遠地區的圖書館面臨的問題,不是資源較匱乏,而是有否將資源交代給懂得運用管理的人,他認為成功鎮圖書館能成為台東偏遠地區圖書館的一個典範,是因為館長的用心經營,與一群熱心的志工老師。例如帶領閱讀家鄉活動的蔡安泰,是成功商業水產職業學校的老師,每次細心的準備教材與遊戲,是活動可以圓滿的靈魂人物,還有其他學校的老師,在圖書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無條件幫忙,甚至每個星期都有說故事活動及課後輔導等。

  成功鎮圖書館也在今年實施暑期延長開館時間的創舉,林館長自己有兩個寶貝小孩,每到暑假就煩惱該如何兼顧工作與孩子,許多鎮民也跟他有一樣的困擾,他靈機一動,何不將圖書館提早開放,讓小朋友有個安全又健康的環境,一來家長放心去上班,也可以培養小孩閱讀的習慣,一舉數得,現在假日要是沒有早點到圖書館,位子可是會被坐滿的喔!

書本中的動物都活靈活現出現在眼前。距離圖書館不遠的麻荖漏步道。林勝勇在鎮民心目中是個熱心認真的館長。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