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將學校打造成閱讀天堂的秘密,臺中市協和國小校長林立峰一語道出:「就是回歸教育的本質,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愛上閱讀,然後帶回家庭,影響社會,共創一個充滿人文氣息的世界。」
會讀、多讀、樂讀
而實際推動「三讀」計畫的樞紐,則是「閱讀教師」。第一任閱讀教師劉懿瑩被稱為「巨人」,因為在她任內,奠立了一個扎實的運作基礎,讓整個閱讀計畫具體落實。劉懿瑩記得,剛開始就遇到一些困難:「閱讀教師要到每個班級去說明『閱讀理解』的計畫內容,連班級導師也要一起聽講、觀摩,以便接手自行教導,有些老師會不太適應。」
但是,經過劉懿瑩耐心、用心地講解說明,初期的不適應消除了,許多老師更發現,將這套「閱讀理解」方法運用到國語文教學,可以讓小朋友對書本的理解度提高,學習興趣也明顯增加了,因而開始給予肯定的掌聲。
劉懿瑩指出:「讀書要學會篩選,哪些書要精讀?哪些書只須略讀?各科的學習方法又有什麼不同的策略?這對國小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訓練,不但可以拓展自己的閱讀範圍,對未來12年國教特色招考中的『閱讀理解』項目更有幫助。」
站在劉懿瑩這位巨人的肩膀上,接棒的3位閱讀教師更加嫻熟而富創意地繼續打造閱讀天堂,其中,第三任閱讀教師李桑瑀提出的構思是結合戲劇表演來引發閱讀的興趣。
例如,李桑瑀說:「我們會放映影片『波西傑克森』(Percy Jackson and the Olympians)的預告片,從旁推薦高年級同學去閱讀原著。」「另外,還利用第二大節下課時間,請高年級同學到低年級班上,以表演說故事的方式推薦好書。」
精挑細選看好書
李桑瑀表示,透過這種生動、活潑的多元舞台形式,讓學生不再視閱讀為畏途,反而更加喜愛去參與各種閱讀活動,並將這種「樂讀」的氛圍帶進整個社區,家長、志工也都成了愛讀書一族。
由於這種全面性的閱讀氣氛,校長林立峰特別強調:「無庸置疑,購書這件事絕對是本校一致的共識,再怎樣經費拮据,都會想辦法買到需要的書。」設備組長林憶菁補充說:「今年協和國小得到教育部閱讀磐石獎的15萬元獎金後,就一口氣花了8萬元買書,更加充實閱讀的資源。」
不僅花錢買書,在幾位閱讀教師的嚴格把關下,選擇購買的書籍也都是一本一本精挑細選出來的「好書」,而不是囫圇吞棗地向書商整批採購。
例如,劉懿瑩是在學生主動推薦下,自己先看完《皇家騎士》這本勵志書籍,覺得很適合中、高年級同學閱讀,才將其列入購書清單當中。
李桑瑀也是自己讀過之後,認為張曼娟《成語學堂》、周銳《幽默三國》,以及繪本《雨林冒險王》等系列暢銷書,對於提升學生閱讀興趣和國語文能力會有極大的助益,才決定推薦。
教務主任盧忠男指出,選書管道其實很多元,或是由專家、老師、同學、家長推薦,或是從各大書店、圖書館中主動尋找,「明查暗訪」之後,只要是對教學有幫助、對學生品格教育的提升有助益的書,都會成為鎖定採購的目標。
大家一起來看書
選好書、買好書,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把這些精挑細選的好書送進教室,讓每位學生都能「手不釋卷」,愛上閱讀。對此,協和國小設備組長林憶菁建構了一套非常成功的運作模式。
首先,在閱讀教師的機制建立後,便由閱讀教師負責訓練從6個年級8個班級選出的16位文化股長,讓他們熟悉借書、還書的流程,為全班同學服務,成為小小的文化橋樑和種子。
林憶菁說:「以前只有每周一節的閱讀課時才能借、還書,但從這學期開始,為了因應同學熱切的需求,改成每節下課都可以到圖書館借、還書,訓練有素的文化股長便是推動這項便捷服務的關鍵角色。」
「主題書展」則是一種培養學生深入閱讀的構思,從「閱讀協和」、「閱讀臺中」、「閱讀臺灣」到「閱讀世界」各個主題書展,可以見出協和國小用心地要培養學生具備「鄉土情、世界觀」的企圖。
此外,還有熱心家長組成故事組、圖書組、輔導組志工,共同推動閱讀教育。例如,故事組媽媽會到低年級班上進行班級繪本共讀,主動把書香導入教室;圖書組志工要負責圖書室的輪班、書籍上架、編目等等繁瑣的工作;輔導組志工則要協助弱勢學生學習等。
林憶菁表示:「成功的閱讀活動,需要大家一起參與,而且,不只是在校園內進行,我們還與協和圖書館等社區資源結合,讓本校學生在假日也可以前去借書,擴大閱讀的時空領域。」
閃耀的知識之光
協和國小有兩個主要的閱讀天堂,一個是二樓的教師圖書室,另一個則是位於地下室的學校圖書館,為了適應不同功能、不同需求,陳列的書籍也不同,但經由閱讀產生的知識悸動卻是同樣喜悅。
走進教師圖書室,幾位志工媽媽正在討論新書的內容,一位蔡媽媽說,不止小朋友愛看書,連他們這些志工媽媽看到有新書進來,也會莫名地興奮,想要一睹為快,「看完後還會互相推薦,然後交換讀後心得,彷彿又回到求學時的情景。」
另外,為了方便老師教學及閱讀,教師圖書室還推出「閱讀得來速」,只要一通電話,志工們就會協助把指定外借的書送到老師手中,貼心的服務讓許多老師都讚不絕口。
不過,真正充滿閱讀悸動的天堂,卻是在一處不很起眼的地下室。走下這處明亮、寬敞的圖書室,首先見到的是一箱箱剛剛採購、等待編目上架的新書,接著走進圖書室大門,忙碌的服務台前有好多位同學正排隊等著借書,兩大排書桌前,一邊是高年級學生正襟危坐地專心看著書,另一邊則是低年級小朋友三三兩兩在翻閱著精采的繪本。
閱讀教師李桑瑀解釋說:「我們刻意安排一班高年級、一班低年級同時到圖書室閱讀,目的是希望高年級生能發揮示範作用,養成低年級小朋友良好的閱讀習慣。」
她指出:「目前圖書室的藏書超過3萬冊,學期剛開始時會進行盤點,汰舊換新,讓同學們每學期都能有新書可借閱。」不過,李桑瑀笑著說:「像《雨林冒險王》這種暢銷書,因為太搶手了,所以恕不外借。」
而才將同學還書擺回原處的兩位六年級文化股長,一下子又回到服務台前,一位用小小的手大力而熟練地幫要借書的同學蓋上到期章,另一位則將之記錄到借閱簿上,看起來很有默契。
整間圖書室充滿著找書、看書、放書、借書、還書的學習行止,在書頁開闔之間,流洩出一股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知識之光。
在轉角遇見書
從圖書室汰舊下來的書,聰明的協和國小老師們發揮了巧思創意,把它放置在學校司令台後側的平台上,搭配幾張課桌椅,就變成一處親切可喜的小小愛書天地,同學下課、休息時經過這處角落,可以無拘無束地坐下、翻閱,知識隨手可及。
教務主任盧忠男、設備組長林憶菁、第一任閱讀教師劉懿瑩、第三任閱讀教師李桑瑀坐在這處人文創意的所在,看著閱讀的風氣一如大肚山吹下來的風,輕拂在協和國小每位學生希望無窮的臉龐上,都覺得過去幾年的努力很值得,所有的參與者都獲益良多。
剛剛送走客人的校長林立峰做了一個簡單的結論:「我們的使命,就是要讓每位進來協和就讀的孩子愛上閱讀,從中感受生命的意義,進而關心他人、關心國家和社會。」「這樣的教育,遠比只會死讀書,來得更加值得珍惜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