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
作者:邱坤良
出版:九歌(2007年4月)
編輯部∕文
「移動觀點,你可以看得更多,看得更遠」,文建會主委邱坤良新書《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呈現他在不同時空對文化藝術的觀察和體會;雖然身為行政官員生活忙碌,但邱坤良一直保有享受掌握當下習慣,隨時紀錄在不同時空下觀察到台灣文化的轉換和特色。
邱坤良歷任學者、教授、院長、校長,隨著身分的變換,文化視野、觀點也隨之移動。他的新書「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中蒐錄他近十年對當前台灣文化的體驗,展現出台灣文化的生命力。
書中從60年代風靡全台的史艷文霹靂大戰揭開序幕,到描寫台灣多樣劇種的興衰;年輕時勤跑田野,和所認識的民間藝人、匠師、黃海岱、李天祿等大師結下深厚的情誼,及對大師先後過世的懷念。
另外書中也記錄他擔任北藝大校長期間,學校從蘆洲遷到關渡,校園一磚一瓦軟硬體興建的過程和舉辦各項展演活動;接掌文建會推動文化外交,進行國際文化交流,對台灣當前文化環境提出的建言和實質改善。
邱坤良在新書發表會中談到,這本書主要就是他對文化的觀察和評論,和以往發表的散文、小說和劇本,概念是一樣的,只是方法呈現不同。學者廖炳惠認為,邱坤良透過這本書呈現多元觀點,不論他是在什麼位置上移動,但對以人文深植基礎的人文藝術活動的觀點都是一致的。
人生有如一齣戲,而世界就是一個大劇場;對研究戲劇和歷史的邱坤良來說,文化隨時在生活中發生,從小他就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文化」行動,近距離發掘並接觸每戶人家真實生活。
他指出,這種「走路」行動的所見所聞,經常是課堂上、課本裡所沒有的教材,讓他增長一些經驗,也體會路是人走出來的;直到今天他仍保有這種習慣,下班後的文建會主委常不以車代步,而是自己步行持續開發「文化」行動,也隨時透過文字提出他的文化觀察。
文化和生活是息息相關的,邱坤良認為,只要用眼睛觀察,細心體會,處處都充滿「藝術」的影子,生活中也多有美學的觀照。他的「文化行動」就是觀察生活,單是上班路線,就在不同路線的穿梭中變換風景,「不知不覺」抵達目的地。
時間隨著空間而產生變化,空間也因時間的推移而呈現不同景觀。在大街小巷不同「行動」的經驗,邱坤良感受到社會變遷的脈絡,與生活文化的蛻變。邱坤良認為,其實文化藝術從傳統出發,也隨著時代有不同的即興和創新的呈現,也呼籲大家從傳統文化和小地方做起,培養生活美學。
藉由這本書,他也希望提供讀者「移動觀點」,培養隨時從生活中發現文化的生活態度,偶爾轉換姿勢、以不同的角度和觀點,可以看得更多、更遠,也讓自己生活更有趣。